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千秋鉴:兰陵王妃 > 第五章暗涌·慧心巧思谋一线

第五章暗涌·慧心巧思谋一线

    下人房内,沈青瓷背靠着冰冷的土墙,缓缓滑坐在地上。

    方才与小厮李三的对峙,耗尽了她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一点力气,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惊悸和后怕。

    李三那猥琐而充满威胁的眼神,如同毒蛇般缠绕在她心头,鸡皮疙瘩起了一身让她不寒而栗。

    她知道,李三的威胁绝非空穴来风。

    在这等级森严、尊卑分明的地方,她一个无依无靠、来历不明的粗使婢女,就像砧板上的鱼肉。

    王嬷嬷或许严厉,但绝不会为了她而去得罪一个在主家有些脸面的小厮。刘婶子人好,却也无力保护她。

    必须自救。

    恐惧过后,强烈的求生欲和那个遥远却坚定的目标——接近兰陵王,改变他的命运——再次占据了上风。

    她不能折在这里,绝不能。

    同时,浆洗婆子那些关于王府清理采买人员的窃窃私语,也像火星一样在她心中闪烁。

    危机与机遇,竟以这样一种令人窒息的方式同时降临。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分析。

    李三的威胁是近在眼前的火烧眉毛,而王府的机会则像是雾里看花,渺茫却诱人。

    她必须首先解决李三的问题,才能有机会去图谋那丝遥远的可能。

    直接对抗硬碰硬,她毫无胜算。告状?证据呢?王嬷嬷会信谁?就算信了,为了息事宁人,很可能被赶出去的是她这个“麻烦”。

    那么想了想便唯有借力打力,或者让李三自顾不暇。

    接下来的几天,沈青瓷表现得异常乖顺和沉默。

    她更加卖力地干活,对王嬷嬷的吩咐响应得又快又准,对刘婶子也更加恭敬体贴。

    她甚至主动承揽了更多脏活累活,仿佛要用无尽的劳作来麻痹自己,或者证明自己的“安分守己”。

    她小心翼翼地避开李三,但凡看到他出现,立刻找借口躲开,或者混入其他人中间,绝不给他单独接近的机会。

    李三几次都想找她茬,都被她巧妙地化解或躲过了,这让他更加气急败坏,眼神也越发阴鸷。

    沈青瓷一边谨慎地应付着眼前的危机,一边大脑飞速运转,寻找破局之法。

    她注意到李三虽然是个跑腿小厮,但似乎手脚并不干净。

    他经常借着往来主家和外宅的机会,偷偷夹带一些小小的“外快”,比如顺走主家厨房一点精致的点心,或者偷偷倒卖一些不太起眼的小物件。只是他做得隐蔽,又会上下打点,一直没人深究。

    这,或许是一个突破口。

    但如何揭发?由谁揭发?时机很重要,必须一击即中,打蛇打七寸。

    否则打草惊蛇,后患无穷。

    机会来得比她预想的快一些。

    这一天,王嬷嬷吩咐李三去主家送一批刚绣好的帕子,并取回这个月的月例银子。

    李三接过包袱和對牌(取物憑證),眼神闪烁了一下,应了声就快步走了。

    沈青瓷心中一动。

    她记得那批帕子里,有两三条用的是上好的苏绣料子,是王嬷嬷特意叮嘱要小心保管、要送给某位有体面的嬷嬷做寿礼的。

    而月例银子,虽然不多,但也是现钱。

    她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李三可能会在这上面动手脚。

    于是便不动声色,继续忙着自己的活计,但心神却时刻关注着院门的动静。

    果然,下午李三回来时,脸上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得意。

    他将一个钱袋交给王嬷嬷,又递回對牌,嘴里说着:“嬷嬷,东西都送到了,月例也取回来了,您点点。”

    王嬷嬷随即接过钱袋,掂了掂,似乎觉得重量差不多,又碍于身份不想当着下人的面细数,便点了点头,准备收起来。

    就在这时,沈青瓷端着一盆刚洗完菜的水,似乎脚下不小心一滑,“哎呀”一声,整盆水朝着李三的方向泼了过去!

    事出突然,李三吓了一跳,慌忙跳开,但还是被溅湿了裤脚和鞋子。

    “你个死丫头!没长眼睛啊!”李三顿时破口大骂。

    “对不住!对不住!李小哥,我不是故意的!”

    沈青瓷连声道歉,显得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地似乎想找布给他擦,目光却飞快地扫过李三刚才站的位置。

    果然!在他脚边不远处,一个小小的、颜色鲜亮的东西半湿着躺在那里——正是那三条苏绣帕子中的一条!他果然胆大包天,竟然敢偷偷扣下!

    “怎么回事?!怎么毛毛躁躁的!”

    王嬷嬷被这边的动静吸引,皱着眉走过来。

    沈青瓷立刻指着地上那条帕子,用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带着点天真和意外的语气说道:“嬷嬷您看!这帕子真好看!怎么掉地上了?是李小哥刚不小心掉出来的吗?好像和早上那批要送出去的有点像呢”她的话点到即止,却足够清晰。

    王嬷嬷的目光瞬间锐利起来,猛地射向李三!她当然认得那条帕子!

    李三的脸色“唰”一下变得惨白,冷汗立刻就下来了:“不不是……嬷嬷,这……这可能是之前不小心掉的……我……”他语无伦次,眼神慌乱地想弯腰去捡。

    “站住!”

    王嬷嬷厉声喝道,几步上前,亲自捡起那条湿了的帕子,仔细一看,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她又猛地打开刚才那个钱袋,将里面的铜钱全部倒在旁边的石桌上,仔细一数——果然少了十几文!

    “好你个李三!”

    王嬷嬷气得浑身发抖,“竟敢欺瞒到我头上来了!偷藏绣品,克扣月例!你好大的狗胆!”

    “嬷嬷饶命!嬷嬷饶命啊!是我鬼迷心窍!我再也不敢了!”

    李三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他知道这事可大可小,往大了说,发卖了他都不为过。

    王嬷嬷眼神冰冷,她最恨这种手脚不干净的下人,这简直是在打她的脸!更何况那绣品是送人的礼,差点就被他毁了!

    “来人!把这吃里扒外的东西给我捆了!关进柴房!等我回明了上面再发落!”

    王嬷嬷一声令下,那个看门的老苍头和闻声赶来的另一个粗使婆子立刻上前,将瘫软在地的李三拖了下去。

    院子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

    王嬷嬷余怒未消,目光扫过垂首站在一旁的沈青瓷,眼神复杂。

    她不是傻子,刚才那盆水泼得未免太“巧”了些。但这丫头……确实机灵,也确实是立了“功”,帮她揪出了一个蛀虫。

    “你……”王嬷嬷开口,语气缓和了些,“这次……也算你心细。以后做事,还是要稳妥些,毛毛躁躁像什么样子!”

    “是,嬷嬷教训的是,青瓷以后一定小心。”

    沈青瓷低眉顺眼地应道,心中暗暗松了口气。危机暂时解除,而且似乎还在王嬷嬷这里留下了一个“机灵但或许有点毛躁”的、不算太坏印象。

    解决了李三这个心腹大患,沈青瓷终于能稍稍喘口气,将全部心思放到那遥不可及的王府机会上。

    她开始更加有目的地向刘婶子,甚至那个看门的老苍头打探消息。

    她不再直接问王府,而是绕着弯子,比如感叹邺城真大,不知道那些高门大户都是怎么过日子的,一定很气派吧?

    或者羡慕地说,能在那些府邸里做事,哪怕是个扫地的,估计也比咱们强吧?

    起初,刘婶子她们还警惕着,不肯多说。但沈青瓷平时勤快肯干,又会做人,慢慢也就放松了警惕。

    一天晚上,两人在灶房收拾,沈青瓷又感叹生活艰难。

    刘婶子叹了口气,低声道:“谁说不是呢。不过啊,这伺候人的活儿也分三六九等。咱们这外宅算是没盼头的。真要论起来,最好的去处,自然是皇宫,但那不是咱们能想的。其次啊,就是那些得势的王府、国公府了。”

    沈青瓷心中一跳,状似无意地问:“王府?那得多难进啊?估计都是世世代代的家生子吧?”

    “那倒也不全是。”

    刘婶子压低了声音,“尤其是那些王爷麾下有兵权的,府里隔三差五也要添人手的。特别是现在”

    她似乎想到什么,声音更低了,“听说兰陵王府前阵子刚清退了一批人,说不定最近就会招些新的粗使仆役呢。他们府上规矩严,但月钱高,吃得也好些,就是辛苦点。”

    沈青瓷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消息证实了!

    她强装镇定,好奇地问:“那他们怎么招人啊?也像咱们这样,管事出去找吗?”

    “哪能啊!”

    刘婶子摇摇头,“王府有王府的规矩。一般都是通过牙行,或者由府里有体面的管事嬷嬷直接去人市上挑。也有些是靠着府里老人引荐,知根知底的才好。”

    牙行?人市?引荐?

    这几个途径,对她来说都难如登天。她一无钱财打点牙行,二无身份去人市那地方混乱且危险,三更是不可能有王府的老人引荐。

    希望似乎再次变得渺茫。

    但沈青瓷并不想这么放弃。

    她注意到刘婶子话里的另一个信息“由府里有体面的管事嬷嬷直接去挑”。

    如果她能接触到这样的嬷嬷,或者至少让她看到自己的“价值”呢?

    价值?她一个粗使丫头,有什么价值?

    她再次将目光投向了灶房。或许……还是得从这最熟悉的地方入手。

    她开始更加用心地琢磨饮食。

    利用极其有限的材料,她尝试着现代的一些烹饪小技巧。

    比如将粟米饭做得更松软,将水煮菜叶调出不同的简单口味利用找到的野葱野蒜,甚至尝试着用那一点点面粉和糖,烤制出一些简单却香脆的小饼干的利用灶膛的余火。

    她做的分量都很少,只是“试做”,然后“恰好”请刘婶子和王嬷嬷“尝尝味道,提提意见”。

    王嬷嬷起初不以为意,但次数多了,也发现这个叫青瓷的丫头确实在吃食上有些歪才,做出来的东西虽然简单,却总比寻常做法多些滋味和巧思。

    这一天,王嬷嬷被主家召去问话,回来时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似乎是挨了训斥,抱怨了几句主家管事嬷嬷挑剔,连带着对她们这边的用度也卡得更紧了。

    沈青瓷觉得机会来了。

    她精心地用最普通的材料,做了一道看似简单却花了心思的汤羹——尽量突出了食材的本味,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然后,她端着一小碗,怯生生地找到王嬷嬷。

    “嬷嬷,您辛苦了,喝口热汤润润吧。我看您脸色不太好”

    她表现得十足乖巧贴心,“今天试着做的,不知道合不合口味。”

    王嬷嬷此刻正心烦,本不想理会,但看着那碗热气腾腾、香气虽不浓郁却格外勾人食欲的汤,又瞥见沈青瓷那小心翼翼、带着点讨好的眼神,心头一软,接了过来。

    尝了一口,味道确实清爽适口,在这单调的饮食里显得格外难得。

    王嬷嬷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些:“嗯,还行吧。你倒是有心。”

    沈青瓷趁机低声道:“嬷嬷,青瓷知道自己笨手笨脚,多得嬷嬷和刘婶子照应才有一口饭吃。就想着能多做点事,报答嬷嬷要是要是以后有机会,能跟嬷嬷学更多规矩本事,哪怕以后能有机会去大府邸见识一下,也不枉嬷嬷教导一场”

    她的话说得极其委婉,只表达了上进心和对王嬷嬷的感激,丝毫没提王府。

    王嬷嬷何等精明之人,岂会听不出她的弦外之音?

    她打量了沈青瓷几眼。这丫头确实越来越顺眼了,手脚麻利,懂事,还有点小聪明,尤其在吃食上似乎有点天赋。

    若是好好调教一下,将来或许真能有点用处,就算不能送进王府,能塞进主家其他好一点的院子,对自己也是个助力。

    “心倒是不小。”

    王嬷嬷哼了一声,却没再斥责,“先把眼前的活儿干好再说吧!规矩还差得远呢!”

    虽然没有明确承诺,但态度已然松动。沈青瓷心中狂喜,知道自己的策略奏效了!她连忙躬身:“是!青瓷一定好好跟嬷嬷学!”

    从这天起,王嬷嬷偶尔会多指点她一些内宅的规矩,比如见不同等级的人该如何行礼、回话的分寸、眼神姿态等等。

    沈青瓷学得极其认真,她现代人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此刻发挥了作用,进步飞快。

    她感觉自己就像一块海绵,拼命地吸收着一切在这个时代生存和向上爬所必需的技能和知识。

    她知道自己正在编织一根纤细却坚韧的线,试图连接起这处卑微的外宅和那座遥远的王府。

    希望的曙光虽然微弱,却真实地亮了起来。她屏息凝神,等待着那个不知何时会到来的、可能转瞬即逝的机会。

新书推荐: [名柯]零的联络人 搞怪 黑莲花老祖请息怒 他是美人(GB) 雀上云枝 文科生星际生存手册 许愿我们一同欢笑 见春天 见冬天 鲜花游戏(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