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空才泛起鱼肚白,姜书慧便起了。
从卤煮的锅里取了两枚鸡蛋作朝食,姜书慧淘洗干净一翁大陶罐,将闷煮至软烂入味卤食尽数装好,带着姜书云前往巧花婶子家借车。
大柳村距离最近的庆阳县不算远,乘驴车走官道大约半个时辰便到了。
李铁柱特意将姜书慧姊妹放在庆阳码头,此地摆摊卖吃食的小商户众多,且来往客船如流,不乏挥掷千金的富商。
“多谢铁柱叔送我们来庆阳县,这份自家做的卤味别嫌弃。”
姜书慧掀开大陶罐,捞了一些莲藕和卤蛋,用油纸包好递给李铁柱。
鲜香浓郁滋味随着风飘到周围,勾的几个路过的食客不约而同吞口水,再瞅瞅手中已经吃了一半的胡饼,嘴中顿时没了味。
“店家,你陶罐里装的是什么美味,实在是太香了。”
姜书慧展颜,落落大方的介绍:“俱是自家用秘制香料熬煮出来的卤味,有猪蹄、鸡腿、鸡翅、豆干和卤蛋,客人要买点尝尝味儿吗?”
“那卤味作价几何?”
因食材俱是从现代购买的,成本几乎不计,姜书慧思索片刻答道:“卤猪蹄五钱一份,鸡腿两钱一份,另外豆干鸡蛋等,只需三十文一份。”
“这么便宜!”
其余围观的人群惊呼,空气中又凶又霸道的香味,无一不显示店家下足了昂贵的辛香料,委实没想到价格居然那么低,顿时几名饕客挥舞钱袋,争涌上前,牢牢围住姜书慧身前的陶罐。
“店家,快给我来两份卤猪蹄!”
“我要三份卤鸡腿和鸡翅!”
“都闪开,我买的多,所有卤味我都要三份,店家快快给我先装!”
……
吃食小摊顺利开张,姜书慧忙着收钱,姜书云也没闲着,麻利的给客人打包卤味,忙忙碌碌一个时辰,总算是将整整一翁陶罐的卤味都尽数卖光了,连罐底剩下的卤水,也被客人尽数买走了。
不少人意犹未尽,追问姜书慧明日是否还在此处摆摊,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才不舍离去。
今日收益七两三钱,这还是姜书慧初次试水摆摊,不敢做太多卤味的缘由,要是放开了做,收益起码能再翻上一番!
落袋为安的银钱给了姜书慧底气,她牵着妹妹的手,久违逛起坊市,买了不少零嘴和小玩意给姜书云。
“阿姐,我今日好开心啊,以前爹娘从县城回家,也会给我买好吃的和玩具。”
姜书慧眼底酸涩,强忍泪光:“阿姐保证,往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返回大柳村后,姜书慧没有直接回家。
“巧花婶子,和您商量个事儿,我瞧婶子干活麻利,才化雪就摘了不少野菜,想来家里是吃不完的,能不能卖点给我?”
“这有什么好商量的,都是些不值当的玩意,慧娘你要就拿去罢。”
姜书慧取出三钱碎银交给了李巧花,她今日收野菜并非是为了自己吃,而是打算运到现代售卖,定然不能白拿让婶子吃亏,况且这些时日,多亏巧花婶子一家照拂,她心中感念万分。
“巧花婶子,我家中情况你也清楚,田产都被姜有田输进赌坊了,所以打算做商户谋生,做吃食需要收野菜,不拘荠菜香椿什么的,只要鲜嫩水灵都收,这三钱算是提前支付的工钱,婶子不拿我可找其他人收菜了。”
一番话下来,李巧花眉眼舒展,收下银钱,进屋捆了两背篓的荠菜水芹和香椿给姜书慧,连番承诺往后会采更多的野菜供给她。
满载而归,姜书慧打算去现代,便允了姜书云出门和村里其他孩童玩耍的请求,待妹妹出门后,她提着两背篓收拾干净的野菜穿越到熟悉的厕所隔间。
还是昨日卖羊肚菌的老位置,被巧花婶子择去烂叶坏枝的野菜卖相极佳,青翠嫩绿,刚摆好就有人上前问价了。
“香椿30块一捆,荠菜20块一捆,水芹菜10块一捆。”
因为没有其他摊贩用的电子秤,姜书慧就自己先估摸好分量扎好,除了香椿是二两一捆,另外两种野菜均是一斤一捆。
姜书慧手法极准,挑选的客人上手一掂便知道差不了斤两,左右挑选后,便付钱买了捆香椿和水芹菜,算得上是开门红,只是接下来问价的客人一听只能现金支付,大多选择去其他摊位看看。
“诶呦,总算找到你了。”
是昨日包圆了整篮羊肚菌的阿婆,她周围簇着几位同样发色发白的婆婆,健步如飞。
“今天还有羊肚菌吗,昨日用你家的菌子煲汤,味道鲜灵的嘞,眉毛都要掉了,这不,今天我拉了几个老姐妹来照顾你生意。”
姜书慧感激的对阿婆笑了笑:“谢谢阿婆,今日没有没有采到羊肚菌,只有这些野菜,也都是新鲜现采的,水嫩极了。”
阿婆虽失望没有羊肚菌,但还是仔细打量起姜书慧摊位上的野菜,她年纪大,比年轻人眼力尖多了,蔬果新鲜不新鲜,是不是野生的,她打眼瞧两瞧便清楚。
“看起来蛮不错的,正巧今天我大孙子要来,他最喜欢吃荠菜饺子了。”
“香椿也嫩,味道香,炒鸡蛋一定好吃。”
“我倒是瞧这水芹菜长得不错。”
几位婆婆嚷嚷着,将姜书慧菜摊上所有的野菜都买的八九不离十了,晓得她只收现金,还是特意还了零钱来的。
姜书慧索性将余下的野菜当添头,每人都送点,顺利俘获了一批熟客。
清点完钱目,姜书慧熟门熟路来到农贸市场的肉食区,继续采买了大量猪肉和鸡鸭后,打算将之前没有逛到的区域都走一遍。
走马观花四处看,瞧见有年迈的老爷爷在卖龙须糖,她掏钱买了点打算给姜书云甜甜嘴,不知不觉来到水产区,大群人围在其中一个摊子前。
姜书慧好奇的看了过去。
原来是在卖石螺。
白色大盆中盛满青绿色拇指大小的螺,大柳村附近水网密集,溪流湖泊中遍布这种石螺,因甲壳质硬,肉质稀少,吃起来腥味重,鲜少有正经人家会吃石螺,姜书慧只见过不少顽童会捞石螺烤着当零嘴。
反观现代,不少食客却对石螺趋之若鹜,而且售价高昂,只是一斤石螺,竟要十五元,赶得上买块三指肥膘的大猪肉了。
“拿好了,回家大火热油,下葱姜蒜爆炒出香以后加香叶八角和辣椒,最后加开水收汁就行。”
卖石螺的老板热心教顾客怎么烹饪,姜书慧暗暗记在心中,打算回大柳村以后试着做一次,要是味道好,吃食小摊又能多一份进项。
而且……姜书慧自爹娘离世后,蒙受村中照拂,如今有机会来现代发现诸多赚钱的法子,她也眼热,想寻摸个合适的路子,带大柳村的村民一道发家致富,免得成日里地里刨食,年底都攒不下多少银钱。
这次买的东西多,姜书慧不敢停留,飞快用古铜小镜穿回姜家老宅。
姜书慧取出油纸裁剪成小块,将买来的龙须糖分散包装,放在荷包里出门寻姜书云。
村中孩童大多喜欢在村口柳树下的空地上玩耍,姜书慧远远便看见妹妹手举新买的风轮在伙伴们面前炫耀,她招了招手,姜书云就带着一串孩儿跑过。
“阿姐是不是寻我归家吃饭?”
“对啊,不过我还有事想找你的玩伴们。”
姜书慧打开油纸包,露出龙须糖,小孩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吞口水的咕噜声此起彼伏,见状,她给每人都分了一小包糖。
“以后若是还想吃糖,可以用石螺换,一篮子石螺就可以来找我换包糖。”
所有小孩都用力点头,满眼都是开心,也不继续玩丢石子的游戏了,迫不及待回家拿竹篮去溪流里摸石螺。
姜书慧牵着妹妹的手往家走。
姜家老宅在大柳村村尾,靠近连绵山脉,快到家时,姜书云突然指着不远处的山沟,喊道:“阿姐你瞧,那里是不是躺了个人?”
姜书慧顺着她说的方向看去,发现果然有个人躺在灌草丛里,一动不动。
人命关天的大事,姜书慧不敢马虎,壮起胆子小心翼翼上前。
躺在那里的是个二十多岁的男子,并非大柳村人,他样貌俊逸,衣着布料看起来暗沉低调,却在阳光底下呈现透出粼粼波光,想必身份定是非富即贵。
只是不知为何会落难,昏厥在大柳村山脚。
“阿姐,他是不是死了啊?”
姜宝玉凑上前,被姜书慧敲了脑壳,抱头委屈缩回去了。
“莫要胡说,他还喘着气息儿呢,你快跑去寻了制草药的姜大夫来救人,再去和村长说一下,此人身份不明,还是谨慎些好。”
得了令,姜书云不敢耽误,飞快往村内跑去,姜书慧思索片刻,打算先去最近的巧花婶子家找人,将躺在灌草丛里的男子先抬出来。
她刚准备离开,耳畔便听见细若蚊蝇的声音。
“姑娘,救我,我是……”
噌——
话还未说完,一支闪烁阴冷寒光的箭矢径直刺了过来,若非姜书慧机敏,及时往身侧闪躲了半分,恐怕就要被贯穿胸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