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 章

    “依妹妹看,现还得再封回去等明日再瞧?”傅梓楠抬头看向傅则萦。

    傅则萦也不太确定地说:“这开过口的再补回去还能不能出炭,我们这也说不准?不过不管怎样,我们也得封口试试。另一个洞窑,今日就不看了,明日再开。明日七哥哥你依旧先开今日开过的这个吧。”

    “行。今日还是我太着急了!”

    “这可不能怪你着急,我们都不知道须用时多久?本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一点一点地尝试才能找出正确的方法。”

    “妹妹放心,我不会灰心的,我现在可有劲头了。今日我就去村子里串了好几家的门。虽不至于立即就与人熟起来,但好歹是认了个脸。”说到这,傅梓楠突然想起一事,“对啦,今日去莫大叔家时,我没看见吉黍小哥,一问,才知他也去卖冬笋了。”

    傅梓楠说到这,脸上也有一丝恼意,现在他们就靠卖冬笋挣些口粮,若大家把这生意截了去,可不就是要了他这一大家子的命。

    傅则萦安慰傅梓楠说:“七哥哥莫烦恼,这事是拦不住的,今日有吉黍哥哥,明日也还会有别家的人做这事。好在今日我们和两家是签了契书的,还有赵府的供应,这几桩买卖是别人抢不去的。而且光这三家,我们每日就有五十五斤的生意,好几百文的进账,能撑着咱家度过这个冬日了。”

    听到傅则萦这么说,傅梓楠心中烦意散去:“如此,我们现最重要的不是盯着别人家,而是得保住这三家人的买卖,首先就是得每日按时按量送货,而且还要保证咱家的笋新鲜无破损。”

    “就是这么个理。而且现我要和你说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明日我要和祖母。三伯母一道跑这趟府城。”

    傅梓楠惊讶地张大了嘴,手掌不由自主地捂住嘴巴。

    “你,你怎么……”支吾了半天,才说出完整的句子,“怎么你也一道去府城?”

    在傅梓楠心中,虽说也觉得这位堂妹很是厉害,但是这也只是在他们这群孩子间。

    家中大事,肯定还是得由大人们做主。

    去府城,打探伯父、父亲和兄长们的事,哪是他们这些小孩能插手的?这又不是他们在这烧个炭,可以当作是小孩子玩闹。

    “三伯母已经同意了,她会寻机会与祖母道明的,七哥哥在此之前可别声张出去。”

    傅梓楠只能傻傻地点头应允。

    等他回过神来,便绕着傅则萦问个不停。

    “是你有什么事要去府城做?”

    “还是母亲她们需要你跟着去帮忙?”

    “还是你怕祖母、母亲她们都去府城了,你害怕四婶欺负你,所以干脆跟着她们去府城?”

    ……

    傅则萦被傅梓楠问得头痛,不耐烦道:“好了,七哥哥,你不要问了,都不是。至于原因,等我从府城回来,会告诉大家的。”

    “真不能说吗?”

    傅梓楠眼睛湿漉漉地,就像在主人面前摇尾乞怜的小狗。

    傅则萦不为所动。

    “七哥哥,如今祖母不在,你便是家中最年长的男丁,肩上担子不轻,这才是你当下最要紧的。”

    傅梓楠沉默片刻,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的炭灰痕迹,低声道:“话虽如此……可,除非我们能烧出这炭,为家里增加一项进项,其他的,我竟不知还能为家里做些什么。”

    他忽然攥紧了拳头,声音里透着一股少年人特有的不甘,“做什么都显得力不从心……我终究还是太小了,真想一夜之间就长大。”

    “现在的你就可做很多的,真的。”傅则萦鼓励傅梓楠。

    “譬如?”

    “首先,就是你说的,好好把这炭烧出来,有储姨娘帮着你。”

    “还有呢?”

    “还有就是,我们与风味酒楼和四季客栈是有白纸黑字的契书的。”

    “那又如何?”

    “我们就不能违约,不然赔付不起,即便人家放过我们不用赔付,在这方寸之地我们也是活不下去了,不会再有人敢和咱有生意往来。”

    听到这,傅梓楠倒是有点被吓着了:“那,那需要我做什么?”

    “你得帮着何姨奶奶一道盯着,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能误了这两家的事。再有赵家,是这桐坳县根深蒂固的大户人家,我们也是得罪不起的。”

    “知道了,就是得风雨无阻,保证把笋送到这三家去。”

    “简单来说,就是这样的,家中人多事杂,就怕她们一时犯糊涂顾不上这头,所以你和梨幼得一起帮着何姨奶奶把这事做周全。这三桩生意,既是我们的希望,也是悬在我们头上的一把刀。”

    “懂了,我会时刻警醒着的。”

    该交代的就交代清楚,傅则萦也算是暂时放下心头之事。

    既然炭还没烧成,两人只能打道回府。

    她俩回到破庙时,只见挖笋之人也悉数返回。

    这回去的人多,用时不久,倒是挖回比上午更多的笋。

    “这怕不是有百斤哦!”茹姨娘看着几近塞满的两只箩筐,再加上上午带回堆在地上的,可不是有那么多。

    傅则苗和傅则萧几个姑娘家提回的篮子里,估摸着也有个十来斤。

    彭氏见众人一口气挖回这么多,心中也是叹气。

    她上前与茹姨娘说道:“我们每日都要与人送上五六十斤的笋,你看你们日前挖笋之地能支撑个多少日子。”

    “那边连着三四个山头都是竹林,地面到处都是冒出土的冬笋。不过每日五六十斤,单就我们自家挖的话,也能有个把月吧。”

    何姨奶奶沉吟:“可现村里已有人也挖笋进城卖,那那处便不会再只有我们家。”

    傅则萦倒是想得更透彻些:“大家可还记得我第一日进城我们冬笋卖了多少?”

    朱氏立即说道:“五斤的样子。”

    “村里人家,多是淳朴之人,并不擅这买卖之事。即便他们也跟风做了,估摸着每日也就我们最开始的那个成效。”

    “可今日莫家小哥可没多久一口气就卖了二十来斤啊?”彭氏反驳道。

    一听这,其余众人更是心惊,心头笼上一层阴霾。

    傅则萦轻笑:“可是能有几个莫吉黍?就像我们家,若不是梨幼,我们每日能卖出十斤吗?”

    傅则萦这句话醍醐灌顶,众人一下想明白过来。

    她们是放不下身段,平常百姓之家却也是难以突破自身日常习性的束缚。

    虽说不同的缘故,但是都是一样的结果。

    何姨奶奶和彭氏更是想到了摊子边上的庄家小夫妻,即便日常进城卖菜了,也没梨幼那股机灵劲。

    如此,她们也更信服傅则萦的论断。

    “所以,众人会去挖笋来卖,但是行动之人不如心动之人多。”彭氏说。

    “而且这行动之人,若是每日也就有个十几文的收入,怕是热情也会消退大半。”傅则荷难得的加入她们这些谈话。

    何姨奶奶若有所思:“若是这般,咱倒是可以稍稍宽心。不过这一处的笋终归是有数的,咱们也需要未雨绸缪,多寻几处,近的地方挖没了,那就再往远处寻些。”

    彭氏:“母亲和我们一道去府城,这些还得劳烦姨娘您多多上心。”

    一众安排皆交代清楚,老夫人和彭氏放下心来。

    接下来,大家在家中各自忙碌。

    休息的休息,昨日没洗漱一番的,也趁这会儿功夫,提水烧水,一洗身上连日来的污垢。

    老夫人也不忘叮嘱朱氏:“这外边卖笋的事有阿银帮忙盯着,家里就全靠你了。”

    阿银便是何姨奶奶的闺名。

    朱氏温婉一笑,恭敬应道:“母亲尽管放心,儿媳定当尽心竭力,照拂好家中上下。”

    傅则蓉适时上前,挽住朱氏的手臂,笑吟吟地说:“祖母,您可别忘了还有我呢!我定会好好帮衬母亲的。等您回来时,保管看到原模原样的大家。”

    老夫人望着孙女明媚的脸庞,眼中泛起慈爱的波光。她伸手为傅则蓉理了理鬓角,声音里满是欣慰:“好孩子,祖母自然信得过你。”

    ……

    为免竹笋堆在箩筐里,因高温而损坏,前一夜都是把竹笋摊在地上的。

    第二日几人起了个大早,将地上的冬笋一一装入筐内。

    今日两个箩筐都被带进城了,两个竹篮便都留给她们挖笋用。

    冬日本就冷,牛车行走路上,带起的风更是寒冷刺骨。

    今日还有彭氏搭把手,茹姨娘并没有跟来。

    三处都非常顺利地交货,彭氏手中又多了四百一十文。今日入城,竟只一人按行商标准算了五文,其余人皆只交付一文。

    再扣掉牛车的花费,倒是还剩有三百七十文。

    她取出五十分交给何姨奶奶:“现还有十几斤竹笋没卖出去,还能再得几十文。那些钱你们留在手头以备不时之需,和昨日一样,这五十文归家时便交给大嫂作家用。”

    何姨奶奶几人接过铜钱后,便不再陪着彭氏三人继续留在四季客栈,她们提着箩筐里剩下的冬笋,按着梨幼的想法去几日前碰见的那小哥家所在街巷叫卖。

    傅则萦三人在四季客栈还稍等了片刻,客栈的人才准备好出发。

    掌柜带着一伙计坐在车厢内。

    马车车厢做了一些设计,前后用隔板分为两节。

    前边坐人,后边放物。

    这种马车并没留有太多空间放物,故而傅则萦三人比较局促地和一箱冬笋一起蜷缩在后车厢中。

    掌柜对于多冒出来的老夫人也颇是无奈,他本也可严辞拒绝,不过细想之后,便放在一边不作计较了。

    既如此,他也只好吩咐伙计把原给东家带的礼挪到前车厢。

    后边三人也就稍宽松些了。

新书推荐: 配角栏D组的路人甲同学 蝴*刀 此生有你足矣 揉碎春潮[上位者沉沦] [HP]我本该是个海盗的 把故事讲给风听 和反派身份对换后 与你 灼梧 【海贼】在伟大航路的攻略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