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何怀环闻得何七竟暗里拜师学艺,心头火起。暗忖道:“怪道每日同进同出,倒叫他压过一头去!”当下三步并两步赶下山去,直往诗社里探听。方知那孤山先生原是临江数一数二的人物,字画价值不菲,胸中才学更不必说。这何怀环听在耳里,恰似钢针扎心。
思量若纵着何七这般出息,怕不要似顾家兄弟几个一样远走高飞,往京城去?何怀环当夜倒在榻上辗转反侧,次日天未大亮便催着车马,独个儿往郡王府去了。
何七见今日的马车只有他一人,心里还觉得奇怪。她与她这六哥虽说关系不是太好,但总还是一道上下学,别的不说,起码方便。她一问车夫,那老仆只说六公子面色沉沉,执意要一个人先去郡王府,实在拗不过他,只能送他先去。何七心下疑惑,暗想近日并未得罪这位何怀瑜,莫不是陈姨娘处又生变故?
何七心里头想着这事,步履也慢了些,待匆匆赶到学堂时,甫一进门,就齐刷刷几道目光落到她身上。何七脚步一顿,迟疑地环视一眼,确定不是自己的错觉。本想装作无事发生道自己的位置上,可那厢谢清源已经蹭地一下站起身来,道:“何怀珮,你能进郡王府读书已经是别人修都修不来的福气,怎敢投拜别处?难不成是这郡王府的学塾还容不下你了?”
何七心头一跳,这事怎么会被谢清源知道?不过看一眼在谢清源后头坐着的何怀环正一双眼不怀好意地看着这边,想起他绝早出门,便心下了然,看来是这何怀环不知怎的已经知道他在林子鹤处读书的事,将此告诉了谢清源,才有了现在这一出。
“源公子误会了,我并非……”何七刚要解释,后头却是传来徐夫子的声音:“都堵在门首作甚?”
“徐夫子,您来得正好,学生今日得知一桩事,这何怀珮竟然在旬休时瞒着您去另投名师,我正要问他是何缘故。既然夫子已经来了,不如叫他亲自向您解释。”谢清源一句话就把这矛盾给推到了徐夫子那头去了。何七心中暗道不好,她先前一直瞒着这事,就是怕出这样的事。徐夫子虽然素来宽厚,对她也是赞许有加,可这并不代表他能容忍座下的学生去别的先生处修习,到底读书人最重师门规矩。
果然,徐夫子面上颜色微变,撩袍落座却不唤她归位。何七在堂前站着,如芒刺背,定了定神,道:“学生在入郡王府读书前,曾有一味蒙师。他老人家在几年前去了京城,临走前嘱咐我一定要多去探望住在山中的师弟孤山先生,他一人居住,难免孤单。我想源公子他是误会了,我旬假入山,并非是另拜他师,而是去探望师叔。”
这理由何七自以为已很是周全了,怎料那谢清源却是不依不饶,道:“可我找人打听了,若是探望亲长,你又怎会每回都带上纸笔书篮,你说孤山先生是你师叔,可他有书法卓绝,名声在外,怎会缺这些东西?”
何七闻言一怔,有是不好意思一笑,道:“源公子既知我师叔书法卓绝,那我也不瞒大家了,先前蒙师就常说我的字还欠火候,若是到了考场上会吃亏,是以我是去向师叔请教书法,来磨一磨我的字。”她话说完,徐夫子捻须颔首,面色渐霁。何七暗松口气,却见那谢清源眼风扫过何怀环,六郎立时接口道:“七弟既要强,何不直说?闻得孤山先生原是春闱魁首,叫我们以为七弟是嫌徐夫子教不得科场门道,毕竟徐夫子向来只教我们真才实学。”
这话说得刁钻,叫何七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借口来,因为何怀环说得也不算是假话,她正是不知道该如何写科举文章,才去找的林子鹤。何七求助地朝世孙那边望了一眼,可那世孙对上她的目光,竟然只慌张地低下头去。世孙不说话,卿松自然也不搭腔。陆鸣珂已经离开学塾,满屋里,竟然一个会替她说话的人都找不到。
谢清源方才见何七竟然顺着他的话把这事给找补了,他心中一阵蹿火,现在见何七与世孙两人吃瘪的模样,心里别提多好受了。前阵子临川郡王过寿,他巴巴献上寿山石雕,祖父不过略点一点头。谢清泽却不知从哪儿弄来一副孤山先生的亲笔,祖父见了,爱不释手,道谢清泽虽年纪小,但十分有心。今日何怀环告诉了他何七与这孤山先生的事,方知原是借了何七的东风,这口气如何咽得下?难怪这两人现在阵日待在一处,他今日非得把谢清泽这左膀右臂砍了一条不可。
就在这时,学堂后头一道声音传来:“何六公子,你既与怀珮是兄弟,怎会不知他为书法苦恼已久,我与他探讨学业之时就常听他提起。近来见他书法见长,想来就是向师叔请教之故。再者,你我与怀珮明年便要下场,学问固然重要,但只有学问,文章没有章法技巧,也是惘然,我也常会找些科场文章来看,钻研其布局,想必何六公子应当也感同身受才是。”
说话者不疾不徐,缓缓道来——竟是褚琴枫。何七望着他眨了眨眼,实在是有些没想到。她确与褚琴枫探讨过,但并未说过这些,今日对方主动帮她解围,不知是为了什么?不过他这一番话,倒是把何怀环说得哑口无言了。这何怀环到了旬假只在诗社与那些所谓学子厮混,哪里钻研过这些东西,更不知该如何反驳。
谢清泽见状,还想说些什么,可坐在上头的徐夫子却是略一咳嗽,道:“考者,考真才实学耳。若只是读了几篇酸腐时文便去应试,即便是侥幸得了科第,遇着修河赈灾的实事,就会成了庙里的泥菩萨。尔等都须记住。好了,莫要再为此事争执,都坐下好好上课。”
听徐夫子这话头,虽然敲打何七,但也并未要抓住这事不放。今日多亏有这褚琴枫,若是任由那何怀环放大这事,她怕是要被谢清泽与何怀环你一言我一语赶出郡王府学塾了。何七悄摸回头望一眼,见褚琴枫已经在埋头写字了,而何怀环仍在咬牙切齿地望着他。何七冷嗤,这何怀环只从他娘陈姨娘那儿学了一半过来,说起害人的话来倒是不赖,只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表情。
上午课毕后,何七先是去向褚琴枫道谢,便要提着午饭要去找任二公子,刚要出门,就被人拽住了衣袖。回头就见世孙正一言不发地望着她,何七诧异,问道:“世孙何事?”
世孙依旧不说话,何七只道:“世孙不说,我便走了。”闻言,世孙脸上浮现挣扎之色,半晌才道:“你生气了?”
“生气?”何七疑惑,回想今日情形,想起世孙或是在说上午那事,“我为何要生气?”
世孙没想到何七反应如此平淡,道:“我…我并非不想帮你说话,只是…你在郡王府上读书,旬假却到孤山先生那儿去,教郡王府的人与徐夫子知道,确实不好……”
何七见世孙磕磕绊绊说不清楚,点头道:“我明白,你放我去吃午饭吧。”其实那会儿见到世孙低头不语,何七就想明白了,虽说她与世孙与她私底下关系不错,但她另投名师这事,往大了说,就是没把郡王府这学堂放在眼里,这叫郡王府的面子往哪里放?若世孙今日替他说了话,叫谢清源记下了,届时在借题发挥一番,世孙在郡王府中也不好做。卿松就更是了,他在郡王府中本就身份尴尬,这话更不好说。所以何七也能理解他们。
说罢,何七便转身走了。世孙看着何七远去的背影,心里涌起一阵无力的懊悔。
……
却说光阴荏苒,转眼徐夫子讲罢四书五经,又到年关岁末。虽休假在家,但何七却并未能像平日一样与何明玉日日道后院里戏耍,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房里头埋头苦读,只因离县试只有两个月了。这次县试,王府学塾中的何家两兄弟,沈从峰,褚琴枫,及另外一学子都要参加,五人互结保单。
腊月未尽,徐夫子见应考者众,索性停了新课,单给那几个王孙开小灶。余下考生或留王府讨教,或自寻去处,不必日日点卯。何七得了卢氏首肯,径自搬往孤山与林子鹤同住。她也想趁这个机会探探她林师叔的口风,毕竟再过一年,世孙满了十岁,便不用继续再学塾中读书了,这学堂要散伙,其余在学堂读书的学子自然也要另寻去处。现在临江许多好点的书院都只收过了院试的秀才,何七并没有那么远大的志向,书院是去不了的,她求混个功名,若能跟着林师叔,倒强过那些学究。
然这些后话且按下不表,眼下火烧眉毛的,还是开春这场县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