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李荞早早的就起来了。
罗二嫂刚做好早饭,见李荞起得早,便问,“天冷,怎么不多睡一会儿?”
李荞:“我打算今日去酒楼报道了”
罗二嫂:“今日就去?你才回来,赶了那么多日的路,不再休息两日吗?”
李荞点头,“昨日去见过了璋少爷,他告诉我,酒楼已经有客人问起我的菜了,我想如今四兰也接回来了,家里又有你在,我不如就去酒楼吧,正好也到日子了。”
“既这样你就去吧,家里有我呢,我看四兰这两日也适应的不错,应当是没有问题的。”罗二嫂知道李荞的心思,去年他们总共攒下了将近一百两的银子,此番回去花了近一小半儿,现在事情都了解了,以后就是一家人好好的生活了,可不得赚钱嘛。
吃完早饭时间还早,李荞就一路溜达着去迎香阁,自去年离开,到今日回来已经有二十天了,看着熟悉的的街道,李荞心里是满满的安稳感。
“师傅,你回来了?”小五来的也很早,看到李荞在案板前忙活先是一愣,继而开心的跑到李荞面前。
看着眼前满脸笑意的小徒弟,李荞从怀里掏出了出门前特意准备好的压岁钱,“来,小五,师傅给你的压岁钱,年前有事走的太急,希望你不要怪师傅给的太迟了。”
小五看着李荞递来的压岁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师傅你还真的给我啊。”之前李荞说过要给他压岁钱,他还不敢当真,没想到李荞真的说到做到了,而且还给了这么多。
李荞:“那当然了,我是你师傅,我还能骗你不成。快收好了,等会儿就得干活儿了,别弄丢了。”
“嗯!”闻言,小五开心的将钱揣入怀里。
又过了没一会儿,文才和另外一个帮厨路茗也来了,见到李荞,客客气气的问了好,便跟在李荞身后准备炸鸡和涮羊肉的食材了。
只是做到一半的时候,严管事却突然来找,李荞只好将手里的活儿交给文才,擦了擦手跟着严管事出去了。
“严管事,不知找我出来所为何事?”出了厨房严管事的脚步却没停,一直往后院走,李荞就忍不住的问了一句。
严管事:“也没什么大事,只是你年前走的匆忙,有些事情没来得及和你交代。”
李荞心里有些打鼓,酒楼的事基本上都是由张璋和她说的,王、严两位管事很少和自己打交道,不知道今日是为什么事,会让严管事来找自己。
严管事似乎是看出了李荞的疑虑,开口解释,“璋少爷这几日告了假,在家中陪他的夫人,故托我来和你说此事。”
原来是这样,倒是自己大惊小怪了,算算少夫人的产期也近了,张璋这段时间在家中陪她也不稀奇。
“到了,咱们进去吧。”严管事对李荞说。
李荞一抬头,原来是账房先生的屋子,严管事径直推门进去,她就也跟着一起。
“李账房,我带荞娘子来结算去年的花红。”严管事平日里为人处事就很果决,果然他一进去就是开门见山。
只是他说的话,李荞却听得不是很明白,什么花红?
账房先生却并不意外的样子,他抬头和两人打了招呼,就转身到身后的书架上找出了一本册子,翻了半天,然后开口,“总共是七十二两三钱,再除去两个帮厨的六两八钱,就只剩下六十五两五钱,你看看这帐对不对,要是没有问题,明日就可以过来领钱。”
他的话让李荞一头雾水,看向了旁边的严管事,“这是什么银子?是给我的吗?”
严管事听到李荞的话似乎有些惊讶,“你不知道?璋少爷没告诉你吗?”
李荞摇摇头。
“许是他还没来得及说吧,他只是托我带你来领钱,没和我说你不知情。”他的的惊讶只有一瞬,就又恢复了那副波澜不惊的平静样子。
“还请严管事告知。”李荞低头行了个礼,既然不知道,就乖乖的请教。
“这花红是我们迎香阁的传统,针对的是如之前,贾威,那样地位的厨子。”说到这个名字,他停顿了一下,贾威就是贾大厨,严管事似乎也并不喜他,刚刚停顿时微微的皱眉,眼中似有厌恶,只是这情绪依旧很短,一闪而过。
“只有这样的主厨做出的招牌菜可以拿到酒楼的花红,按每日卖出的菜的份数计算,累积到年底结算。但是这钱需分出小部分给手底下的帮厨,这也是为了犒赏他们,毕竟这么多份菜仅靠主厨一人是无法完成的。”严管事缓缓讲出了这钱的来历。
李荞听完狂喜,原来迎香阁对厨子的待遇竟是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好,之前的赏钱就够自己惊讶的了。
严管事像是听到了李荞心中所想,立马开口,“不是所有的厨子都有这样的待遇,这么多年,也就只有,贾威,和他的两个徒弟拿到过而已。”
不管以前还是今后都有谁拿到这钱,李荞都不关心,只要自己拿到就行了。
账房先生又重复了一遍,“荞娘子,你来看看这帐算的可对,要是没有问题,我今日就给你准备银子,明日你就可以来取了。”
李荞看了一眼他的那本册子,其实看不太懂,毕竟这个时代没有阿拉伯数字,繁体书写的记账方式十分晦涩难懂,不过仔细看不难发现,份数记载的很清楚,这样想必就不会有问题,便点了点头,“没错。”
那账房先生又补充,“分给你的两个帮厨的银子也是按照以往的惯例,你,没有异议吧。”
李荞只看到文才和路茗的名字,没有看到小五,便出口问道:“敢问先生,我徒弟小五为何没有?”
李账房:“这……”他抬眼看向严管事,“学徒没有分钱的先例啊。”
严管事告诉李荞,“确实没有给学徒分钱的先例,你要是看你的小徒弟辛苦,可以自己私下里贴补他一些。”
李荞想了一下,这个办法也未尝不可,便点头,“那我没有问题了。”
李账房:“如此就这么定了,你明日午后过来取钱即可。”
”好的,多谢先生,也多谢严管事。”李荞向两人道谢。
突然得了一笔银子的李荞开心的不得了,回到厨房后情绪一直十分高涨,惹的小五频频侧目,终于找一个空档问李荞,“师傅,可是有什么好事啊,您怎么这么开心?”
李荞笑得眼睛眯眯,“是好事,明日再告诉你。”然后就神秘的不再开口。
小五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事,但看李荞那么开心,他就也开心,傻乎乎的跟着笑,大眼睛盛着满满的笑意显得十分夺目。
第二日中午,李荞找账房先生领了银子,总共六十五两五钱,两个帮厨一个得了三两八钱,一个得了三两,都开心的揣着银子走了。
李荞则是利用休息时间将银子先送了回去,五十两、十两的银锭子各一枚,剩下的就是碎银子了。
“弟妹,你这怎么又拿回来这么多银子。”罗二嫂看到这么多银子震惊的合不拢嘴,这也太多了,尤其是五十两的银锭子,几乎有半个手掌那么大,拿在手里也是沉甸甸的。
李荞和她解释了花红的意思,让罗二嫂不禁连连称赞迎香阁的东家,她在集市做了几个月的生意,也听了不少摊贩说起的被老板压榨的例子,这样一对比,就衬托出李昌的仁善和大方了。
罗二嫂:“有这样的东家,底下人做事的也会更卖力些。”
实则不然,古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不是所有人都是罗二嫂这样的想法,有些人反而更容易因此托大,认为酒楼的生意好,功劳都是自己的,进而就不满足于只得到这点。
但自己已经很满足了,或许就是天选打工人的命吧。
“对了二嫂,我想拿三两银子给我那个小学徒,他人机灵,帮了我不少忙,酒楼规定又只有帮厨有钱,学徒却是没有的,我想私底下贴补他一点。”
罗二嫂:“是上回来看你的那个孩子?我瞧着就乖巧机灵,你给他是对的,你当了人家的师傅,这孩子又是好孩子,自然不能亏待人家。”
李荞笑了,“我也是这么想的。”拿出给小五的三两银子后,剩下的就交给罗二嫂统一收起来了。
等罗二嫂从房间里出来,李荞又问起四兰的情况,“可请了杨大夫过来给四兰诊治?”
罗二嫂点点头,接着又叹了口气,“看了,你二哥这两日不得空,还是三弟去请的,早上来看过了,开了几副药说是补元气的,嗓子则是需要每隔三日去医馆施针治疗,大夫说虽然不能恢复如初,但是比起现在还是会有很大改善的。”
李荞:“有得治就好,四兰还小,咱们每日好吃好喝的养着,说不定就能恢复的快些呢。”
“对对对,咱们现在条件好了,四兰吃的好了,自然就能恢复的好了。”罗二嫂被李荞说的眼睛一亮,“上回做的鱼我瞧四兰吃了不少,我明日再去买一条回来。”
“那就辛苦二嫂了。”李荞握住了罗二嫂的手,现在家里的一切事物以及四兰和两个孩子都是由她一个人操持的。
罗二嫂反拍拍李荞的手,“我不辛苦,是你辛苦,如今我也没法去摆摊贴补家用了,都得靠你们了。”
李荞:“只要咱们一家人都在一块就是最好的,我一点也不觉得辛苦。”说完和罗二嫂两人相视一笑。
差不多到时间回酒楼了,李荞临走之前又去看了看四兰,她吃过饭之后就喝了药,不一会儿就有些犯困,罗二嫂便让她去房里躺着,这会儿再看就已经睡着了,脸上也睡的红扑扑的。
放心的关上门,李荞便到酒楼去了。
……
小五看着李荞要给他银子,头摇得像一只拨浪鼓,两只手也在身前甩的飞起,就是不肯收。
“手伸出来。”
“不准动。”
“拿好。”
李荞故意冷着脸,摆出严肃的样子,让小五不敢再拒绝。
见他脸上满是为难的神色,李荞只好将他拉到一个没人的地方。
“听懂了吗?你是我徒弟,酒楼里是没有这样的先例,但严管事也说了,师傅给自己徒弟贴补一些是可以的,你就安心收好了,不要四处伸张,知道吗?”
小五还是有些犹豫,“可是师傅,您对我已经很好的,你还给了我那么多压岁钱,我怎么好再收你的钱。”他当时就觉得钱不少,回去将荷包拿出来一看,竟是有两贯钱,这让他怎么还好意思再收李荞的钱。
李荞:“真是个傻孩子,你是我的徒弟,师傅对你好也不奇怪啊,只要你以后好好做事就行了。”说完拍了拍他的肩膀。
听完,小五就睁着他的卡姿兰大眼睛,认真的看着李荞,无比真挚的说,“师傅,我肯定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