032

    “陛下,求您一定要还老臣清白啊!”高拱跪下,热泪盈眶。

    他真的没想到,他为大明勤勤恳恳尽忠几十年,宦海浮沉几十年差一点就要栽倒在一个太监手里。

    他可以想象,宣宝儿口中那个世界的自己,即便洗脱嫌疑,从此以后肯定郁郁寡欢、满心委屈,能不能继续留在京城也未可知,只要冯保不倒,他一刻都不得安宁。

    冯保的干儿子张鲸,站在一旁,将三位阁老和小皇帝的神色看在眼里,在心里快速盘算接下来的打算。

    他干爹在慈宁宫出不来,审讯全靠自己,还好行动前,他干爹为以防万一吩咐了他要如何应对,他干爹干儿子那么多,他好不容易出头,他万万不能让干爹失望。

    见小皇帝沉默着,张鲸鼓起勇气劝道:“陛下,这份供状不妨让两位太后娘娘也看看,免得她们被蒙在鼓里。”

    李太后见到供状,干爹也就知道事情发展顺利,接下来说不好顺势就讨到懿旨可以随意走动了。

    这个担子太重,他怕自己担不起,还是干爹自己来挑大梁为好。

    小皇帝朱翊钧面无表情地盯着他,半晌开口:“其他的事不需要你们多过问,你们先回去,看管好那个王大臣,若出了任何差错,朕绝不轻饶。”

    张鲸被小皇帝看得有些心虚,连忙答道:“是!奴婢遵命。”

    他并不常见小皇帝,难以揣摩圣心,怕多说多错。

    东厂的人离开后,小皇帝朱翊钧起身,将高拱扶起,“高阁老,你放心,朕不会让你受委屈。”

    高拱扶着小皇帝的手微微发抖:“老臣多谢陛下!老臣……”

    竟哽咽得说不下去了。

    【能相互信任真好。】

    宣宝儿难得被打动,见此场景也忍不住动容。

    高拱慈爱地看了宣宝儿一眼,他很想对她说一句感谢,若不是她,小皇帝怎么会这么容易相信他。

    当然,他也没埋怨小皇帝的意思。有心算无心,任何人都不能保证在这种情况下自己一定会明察秋毫,一点错误都不犯。

    小皇帝朱翊钧亲自将高拱扶到他左手边的椅子坐好,“二位阁老,请都落座,我们商量一下要如何处置这件事。”

    供状上的内容大家都大致了解了,三个人又传着仔细看了看。

    张居正斟酌后,说道:“陛下,臣以为可以借此机会削弱冯保势力,肃清后宫余孽。一个假太监就这样混进了后宫,前所未闻啊!”

    【没想到张居正一下子就猜到这件事是冯保干的,还直言不讳要倒冯,看来他这次真的完全放弃独揽大权的打算,选择与高拱合作了。】

    宣宝儿点头,想起了原身经历的惊险,开口道:“陛下,奴婢有事启奏。”

    包括孙海在内的五双眼睛立刻看向宣宝儿,小皇帝朱翊钧说:“宝儿姐姐有事直说。”

    宣宝儿已经习惯了这种场面,淡定地将原身与这个王大臣之间发生的事情叙述了一遍。

    “嘶~也就是说这个王大臣躲在皇宫里长达半年之久,还不知害死了多少宫人!”高拱只觉毛骨悚然。

    小皇帝朱翊钧也是一阵后怕,还好他和母后母妃以及三位公主身边跟着不少得力宫人。

    孙海更是暗自心惊,冯保的力量远远超过了自己的估计,若他决定对自己下死手,自己肯定逃脱不了。

    “查!”小皇帝朱翊钧冷着脸,“现在就让朱希孝派人去查!”

    张居正提醒:“一定暗中查,暂时不要打草惊蛇,最好将冯保的人一网打尽以绝后患。”

    孙海应道:“是!”

    高拱心绪终于平复下来,能冷静看待手中的口供。

    这个冯保野心真不小,除了想要铲除自己,竟还想拉戚继光下马。

    “这人自称是戚将军部下,对戚将军十分仰慕敬佩,却不满戚将军手下虐待士兵故而逃走,又忽被老夫发现,老夫重金雇他进宫行刺。”高拱分析,“这明显是想将刺杀之事往老夫和戚将军身上扯。若此事是冯保所为,他痛恨老夫,老夫还能理解,又为何攀扯上戚将军?”

    众人沉思。

    宣宝儿从脑海里努力挖掘信息,可惜一无所获。

    【看来细节很是值得深思,只是史书出于某种原因一笔带过。】

    没从宣宝儿这里获得信息,他们也不气馁,宣宝儿已经给了他们许多重要信息了。

    【莫非是有人收买冯保,让他陷害戚将军?】

    宣宝儿大胆猜测。

    张居正眼睛一亮,“陛下,朝中不少人对先帝和陛下重用戚将军颇有微词。某些北边将领以为戚将军以及戚将军带过来的士兵皆为南方人,他们擅长海战,未必适宜北边,故而缺乏主动作战能力。更有谣言称戚将军之所以得以重用,是他长袖善舞,给我、高阁老以及谭大人送礼,请我们在先帝和陛下跟前替他美言。”

    高拱与戚继光并无私交,甚至不少人将他当成戚继光的政敌,认为他阻拦戚继光壮大戚家军,戚继光迫不得已只能巴结张居正。

    去年小皇帝登基大典时,高拱与戚继光看起来相谈甚欢,又开始传出不同的传言。

    戚继光是抗倭英雄,在北边却以修长城、训练士兵为主要任务。

    北边不少将领认为戚继光总理蓟州、昌平、保定、辽东四镇练兵事务从不主动出击便是戚继光不善北边陆地战役的证明。

    【可是我也没听说谁主动出击过外敌啊?再说想打战,问过国库余银了吗?它答应吗?】

    宣宝儿犀利指出最重要的一点,她还没忘记去年年底户部尚书一脸愁容哭穷的样子呢。

    高仪说:“这件事需要派人提醒戚将军一声。王大臣说起戚将军的身边的事头头是道,难辨真假,怕是戚将军心系军务而忽略了身边不怀好意的人。”

    审讯时并不是王大臣说他曾在戚继光部下就立刻相信了他说的身份,而是在反复盘问时,王大臣说了很多戚继光的事情,有些立刻就可以验证,有些却无法验证。

    于是,三位阁老与小皇帝商议着如何请君入瓮,肃清朝堂,很快商议出行动方案。

    与此同时,留在府衙的官员们也听到了消息:刺客招供指认内阁阁老高拱为幕后黑手,皇上有命令各位大人到了时辰可自行下值回府,只是行刺之事还未调查清楚,切不可传得沸沸扬扬扰乱人心。

    有人暗中窃喜高拱倒大霉,有人摇头不语,还有人着急上火,想要打听更多消息,只是三位阁老被小皇帝留在宫中,具体情况难以打听。

    高府由锦衣卫带队,将其团团围住,禁止人员进出。

    见如此仗势,不少人猜想,高拱这次恐怕凶多吉少了。

    户部尚书杨博和御史葛守礼与高拱私交甚好,听到消息后立刻赶往高府。

    杨博对着守在大门口的锦衣卫客气道:“还请大人行个方便,放我们进去瞧一瞧高夫人母子。”

    “皇上有令,任何人不得入内,杨大人、葛大人,请回吧。”锦衣卫面不改色回道。

    见锦衣卫并未强硬赶人,杨博套话:“皇上可有命令什么时候放高阁老回府?”

    “下官不清楚。”

    杨博和葛守礼对望,两人眼中皆是失望之色。

    葛守礼一脸焦急关切之色,“那能否劳烦大人传个话,让高夫人在这里与我们见上一面,我们不看一眼实在难以安心。”

    他们刚从府衙回来,急急忙忙往高府赶,两人一额头汗。

    “恕下官不能听令。”那锦衣卫拒绝。

    两人见此,又失望又着急。

    杨博想,他现在就进宫求见皇上,一定不能任由高拱如此被人诬陷,不论是作为朋友,还是大明的老臣,他都做不到无动于衷。

    忽又听那锦衣卫道:“我们可以让高夫人隔着门与两位大人说几句话。”

    杨博和葛守礼露出喜色,“劳烦大人了。”

    没等多久,高夫人张氏就来了。

    杨博道:“弟妹,你还好吧?府里可还好?”

    “杨大人,求您一定要想办法救我家老爷啊,我家老爷是被人冤枉的!”另一边传来高夫人哭得沙哑的声音。

    “高阁老有没有说过谁如此恨他?”

    葛守礼是高家常客,高夫人立刻听出他的声音。

    “葛大人,老爷为官几十年,不知得罪了多少人,我总劝他不要这么刚强,他偏偏不听。”

    高夫人哽咽:“真要说想要老爷这条老命的,那就要看老爷到底拦了谁的青云路了。”

    她私下收到了高拱的密信,知道高拱现在在宫里很安全,也知道一部分情况。

    高拱特意嘱咐她,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若杨博和葛守礼来了,她可以隐晦引导他们他是被人冤枉,需要他们为他鸣冤。

    这是三位阁老和小皇帝商议出来的对策。

    冯保用如此歹毒手段谋害忠臣,若不能让所有人同仇敌忾一起倒冯,恐怕有些人会借着替冯保辩白的机会浑水摸鱼,而冯保经营几十年,朝堂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拉扯来拉扯去,只怕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杨博和葛守礼在文官中声威大影响大,让他们为高拱奔走,联系同僚正好。

    而武官那边,有谭纶和戚继光。

    单单冯保一个宦官,自然没必要如此大费周章,只是这次陷害高拱之事,正好是个重要契机。

    将早就臃肿不受控制的宦官队伍肃清干净。

    杨博和葛守礼果然立刻就想到了冯保,他们安慰高夫人:“弟妹在府中安心等着,老高很快就回府,若有事就让人来府里找我们,千万不要干傻事。”

    他们不知道高府还要被围困多久,怕高夫人恐惧崩溃自寻短见。

    高夫人哽咽应下。

    杨博和葛守礼又客气嘱咐守门的锦衣卫,请他们务必保障高府一应供应,若高夫人有事找他们,请他们务必传话。

    锦衣卫依旧是面无表情应下。

新书推荐: 桑野有秋 余温 娘娘内核稳的一批 下一个梦境 穿越丧尸潮 倒追绿茶大佬后我反悔了[星际] 拾光 湮灭级心动[恋与深空] [封神]救命!红线居然绑了哪吒 (哪吒)你怎么又又又黑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