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

    苏以安的话语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久久未能平息。

    苏以念靠在榻上,手中那本《地方拾遗》再也看不进去一个字。藏书楼……那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入口,充满了未知与诱惑,却也布满了无形的藩篱。该如何才能自然而然地踏足那种地方呢?兄长的提示,是钥匙,还是另一个更精巧的试探?

    她按捺住纷乱的思绪,告诫自己必须沉住气。眼下最要紧的,依旧是养好身体,彻底熟悉环境,而非贸然行动。

    几日汤药调理下来,她的气力恢复了不少,头痛转为一种轻微的、持续的闷胀,已不影响思考。胃口也开了些,不再仅限于白粥,厨房开始送些精致的面点、炖得极烂的肉糜和清淡小菜。

    这日清晨,她刚用罢早膳,正由小竹伺候着漱口,门外便传来轻轻的叩击声。

    “大小姐,奴婢奉夫人之命,来给您送新调的香囊。”一个声音温婉恭谨地响起。

    小竹忙去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位身穿淡绿色比甲、年约十五六岁的丫鬟,手里捧着一个黑漆小托盘,上面放着几个做工精致的锦绣香囊。这丫鬟容貌清秀,眉眼低垂,姿态沉稳,与小竹的活泼赤诚截然不同。

    “锦书姐姐,快请进。”小竹侧身让她进来,低声对苏以念道,“小姐,这是夫人院里的锦书姐姐,最是细心妥帖的。”

    苏以念目光落在来人身上。锦书……名字倒是雅致。看她行事规矩,应是董氏身边得用的一等丫鬟,被特意派来,可见董氏的重视。

    锦书步履轻盈地上前,屈膝行礼,声音不高不低,恰到好处:“大小姐万福。夫人惦记您病中气弱,恐夜间睡不安稳,特让奴婢送了新配的安神香囊来。里面填了苏合香、茯神、夜交藤,气味清淡,助眠最好不过。”她将托盘呈上,里面是三四只香囊,绣着不同的花鸟纹样。

    苏以念拿起一只凑近鼻尖,果然闻到一股极淡雅的药香,配伍合理,确实是安神的路子。“有劳母亲费心,也辛苦你跑一趟。”她温和道,“这香气很好闻。”

    “大小姐喜欢就好。”锦书微微躬身,又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甜白瓷盒,“夫人还说,近日天干,大小姐久卧初愈,肌肤易燥,这是宫里赏下来的玉容膏,最是滋润不过,让您早晚净面后使用。”

    安排得如此周到细致,苏以念心中暖融融的。“替我多谢母亲。”她示意小竹将东西收好。

    锦书任务完成,却并未立刻离去,目光快速而专业地扫过室内——窗棂开启的角度、榻上薄被的厚度、案头水温是否适宜,然后柔声道:“大小姐若还有什么需要,或是觉得屋里哪里不合意,只管让小竹去回夫人,或是告知奴婢一声都可。夫人吩咐了,一切以您休养为重。”

    “一切都好,让你们费心了。”苏以念点头。这个锦书,观察力敏锐,行事滴水不漏,是个极得用的人。

    锦书这才再次行礼,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全程规矩一丝不错。

    “锦书姐姐是夫人跟前最得力的人之一呢,”小竹一边将香囊挂在床帐四角,一边小声对苏以念说,“针线、算账、打理事务,样样都拿得起来,性子又好,从不拿大。夫人派她来,可见是真真记挂小姐。”

    苏以念默默记下。看来母亲手下是有能人的。这苏府内院的运行,自有一套成熟严谨的体系。

    午后,她精神更好些,便让小竹扶着,慢慢走到廊下坐着晒太阳。深秋的阳光暖融融的,洒在身上十分舒服。

    院子里有两个婆子正在轻声说笑着修剪花木,见她们出来,忙停下话头,恭敬地行礼问安。

    “大小姐出来透气了?今日天光好,晒晒暖和。”

    “是啊,赵嬷嬷,钱嬷嬷,你们忙你们的,不必管我。”苏以念微笑道。她记得小竹提过,这两个是负责她院里的婆子,性子还算本分。

    “欸,好嘞!”两位嬷嬷应着,手下动作放得更轻了些。

    这时,一个穿着桃红色袄子、年纪比小竹还小些,约莫十岁左右的小丫鬟,端着一个小炖盅,脚步轻快地从院外走来,见到廊下的苏以念,眼睛一亮,脆生生地喊道:“大小姐!小厨房给您炖的冰糖燕窝好了!”

    她小跑着上前,将炖盅放在廊下的小几上,脸颊红扑扑的,透着股机灵劲儿。“秦嬷嬷盯着火候炖了好久的,说最是滋补了!”

    小竹笑着低声介绍:“小姐,这是小菱,性子活泼,主要在院子里跑跑腿、传传话。”又对小菱道,“毛毛躁躁的,没个规矩,还不稳稳当当地给小姐见礼?”

    小菱这才想起规矩,慌忙屈膝行礼,吐了吐舌头:“奴婢小菱,给大小姐请安!”

    苏以念看着她活泼的模样,不由笑了笑:“无妨,起来吧。替我谢谢秦嬷嬷。”秦嬷嬷,应该是她院里小厨房的管事嬷嬷,小竹之前提过一句。

    “是!”小菱欢快地应了,又好奇地偷偷打量了苏以念几眼,才蹦蹦跳跳地走了。

    阳光,庭院,恭敬的仆妇,活泼的小丫鬟,细致周到的大丫鬟……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真实而鲜活的古代贵族少女生活图景。

    苏以念静静地感受着。

    她注意到,无论是锦书、小菱,还是两位嬷嬷,看她的眼神除了恭敬,都带着真诚的关切。董氏治家有方,且真心疼爱女儿,使得她院中的氛围整体是温暖和谐的。

    但这和谐之下呢?西院二房……那份微妙的违和感,像是一根看不见的刺,藏在锦绣堆里。

    她需要更多信息。

    “小竹,”她状似无意地开口,目光落在远处正在给一株菊花培土的赵嬷嬷身上,“西院的二婶娘……平日里常过来寻母亲说话吗?”

    小竹正给她剥橘子,闻言手上顿了顿,压低声音道:“二夫人啊……倒是常来的。不过……”她犹豫了一下,似乎在斟酌措辞,“夫人性子宽和,待下也仁厚,二夫人有时……有时会说些咱们院里用度啊、下人规矩啊的事,听着像是关心,可总觉得……怪怪的。上次还说什么‘念姐儿这场病花费不小,公中账上怕是紧巴’,被夫人不软不硬地顶回去了。”

    小竹的话说得含蓄,但意思却明白。那位二婶娘,的手伸得有点长,且似乎有意无意地在挑刺或试探。

    苏以念接过橘子瓣,慢慢放入口中,清甜的汁水在嘴里漾开。

新书推荐: 当母单遇到了天菜 天乩之见青山 豆腐西施在线摆摊(美食) 穿越古代当丫鬟 养兄位极人臣(重生) 爱情婚姻大酱缸 我是你的小猫 溺于晚风 操控我的丧尸男友(落日公证处) 外星人超爱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