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萦缘织事 > 第62章 亲家

第62章 亲家

    老夫人听毕,说道:“如今这事,一时也不好办,咱们现在虽说是良民,可毕竟这身份还是特殊了些,是犯官家属,也不知是否能顺利从官牙手中将人买回。而你现在更是想将人买回后,还她们自由身,若是以前,咱家随便派出一人跑一趟官府,便能将事办妥,现在却是没那么容易。”

    彭氏看着傅则萦失落地低下头,便拉过她的手,安慰道:“这事一时也急不来,咱们这几日四处奔走,若是遇上肯帮忙的,不妨也将这事托付一二。”

    “多谢祖母,多谢三伯母!”傅则萦非常郑重地向老夫人和彭氏行了一个大礼。

    “我倒想起一事,”彭氏忽然眼睛一亮,“我娘家虽无权无势帮不上大忙,但赎买个官卖的奴仆应当不难。”她转向老夫人,“母亲您看……”

    老夫人顿时面露喜色,将手臂轻轻放在一旁的案几上:“这倒是条路子!”

    略一沉吟,当即拍板道:“明日咱们先不去拜访那些人家了。先去兑了银子,然后一道去亲家府上。把这事问妥了,再去办探监的事。”

    她目光炯炯地看向彭氏:“若是亲家这边能成自然最好,若是不成,咱们再去求人时也好顺带提一提吴妈妈几人的事。”

    彭氏温顺地点头:“儿媳都听母亲的安排。”

    她转头对傅则萦柔声道:“萦丫头放心,吴妈妈从小照顾你,这份主仆情谊我们都记着呢。”

    老夫人和彭氏一时自然也想到了自己身边的老人,可是没有办法,她们现在没有足够的能力将她们都带回。

    吴妈妈几人,那是她们和傅则萦之间的缘分,是傅则萦不顾一切在为她们奔走。

    ……

    第二日一早,三人没有什么东西可收拾的,告别庵堂里的姑子后就前往花婶娘家。

    傅则萦从小就没出过几次府,而每次出府也是家中大人一起坐在马车里,故而对跟随老夫人和彭氏走到花婶娘家时,她完全不知道这里其实离她们原来的家非常近。

    傅家那些定居府城的族人,大多都把府邸安置在原来傅府后门的那条街上。

    老夫人和彭氏自然是近乡情怯,万分伤感,傅则萦则是无知无情绪。

    花婶娘家人口简单,家中情况和彭氏还未嫁进傅家时的彭家差不多,有一房仆人伺候。

    以前,他们一家靠几十亩地养活一家子,日常再去傅府奉承奉承,得些老夫人从手指缝里漏出的一些好处。

    敲开花婶娘家的大门,傅则萦踏进门槛,只见一个非常袖珍的两进院子。

    第一进非常小,大门进去之后,左右门廊分别通往两侧,连接东西厢房。

    这个院子里的厢房只有两间,西厢房做了厨房和杂间,东厢房的两间是仆役的住处。

    穿过垂花门,抄手游廊环绕四周,连通了垂花门、东西厢房和上房。

    上房三间大房,两端再连着两间小小的耳房。

    中间的明间是会客议事的正厅,傅则萦她们踏入大门,透过敞开的垂花门,便一眼看见花婶娘带着两个儿子和儿媳以及孙辈都坐在正厅里等候她们。

    傅则萦心想,不管之前花婶娘一家心中有过怎样的心思,现在全家人能那么郑重地善待她们,那么就是善良,就是雪中送炭了。

    听到动静,花婶娘作为一家的老封君,带头起身,连忙踏出门来迎接。

    毕竟昨日已经上过门,两个老人不再有场面的叙旧和痛苦。

    花婶娘就是精神矍铄的那种老人,现在也是非常积极乐观地劝慰傅老夫人:“你们娘几个就安心在我这住下,虽说没有能力帮着你们去打点,但是食宿方面你们完全不用忧心。”

    老夫人听罢,眼眶微红,握着花婶娘的手轻轻拍了拍:“老妹妹,这份情谊……”话到嘴边却哽住了,只化作一声长叹。

    “来来来,伯娘,先带您去看看你们住的屋子。”花婶娘的大儿媳孙氏刚刚一致立在一旁,等两位长辈说完,便热情地招待她们前去给她们在西厢房收拾出来的屋子。

    二进院中的东西厢房都是三间的格局,照旧是中间厅堂,两边屋子作卧室。

    花婶娘自己和长子夫妻分别住在上房的东西间,西厢房一侧住着二子夫妻俩,另一间以及东厢房住的是孙辈。

    祖孙三代人住得算是有些拥挤,但是比起大部分人家已经很好了。

    花婶娘这次就是让在西厢房的共用一间屋的两位孙女搬到她的暖阁去暂住一段时间,然后把这间屋收拾出来给傅则萦祖孙三人居住。

    傅则萦环顾这间朴素又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屋子,窗明几净,还留有女儿家房间的柔和和整洁。

    花婶娘一家算是很用心了。

    老夫人见此后,之前心中胡思乱想的那些隔阂也淡去。

    祖孙三人并没有什么东西需要搁置,花婶娘和孙氏领着她们熟悉完房间后,又回到上房正厅。

    两家人交流了下近日遭遇,老夫人又稍微说了说她们来此的打算。

    接下来花婶娘便让孙氏陪着她们祖孙三人一道奔波,算是搭把手,也交代两个儿子出门帮着打听傅家之事的后续。

    老夫人略作沉吟,含蓄道:“今日原本倒是也没有安排,只打算去彭氏娘家走一遭,这亲戚间走动倒是可以不用劳烦侄媳妇辛苦陪我们。”

    老夫人向花婶娘拒绝了今日孙氏的陪同,毕竟她们今日要去把傅则萦手中的两件首饰卖了换银,她们这最后一点家资却是不好在花婶娘家人面前现眼。

    花婶娘以前能从傅府时不时捞到不少好处,便是因为此人既积极乐观,成日笑吟吟的让老夫人看着舒心,也因为此人为人处世颇有眼色,让人与之相处非常舒适。

    所以即便能察觉到她那一丝精明,也不会太过介意。

    这下,花婶娘闻言会意,非脸上堆着慈祥的笑容,连连点头道:“对,对,对,这回娘家啊,你们自个去,就不让孙氏跟着去叨扰。明日你们去外边奔波时再带上孙氏给你们搭把手。”

    老夫人听罢,佯装不悦地轻拍花婶娘的手背:“这话就外道了。”语气虽是责备,眼中却含着感激的笑意,“如今我们家这般光景,哪还敢同你讲那些虚礼?若真有用得着侄媳妇的地方,我这老婆子定是会开口相求的。”

    接下来一日,祖孙三人先是去金银铺卖了金锁和那支珠钗,换得六十五两银子。

    银锭不同重量的有好几种,五十两一个的,二十五两一个的,以及小的十两的,二两、一两的都有。

    金银铺掌柜本是想给他们五十两、十两各一个,再用两个二两和一个一两的凑成五两给她们。

    老夫人还在思量,傅则萦已经上前和掌柜交涉了。

    最后换成一个二十五两,三个十两,其余全换成一两、二两的小银锭。

    老夫人和彭氏见此,连连点头,偷偷给家中男人的,是得换成小额的银锭,而且为了以防万一,还得分散在多人身上,这样才能更好地保全这些银子。

    傅则萦拿了二十五两和十两的的,共三十五两,其余的都交给老夫人。

    接下来她们就去一趟彭氏娘家。

    进门后,彭氏自是和彭父一顿抱头痛哭。

    “让亲家见笑了,我就双茹一个女儿,她猛然遇见这样的事,我也着实是心疼了。”彭父情绪缓和下来后,对着傅老夫人不好意思说道。

    彭氏只见家中只有老父亲和仆人在,便问:“阿弟和弟媳怎的都不在家?”

    “你两个侄儿去学堂了,你出了事,这些日子我这心里便一直放不下,向书院告了假,留在家里等消息。”

    “那阿弟呢?”彭氏问道。

    “当日我们得到消息时,已经晚了,你弟弟急急地赶去傅府,只见人去楼空,大门上也上了封条,只剩一些好事之人还围在那看热闹。”

    “你弟弟上前打听一番,才知道你们家中女眷都没事,只是被押解回桐坳了。他又马不停蹄地往城门赶,可天色见晚,赶到城门处,城门刚刚落下,没得办法,他只得回到家来。”

    “他回来后,和我商议一番,第二日再去桐坳寻你们。想着你们家现在都是女眷,便把你弟媳带上了。可是这么多日,他们一直没寻到你们的消息,中间就遣老丁头捎了个信回来,说你去你们祖宅那,也没寻着你们,去衙门问了,差役也只是不耐烦说不知你们去处。”

    老夫人和彭氏婆媳二人听了彭父这一番话,心中感慨万千。

    落难时 ,有人避之不及,有人却也在她们不知道的地方苦苦寻着她们。

    老夫人一点都没有像怀疑傅家族人那样怀疑彭父是在说漂亮话。

    她相信彭父的真诚,就像她肯定彭氏的人品一样。当然,至于彭氏幼弟和弟媳如何,她心里倒是没有论定。

    “那今日你们就在家里住下,让小丁赶车去桐坳跑一趟,让你弟弟赶紧回来。接下来怎么办,咱们再一起好好商量着来。”彭父说道。

    只见老夫人和彭氏面有难色,便开口:“这是还有什么事吗?”

    老夫人平整了下衣角:“我们先在一族亲家住下了,现在却是不好搬过来,多谢亲家好意了。”

    彭父沉吟了一会,接着说:“要不今日我和你们一道去和花婶娘告罪,你们住过来,我也放心,后边做事也方便些。这些日子。我也没闲着,带着小丁到处跑,书院院长也帮着出了些力,倒是托着关系进去探望了他们一次。女婿看着还行,也没人对他们动刑,据拜托到的彭牢头私下说,上边好像是有人吩咐了,不得太过为难傅家男丁。不过也就只此了,优待是没有的,孩子们因着环境幽暗脏乱,又吃不惯牢饭,几日下来,一个个倒是面如菜色。”

    傅家三人闻言,眼睛一亮,充满了惊喜。没想到她们一直在苦苦求人的事,彭父独自一人没有躲避地帮她们都去做了。

    傅老夫人只在心里念菩萨,多亏当初想着善待何老姨娘,仔仔细细地帮老三寻了这个媳妇,这门亲事,当初真是结对了。

    门第重要,可是门风却更重要。

    “娘,要不我们还是搬过来吧,家中房屋也住得宽敞些。”彭氏手中有了钱财后,便贴补着娘家买了个三进的院子,置办了十几亩田产,也多置了两房仆人。

新书推荐: 配角栏D组的路人甲同学 蝴*刀 此生有你足矣 揉碎春潮[上位者沉沦] [HP]我本该是个海盗的 把故事讲给风听 和反派身份对换后 与你 灼梧 【海贼】在伟大航路的攻略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