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太史令之府。
温夫人匆匆来到书房,温大人正在欣赏梁老先生的画作,抬头看到温夫人行色匆匆,问道:
“夫人如此匆忙,是有什么紧急之事?“
温夫人进屋,跟温大人道:
“夫君,昨日秦家姑娘之事你可有听说。“
温大人问道:
“什么事?“
温夫人回头,对丫鬟说道:
“小桃,你将昨日所见所闻说出来。”
小桃应道:
“昨天我跟随夫人去九重寺沐斋,午后去为夫人准备点心时,经过后山的庭院,看到秦家大姑娘在跟二姑娘争执,然后二姑娘被大姑娘推了一把,掉下山了,当时我离大姑娘她们只有一丈远。”
温大人一听,立马放下画作,问道:
“人怎么样了。”
温夫人安慰道:
“夫君放心,人没事,只是擦伤了并无大碍,幸好二姑娘命大,当时她被丫鬟及时拉住,又刚好悬崖边有块石头把她托住,大伙才有时间找绳子把人救了上来。“
温大人叹道:“幸好人无大碍,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夫人你便派人送些补品去慰问一番。”
温秦二家是世交,祖辈都是关中人,而温太史令与秦将军也是好友,若秦家孩子真出了事,温家也难过哀伤。
人虽无事,但也是遭了生命危险,温大人看向小桃,问道:
“小桃,你刚刚说,亲眼看到是大姑娘推的二姑娘下去?”
小桃正色道;
“回大人,是的,我当时离秦姑娘她们仅一丈远,不单止我一个人看到,当时后院很多人都看到了,包括陈少府陈夫人的丫鬟腊梅与知叶,我当时与她们在一起,都看得清清楚楚。
秦家二位姑娘不知在争执什么,然后大姑娘推了二姑娘,二姑娘就摔倒掉下悬崖了。“
温夫人接着道:
“夫君有所不知,昨天这九重寺里里外外几乎挤满了整个金陵城的人,事情一发生,立刻就传开了。小桃,你将他们传的内容告诉大人。“
小桃继续说道:
“昨天我听到许多世家里的人都在议论,说是因为那天誉王宴上,秦二姑娘得了金陵双绝的名声,秦大姑娘记恨她,才故意推她下悬崖的。”
温大人严厉道:
“事情没有弄清,不可胡乱传谣。”
小桃吓了一跳,急忙撇清道:
“我没敢乱说,我是听到那些世家的小厮丫鬟们都在这样议论,才转述大人。”
温大人沉默,温夫人见温大人没有回应,于是说道:
“夫君,这事闹得沸沸扬扬,我觉得还是需要跟秦家了解一下情况,问问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朱儿这孩子我虽见过几回,但终究不够了解,她为何会在大庭广众之下与自家妹妹争抢东西,还把自己的亲妹妹推下悬崖?“
温夫人语带不满继续道:
“此事可大可小,如果朱儿真是为了宴会之事,嫉妒自家妹妹的才华,所以推妹妹下悬崖,那温秦两家的这门亲事,可就要再好好商议了,我们温家,绝不可娶如此恶毒之女呀!
自古娶妻,当娶贤惠淑德之女,将来俊才入仕途,才能帮助他管好内务。,这是俊才一辈子的头等大事,我们为人父母可得给他把关,绝不能葬送儿子的前途。”
温大人见夫人动气,便宽慰道:
“温秦两家这门亲事是长辈定下的,怎可言而无信,朱儿我们从小就看着长大,应该是有什么误会,我记得秦兄是廿十那天休沐,我到时候去了解一下。“
九月廿十,秦将军休沐回府。
秦将军,名秦拓,乃关中郎将之子,年少便跟随父亲从军,骁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圣上封为振威将军。
早年因战导致手臂受伤,不能负重,圣上欣赏其带兵作战之才,安排其负责皇城军的训练。
秦将军每月有两日休沐,通常一回到府中,秦刘氏便会带着秦栎朱两姐妹到书房请安。
秦将军膝下无子,对两个女儿一视同仁,但长女秦栎朱性格开朗,而二女秦栎青,性情则相较文静。
秦将军常年不在府中,每次回来难免跟活泼好动的长女更亲近一些。
今日,秦将军回到府中,迟迟不见秦刘氏及两女儿来请安。
心中疑惑,向管家陈老问道:
“近日府上可好,除了之前青儿失足之事,可还有其他?”
陈老安抚道:“回将军,府上一切都好,二姑娘手臂刚好,估计行动慢一点。”
秦将军听后,便准备亲自去看看二女儿,才起身便见秦刘氏和两个女儿一前一后进来了。
两个女儿请安后,秦将军问:
“青儿,手臂可好,还痛吗。”
秦栎青看了一眼秦刘氏,平静回道:
“谢爹爹关心,已经好多了。“
秦刘氏搭话道:“这些天,我天天都请殷大夫上门复查,仔细按照医嘱行事,让小梅每日里就跑后厨去,盯着厨房炖汤熬药,你看青儿的脸色,这一阵子养下来比以前都好。”
秦栎青在秦刘氏的注视下,只得配合颔首。
秦将军见秦栎青脸色红润,应无大碍,反而大女儿秦栎朱,无精打采,面无血气。问道:
“朱儿,你怎么了,可是哪里不舒服?”
自九重寺之事后,外界便流传她因嫉妒秦栎青才女之名,故意推她掉下悬崖,秦刘氏如何派人去止也止不住,秦栎朱因此整日气愤,导致心生郁结,夜不能眠。
秦栎朱当然不敢直说原因,只回无事,姐妹二人各怀心事,均不久留,请安后便回房了。
秦栎青知道今天温太史会上门作客,跟父亲请完安,便将提前画好的画作送去梁老先生处。
梁老先生住在秦府东园,本来只是一进的小院,为了让梁老先生更舒适居住,便扩修为三进的院落。
庭院内种满了梁老先生喜爱的草木,舒适宜人。
进到屋子里,秦栎青看到先生正在书桌前专心致志地看书,便出声道:
“老先生好。”
梁老抬头,看到是秦栎青,开心道:
“二姑娘身体恢复啦?快过来坐。我最近研究中医,正好给你看看恢复得如何。“
秦栎青坐过去配合梁老,让他当一回大夫。
秦栎青看到旁边案几上堆满了画卷,而案几旁的陶篓中缺空空如也,便问道:
“这篓中空空,看来今日都没有能让先生喜爱的画作?“
一说到看画,梁老恼怒道:
“如今这些小辈,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基本功都没练好,怎么能画出佳作。那些个世家子弟,天天胡乱画些东西,就拿来让我评价。
一开始我好言教导,后来发现他们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我把他们大骂一顿,果然这阵子都不敢来烦我了。”
秦栎青轻轻一笑,便把自己的画献上道:“烦请先生帮我看看,我这幅画比他们如何,先生放心,就算您骂我,我下次还来烦您。”
梁老打开一看,哈哈大笑道:
“好好,好一副山墨画,上次跟二姑娘说的话,看来二姑娘都记在心里了,可见二姑娘养病期间仍不忘练画,多日不见,这画工反而比以前更精湛了。“
说罢,突然放下画卷,在案几那堆画卷里翻找。
秦栎青问道:“老先生要找什么,我帮你。”
“上次温俊才那小子也拿了一副山墨画过来,你们这些年轻人,最近怎的都爱画山墨了呢。“
秦栎青一听,心跳漏了一拍,没有回答梁老的问题,假装帮忙找画,但是压不住嘴角的笑意。
她随手打开一幅,还没拉开,只看到画头,立刻就认出来是温俊才的画迹,便交给老先生。
正是此幅,于是梁老就温俊才和秦栎青的画,滔滔不绝讲了起来,秦栎青在一边认真听讲。
因今天有客上门,秦栎青不便久留,坐了一会就出来了。
从梁老先生处出来,不远有一个凉亭,秦栎青每次经过,都会在那里坐上一阵子才回去。
春桃知秦栎青最近心情不佳,于是打趣道:“姑娘,今天没下雨,只怕没人会进来避雨。“
秦栎青会心一笑,随即笑道:“你竟敢打趣我。“
说罢,便往春桃腰上捏了一把,二人打打闹闹了一阵才舍得回去。
辰时三刻,太史令温大人到达秦将军府,二人寒暄后,便一同前往梁老先生的居所。
秦将军是武将,虽从小在军中长大,却仰慕儒雅风流之人,怀有一颗追风逐月,吟诗作对的心。
因此,他待温大人、梁老等文人从来敬重有加。
三人在梁老先生居住的庭院把茶言欢,欣赏梁老先生的新作,直到午后。
喝茶间,温大人装作不经意问起秦将军九重寺之事。
秦将军因听了秦刘氏和管家描述,不曾多想,回道:
“是小女自己不小心滑掉山崖,幸得丫鬟与众人及时相救,现已无大碍,温兄有心了。“
梁老笑道:“这二姑娘今天还来送画,估计好了七七八八,她是个勤奋的孩子,养病期间也没忘了练画,画工越发精湛,假以时日,可能比俊才这小子画艺都要高,哈哈哈。”
秦将军笑道:“梁老先生过誉,这青儿像她娘,从小爱这些文墨书画。朱儿倒像我,静不下来,活泼好动。“
温大人说道:
“想不到二姑娘如此才情,秦兄好福气!”
说罢话音一转,欲言又止:“二姑娘无大碍便好,只因,近日,听到一些坊间传言,故有此一问。“
秦将军好奇道:
“是何传言?“
温大人实在不知如何开口,于是笑笑,回道:
”不过是捕风捉影的传言,秦兄无需在意。“
温大人回到府中,跟温夫人说起秦将军之辞,直言温夫人小题大做,温夫人自然对此说辞不能信服,与温大人争辩起来。
温夫人说:“九重寺当日,多少世家的夫人小姐亲眼所见,那天在场的人都看到是秦栎朱推她自己妹妹下悬崖,怎么可能作假。
这秦栎朱不单止推自己的妹妹下悬崖,还颠倒黑白,欺瞒自己的父亲,如此恶女怎么可以娶进门。”
温大人赶紧劝道:“夫人真的想太多了,一个小女子,如何有这么大的能力,欺瞒父母呢,若真如你所说一样手足相残,恐怕早被责罚,估计是一时看错,大家以讹传讹罢了,我到秦府一趟,上下里外有条不紊,秦家姑娘照常跟梁老先生学画,再平静不过。”
二人争持不下,吵了三天,最后温大人无奈,只得认错,安抚下温夫人,此事便暂时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