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赵二一下朝,连官服都没有换,就兴冲冲跑去找少侠。
走在路上,还未见到人,就听到少侠住的院里有琴声飘来。赵二记起,昨夜他在院里弹琴,又离开得匆忙,那琴想来是落在了院里。府里的人不敢随便弹他的琴,所以抚琴的人只是少侠。
亲耳听少侠抚琴,赵二感觉有些意外。没想到清河那种地方,竟会有如此奇妙的女子,不仅武功高强,竟还能吹笛抚琴。赵二也是精通音律之人,此时他听得出,这清朗琴音中,藏匿着重重心事。
赵二很欣赏少侠。哪怕经历过破人亡的惨痛,少侠的眼神依然清澈,赤子之心依旧,仅凭着手中三尺剑,就敢管天下不平事。但她从不与人诉说苦痛,只有在乐曲中才有所流露。
这次少东家病重,赵二心疼不已。他发现自己很害怕,怕这个让他感觉心暖的人从此在这世上消失。如果是这样,这黑暗的世界将会更加黑暗。
如今乱世黑暗,赵二立志救天下人,给天下人带来光明。但他自己也需要光明。少侠就是他心中的那道光,一道温暖的光。
当少侠一曲弹毕,赵二立刻鼓掌叫好。
少侠看见赵二,很客气地行了礼。赵二想和少侠多说两句,少侠却表示身子不舒服有些累,想回房休息了。
少侠这种礼貌的疏远让赵二很是失落。明明他们昨晚还……
赵二不甘心,回房间取了准备好的礼物,想亲手赠予少东家,但还是吃了闭门羹。
怎么回事?
他找来照顾少侠的易娘子,仔仔细细询问了一番。但听易娘子说的,少侠今天并无异样,身子也比昨日好了不少。
这就怪了,怎么过了一夜,少侠对他的态度又回到了最初的冷淡呢?赵二正百思不得其解,无意间瞥见易娘子看向自己的眼神有些惶恐。
于是赵二道:“易娘子,你来开封府时间也不短了,应该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
易娘子吓得跪了下来,发誓:“大人交代的,小的全记着,该说的,都有说,不该说的,一个字也没有说出去。”
赵二冷冷道:“哦?那你为什么看起来心虚害怕?”
易娘子低头回道:“大人穿上这身官服,府里哪个不怕的。”
易娘子这话提醒了赵二,难道真是官服的原因?
开封府的人都怕他穿官服的样子。他也亲耳听到过院里守卫嘀咕:“府尹大人穿官服经过时,感觉凉飕飕的。”
莫非少侠也是如此?
不应该啊,就她那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怎可能和府里人一样忌惮他?不,应该不是忌惮。
赵二想,少侠可能是厌恶,即便不厌恶,也肯定不喜欢。他能感觉,两人刚认识时,少侠对他没什么好感。但自从紫微星劫那事之后,就不一样了呀。她看自己的眼神,赵二是感觉得到对方对自己的爱意的。即便是自己想多了,也不至于像今天这样疏远。
赵二几乎肯定,少东家对自己是有情的。少侠若不喜欢自己,昨夜怎会允许他吻她。想起少侠脸红羞涩的模样,真是美得不可方物,世上再美的风景也比不上。
回想和少侠过往的点点滴滴,赵二得出了一个结论,觉得有些好笑,但又很可能是真相。那就是,少东家可能不喜欢府尹大人赵光义,但是喜欢江湖侠客晋中原。
赵二明白,赵光义是他,晋中原也是他。但赵光义和晋中原,还是很不一样的。他更想做,以后也会做的,是赵光义。而晋中原,也许在今后的某一天,将会永远消失在这世上。
晋中原轻而易举就获得少侠的芳心,但更需要少侠的,是赵光义啊。于公,他需要少侠这样的能人异士;于私,他一见少侠就欢喜,也安心。可少侠,怎就只喜欢晋中原,不喜欢赵光义呢?
少东家是真的困了,也累了。大病未愈,白日也犯困,头一挨枕头就能入睡。少东家也没想到,离开清河,自己睡得最舒适的地方是在开封府。
她也确实不喜欢穿着官服的赵二,那身紫色太耀眼,好比庙堂之高,让人敬而远之。少东家本想从此不再相见,谁想这次生病却是被赵二所救,住到这开封府里养病。甚至,赵二还吻了她……
少东家一觉醒来,脑里心里都是赵二。她知道,自己不该爱上赵二,但还是不由自主被赵二所吸引。
躺在床上越想越乱,少东家决定还是先起床再说。一起床,她就看见房里的桌子上摆着一个青色的风筝。这款风筝在开封城里很流行,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只是,少东家记得她休息之前,这桌上没有风筝呀。
她好奇拿起风筝看了看,发现这风筝的质地、做工均属上乘,和她在街上看到的可不一样,怕是价格不菲。一分钱一分货,这小风筝非常精致漂亮,少东家正爱不释手,就听身后有笛声响起,吹的还是那首思芳春。
笛声越来越近,白衣赵二吹着玉笛,翩然而至。没想到,赵二的笛子也吹得好,只是,他吹的思芳歌一点也不忧愁哀怨,反而轻快婉转,让少东家仿佛回到不羡仙时的快乐时光。
一曲完毕,赵二道:“昨天少侠说,这曲子叫思芳歌?”
少东家脸红着点了点头。
赵二道:“思芳歌……好名字。这曲可有来历?”
少东家没有回答,反问赵二:“你怎也会这曲子?”
“前几日我去了趟飞花渡,在渡口听一天泉弟子在吹奏此曲,觉得甚是好听,便将曲子记下。”赵二回道。
赵二绝对不会说,是因为他派出的暗探跟着少东家到了飞花渡,回来向他禀报后,他特地跑去学的。
少东家见赵二也喜欢思芳歌,便向他介绍:“思芳歌,是歌唱家乡的曲子。愿天下有水处,皆有思芳歌。”
赵二微笑着道:“听起来,少侠很了解这曲子。能否和我说说这曲子背后的故事?”
少东家知道思芳歌实属偶然,这曲子和一群无名英雄有关。那些如今不能重见天日的英雄义士,只有在听到思芳歌时,才能获得一点安慰。收复燕云,是他们共同的理想,也几乎是他们活下来的唯一支柱。
想起不久前的雪夜,在蒲先生家,赵二和蒲先生因为南北问题吵了起来。虽然那天他们的谈话太过深入,少东家其实很不理解,但有一点还是听懂了,赵二极力主张北伐,收复燕云。
赵二的心魔,少东家更是看过。她看到即便被心魔蛊惑,赵二心中念着的也要救天下人。
姑且不论处事手段,赵二的心中有大义,他有着与那些英雄义士同样的目的——收复燕云。
收复燕云,平定乱世,是多少人的共同期盼?有江湖人的一腔热血,再加上赵宋的朝廷,应该有实力能办到!少东家心中一热,和赵二说起思芳歌背后的故事。
“曾经有一群江湖儿女,他们出生名门正派,曾也是天之骄子。为收复燕云失地,他们作出常人无法想象的牺牲。只是后来,他们遇到了比死还要可怕的事情。他们中的很多人,从此不见天日,更不能回到故乡。思芳歌里有他们过往的生活,曾经的诺言,还有对未来的向往。只有思芳歌,能给他们些许慰藉。”
赵二听后,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问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少东家静静看着他,没有回答。
赵二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对少东家道:“请转告英雄义士,燕云十六州,终有一天能够归来,他们想要的生活,也终会实现!”
少东家向赵二行拱手礼,郑重道:“若有战,召必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