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千秋鉴:兰陵王妃 > 第四章微光·庖厨方寸试锋芒

第四章微光·庖厨方寸试锋芒

    沈青瓷跟着那位姓钱的管事,离开了喧嚣混乱、气味刺鼻的棚户区,走进了相对安静但也算不上多好的低等居民区。

    这里的房屋多是灰扑扑的砖土结构,低矮紧凑,巷子狭窄,但至少路面较为硬实,少了些随处堆积的污秽。

    钱管事在一扇不起眼的黑漆木门前停下,门楣低矮,没有任何彰显身份的标记。

    他掏出钥匙打开门,示意沈青瓷进去。

    门内是一个狭小却还算干净整洁的院落,青砖铺地,角落有一口井,晾着几件粗布衣服。

    正面是三间小屋,两侧似乎还有厢房。

    整体气氛沉闷而压抑,透着一股被圈禁起来的、谨小慎微的味道。

    “王嬷嬷!”

    钱管事喊了一嗓子。

    一个穿着藏青色粗布襦裙、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面容严肃刻板的老妇人应声从东厢房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一个正在缝补的物件。

    她目光锐利地扫过钱管事,最后落在沈青瓷身上,像打量一件物品般上下审视,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钱二,你这是打哪儿捡来的?这么脏兮兮的,别带了什么病气进来!”

    王嬷嬷语气很不客气,带着一种内宅老仆特有的倨傲和挑剔。

    钱管事似乎对王嬷嬷有些忌惮,赔着笑脸道:“嬷嬷瞧您说的,城外遭了兵灾的可怜人,我看着还算伶俐,说话也清楚,外头灶房不是正缺个打杂烧火的吗?刘婶子一个人忙不过来,总抱怨。让她去试试,管口饭吃就行。”

    王嬷嬷又盯着沈青瓷看了几眼,特别是她那身破烂衣服和满是泥污的手脚,眼神里的嫌弃毫不掩饰。

    “哼,现在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往府里塞了?规矩学了么?手脚干净么?别到时候毛毛躁躁,打坏了东西,冲撞了贵人,你我都吃罪不起!”

    “是是是,嬷嬷您多费心教导。规矩嘛,慢慢教,总比外面找那些不知根底的强。”

    钱管事说着,又转向沈青瓷,语气严厉起来,“听见没?这是管着这处宅内务的王嬷嬷,以后你就归嬷嬷管。好好学规矩,手脚勤快点,不然有你好受的!”

    说完,似乎不想多待,对王嬷嬷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开了。

    院子里只剩下沈青瓷和王嬷嬷。

    王嬷嬷冷着脸:“叫什么名字?原来哪儿的人?”

    沈青瓷低下头,小心翼翼地重复了之前的说辞:“回嬷嬷话,小女子叫青瓷,洛州人士,家里……没人了。”

    “青瓷?倒是个小姐名字,可惜没那个命。”

    王嬷嬷嗤笑一声,“既然进了这门,就要守这里的规矩。这里是京城贵人的外宅,虽说主子不常来,但规矩一样不能废!不该问的不同,不该看的不看,手脚要干净,嘴巴要严实!否则,发卖出去都是轻的!记住了吗?”

    “是,青瓷记住了。”

    沈青瓷低声应道。

    “哼,跟我来。”

    王嬷嬷转身朝院子角落一间低矮的厢房走去,“这是下房,你就住这儿。先把你这身皮给我洗干净,换上身衣服,臭烘烘的像什么样子!洗完到灶房来找我!”

    所谓的下房极其简陋,一张通铺土炕,几张破旧桌椅,空气中有股淡淡的霉味。

    王嬷嬷扔给她一套灰扑扑、同样粗糙但至少干净的婢女服饰和一块胰子(古代的肥皂),便不再管她。

    沈青瓷用井水仔细地清洗了自己,冰冷的水刺激着伤口,让她疼得龇牙咧嘴,但也洗去了多日的污垢和疲惫,感觉清爽了许多。

    换上那身灰布衣裙,将头发简单地挽成发髻,她看着水盆里倒映出的、虽然苍白憔悴但眉眼依稀恢复了清秀的陌生面孔,深吸了一口气。

    新的身份,新的战场。

    哪怕只是最底层的粗使婢女。

    灶房在院子西侧,低矮阴暗,只有一个简单的土灶台,堆着柴火,摆放着一些简陋的厨具。

    一个身材微胖、面色愁苦的中年妇人正在费力地拉着风箱,锅里煮着看不出内容的糊状食物。

    “刘婶子,这是新来的,叫青瓷,以后帮你打下手,烧火、洗菜、打扫灶房都归她。”

    王嬷嬷板着脸吩咐,“规矩我都说过了,你看着点,出了岔子唯你是问!”

    刘婶子抬头看了一眼沈青瓷,没什么表情,只是叹了口气,嘟囔道:“多个人也好……总算能喘口气……”

    王嬷嬷又训诫了几句,这才离开。

    灶房里只剩下沈青瓷和刘婶子。

    刘婶子似乎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指了指堆在角落的蔬菜和一大盆待洗的碗碟,又指了指灶膛:“先把火看好了,不能灭,也不能太旺,糊了锅咱俩都没饭吃。然后把这些菜洗了,叶子掰开,泥巴抠干净点。碗碟仔细洗,摔了一个扣你十天工钱。”

    活计繁重琐碎,但对经历过生死逃亡的沈青瓷来说,反而有一种奇异的踏实感。

    她默默地坐到灶膛前的小凳上,学着刘婶子的样子添柴看火。

    灼热的火焰烤着脸,很快出了一层薄汗。

    然后她又去打水洗菜洗碗。井水冰冷刺骨,碗碟油膩,蔬菜上的泥土顽固。

    她做得并不熟练,甚至有些笨拙,现代社会的洗碗机和自来水让她对这些原始劳动极为陌生。

    但她咬着牙坚持,学得很快,并且极其仔细。她知道,这是她立足的第一步。

    刘婶子起初只是冷眼旁观,似乎准备看她笑话或者等她叫苦。

    但见沈青瓷虽然动作生疏,却异常认真肯干,不说苦不抱怨,慢慢地,脸色稍微缓和了一点。

    “你是新来的?钱管事从哪儿找来的?”

    休息间隙,刘婶子难得主动开口,声音沙哑。

    沈青瓷谨慎地重复了那套说辞。

    “洛州啊……听说那边刚打完仗,兰陵王殿下又打胜了,真是厉害……”

    刘婶子喃喃道,眼神里有一丝普通百姓对英雄的朴素的敬仰,但很快又黯淡下去,“唉,打胜仗是好,可这日子也没见好过多少……粮价又涨了……”

    沈青瓷心中一动,状似无意地接话:“兰陵王殿下……一定是很了不起的大英雄吧?他在邺城里吗?是不是很多人都见过他?”

    刘婶子看了她一眼,似乎觉得她这问题有点傻:“殿下那样的人物,自然是住在皇城根下的王府里,咱们这种人哪能见得着?听说出门都骑着高头大马,前后都是亲兵,寻常人靠近都不能呢。也就是听听茶馆里的先生说书罢了。”

    虽然只是确认了已知信息,但听一个真正的邺城底层人说出来,还是让沈青瓷感到一阵无力。

    阶级的鸿沟,比想象中更深。

    几天下来,沈青瓷逐渐适应了灶房的活计。她手脚变得麻利,也摸清了一些规律。

    王嬷嬷虽然严厉,但只要活干得好,不出错,倒也不会刻意刁难。

    刘婶子是个老实人,见她勤快,偶尔也会教她一些技巧,或者分她一点偷偷藏起来的吃食。

    这处外宅似乎确实如钱管事所说,主人极少来,平日里只有王嬷嬷、刘婶子、一个看门的老苍头,加上新来的沈青瓷,以及两个负责打扫庭院和浆洗的粗使婆子,人口简单,日子沉闷而重复。

    沈青瓷一边努力干活,一边小心翼翼地收集信息。

    她发现这里的饮食极其单调粗糙,几乎顿顿都是粟米饭加没什么油水的水煮菜叶,偶尔有点咸菜疙瘩。

    刘婶子厨艺普通,似乎也只是勉强应付。

    一次,王嬷嬷吩咐刘婶子想办法弄点像样的点心,说过两天可能有管事的嬷嬷过来看看。

    刘婶子愁眉苦脸,她只会蒸点简单的糕饼,味道实在一般。

    沈青瓷看着那些有限的材料(简单的面粉、一点点糖、鸡蛋),心里有了一个想法。

    她现代时喜欢烘焙,虽然古代条件简陋,但一些基本原理还记得。

    她犹豫再三,鼓起勇气对刘婶子说:“刘婶,我……我老家以前做过一种简单的蒸糕,要不……我试试?也许能好看点?”

    刘婶子正发愁,闻言狐疑地看着她:“你?你会做?”

    “我试试看,不行再想别的法子。”沈青瓷不敢把话说满。

    刘婶子想着死马当活马医,便同意了。沈青瓷让她帮忙看火,自己则小心翼翼地处理材料。

    没有现代工具,她就地用碗筷搅拌,利用有限的糖和鸡蛋努力让面糊更蓬松,还别出心裁地将仅有的几颗红枣去核切碎,点缀在上面。

    当一锅热气腾腾、散发着淡淡甜香、看起来比平时刘婶子做的要松软漂亮不少的红枣蒸糕出锅时,刘婶子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王嬷嬷被香味引来,看到成品,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一丝讶异。

    她尝了一小块,点了点头:“嗯,还算有点心思,味道也还将就。总算不是那老一套了。”

    虽然没太多夸奖,但语气明显缓和了。

    这次小小的“创新”让沈青瓷的处境悄然发生了变化。

    王嬷嬷虽然没说什么,但之后看她的眼神少了几分纯粹的嫌弃。

    刘婶子则对她亲近了不少,甚至偶尔会让她主导一些简单的饭食。

    沈青瓷趁机提出一些小小的改善建议,比如蔬菜焯水时加点盐保持色泽,或者利用边角料熬点简单的菜汤,让伙食不至于那么难以下咽。

    她都小心翼翼地归功于“老家穷,瞎琢磨出来的土法子”,避免引人怀疑。

    一天,沈青瓷被派去井边打水,听到两个负责浆洗的婆子在角落窃窃私语,似乎是在议论主家的事情。

    “……听说了吗?王府里最近不太平……”一个婆子压低声音。

    “哪个王府?这邺城里王府可多了去了。”

    “还能有哪个?就是那位……打仗最厉害,长得最好看的那位……”婆子的声音更低了。

    “哦……那位爷啊!怎么了?”另一个婆子显然来了兴趣。

    “好像是底下人出了岔子,采买上贪墨得厉害,被王爷身边得力的将军查出来了,发落了好一批人呢!连王妃娘家塞进来的人都没能幸免,闹得挺难看的……”

    “啧啧,王爷到底是军伍出身,眼里揉不得沙子。不过这也太得罪人了吧?”

    “谁说不是呢!听说王爷也是没办法,陛下那边……唉,不说了不说了,干活干活……”

    两个婆子似乎意识到说得太多,赶紧噤声,端着木盆匆匆走了。

    沈青瓷站在原地,心脏怦怦直跳!

    兰陵王府!内部整顿!采买贪墨!这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王府刚刚清理掉一批人,尤其是采买部门,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可能会有新的空缺!

    意味着王府内部或许正需要引入一些“干净”的、与旧势力无关的新人手!

    这会不会是一个机会?一个她能接触到王府的机会?

    她的心思立刻活络起来。

    虽然只是一个粗使婢女,距离王府采买这等“优差”差了十万八千里,但这至少指明了一个可能的方向!

    她需要知道更多!需要知道王府什么时候、通过什么途径招人!

    然而,还没等她想好如何进一步打探,危机就先一步降临了。

    她这几日稍微出众的表现和偶尔“听不懂规矩”的言行,似乎引起了另一个人的注意——一个经常来往于这处外宅和主家之间、负责跑腿传递消息的小厮。

    那小厮约莫十七八岁,眼神油滑,看沈青瓷的目光总带着一种不怀好意的打量。

    这天傍晚,沈青瓷刚干完活回到下房,那小厮竟溜了进来,堵在门口,笑嘻嘻地看着她:“青瓷妹妹,活儿干完了?累不累啊?”

    沈青瓷心中一紧,警惕地看着他:“李小哥有事?”

    “没事就不能来看看妹妹?”

    小厮凑近几步,压低声音,“妹妹长得这么水灵,在这灶房里烟熏火燎的,真是可惜了。想不想换个轻省点的活儿?哥哥我在主家那边有点门路,只要妹妹你……懂事一点……”他说着,手就不老实地想往沈青瓷脸上摸。

    沈青瓷猛地后退一步,躲开他的脏手,厉声道:“李小哥请自重!我要喊人了!”

    “喊人?”

    小厮嗤笑,“你喊啊?一个没根没基的逃难丫头,王嬷嬷会信谁?我看上你是你的福气!别给脸不要脸!”

    说着又要扑上来。

    沈青瓷又惊又怒,顺手抄起墙角的扫帚,横在身前:“你敢过来我就跟你拼了!”

    她眼神凶狠,带着一种亡命之徒般的决绝,倒是把那小厮吓了一跳。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刘婶子的叫声:“青瓷!死哪儿去了?灶房的火灰还没清理呢!”

    小厮悻悻地收了手,恶狠狠地瞪了沈青瓷一眼,压低声音威胁道:“哼,你给我等着!有你求我的时候!”说完,整理了一下衣服,溜了出去。

    沈青瓷靠着墙壁,缓缓滑坐到地上,心脏还在狂跳,后背惊出了一层冷汗。

    刚刚看到一丝希望的微光,现实的险恶就又迫不及待地扑了上来。

    在这个等级森严、人命如草的时代,她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女子,想要保住自身清白和安全,竟是如此艰难。

    王府的机会似乎就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

    而眼前的威胁,却已迫在眉睫。

    她必须尽快想办法破局。要么彻底解决这个小厮的麻烦,要么……就必须冒险,抓住那丝渺茫的、通往王府的机会!

新书推荐: 「娱乐圈」我靠围观巨星恋爱暴富 我会奔向你 原来你真不是男模啊 合约婚姻失效中 重生后和怨夫破镜重圆了 囚鸾 咸鱼童养媳只想退婚 揍敌客式关系 被选中的她 暴君的娇弱霸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