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建活动安排在周五晚上,地点是城郊一家以农家菜为特色的餐厅。
顾怀瑾准时开车到“归途”接沈熹微,当她拉开车门坐进副驾驶时,他正对着后视镜调整领带。
“不需要这么正式,”
沈熹微忍不住笑起来,伸手轻轻拉住他的领带结,
“农家乐,记得吗?大家都是穿便装去的。”
顾怀瑾低头看着她纤细的手指在自己的领带上灵活动作,领结被轻松解开,然后被她抽下来放在后座。
她接着帮他解开了衬衫最上面的两颗纽扣,动作自然得仿佛已经重复过千百遍。
“这样好多了,”
她端详着他,眼中带着笑意,
“看起来没那么像要去收购人家公司了。”
顾怀瑾挑眉:
“我平时的形象这么可怕?”
“不是可怕,是太有距离感。”
沈熹微系好安全带,
“放松点,今晚就是吃饭聊天,没什么特别的流程。”
当他们抵达餐厅时,“归途”的员工已经到得差不多了。
餐厅装修质朴,院子里挂着红灯笼,木质长桌上摆满了农家菜肴,空气中弥漫着食物香气和欢声笑语。
“熹微姐来了!啊,顾总也来了!”
不知谁喊了一声,原本热闹的院子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顾怀瑾身上。
沈熹微明显感觉到顾怀瑾的身体僵了一下。
她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背,低声道:
“大家只是有点惊讶,没有恶意。”
“熹微,顾总,这边坐!”
老板热情地招呼他们到主桌就座。
顾怀瑾很快恢复了惯常的从容,礼貌地与众人点头致意,随着沈熹微在长桌中部坐下。
他西装革履的模样与周围休闲的氛围格格不入,即使已经解开了领口,依然显得过于正式。
“顾总,感谢赏光参加我们这小公司的团建。”老板亲自为顾怀瑾斟茶。
“李总客气了,熹微经常提起‘归途’像一家人,我很荣幸能被邀请。”
顾怀瑾的回答得体而不失温度,让在座的人都松了口气。
沈熹微注意到同事们好奇又克制的目光,便主动介绍道:
“怀瑾对农家菜很感兴趣,听说这里的土鸡和野菜很新鲜。”
这句话像是打开了话匣子,大家开始热情地推荐起招牌菜来。
顾怀瑾虽然话不多,但听得认真,偶尔提问也恰到好处,逐渐缓解了最初的尴尬气氛。
菜上齐后,老板举杯致辞,感谢员工一年来的辛勤工作。
简短的发言后,便是自由用餐时间。
“尝尝这个,”
沈熹微为顾怀瑾夹了一块炖得酥烂的土鸡肉,
“用柴火灶慢炖了三小时,骨头都入味了。”
顾怀瑾尝了一口,点头称赞:
“确实鲜美。”
“对吧?城市里很难吃到这种味道。”
沈熹微微笑,又为他夹了些清炒野菜,
“这个也很新鲜,早上刚从山上采的。”
坐在对面的小李偷偷对旁边的同事使了个眼色,低声道:
“从来没见熹微姐这么照顾过人。”
声音虽小,却被顾怀瑾听到了。
他转头看向沈熹微,发现她正专注地剥着一只虾,然后自然地将虾肉放在他的碟子里。
“我自己来就好。”他轻声说。
沈熹微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笑道:
“习惯了,我爸妈在世时,我也总是这样照顾他们吃饭。”
这句话让顾怀瑾心中泛起一阵柔软的情绪。
他学着沈熹微的样子,也为她夹了一块鱼肉,仔细地挑去了刺。
这一举动被眼尖的姜悦看到了,她立刻起哄:
“哇,顾总好贴心啊!熹微,你这可是捡到宝了!”
众人善意地笑起来,气氛变得更加轻松。
顾怀瑾虽然耳根微红,但并没有不悦,反而在桌下轻轻握了握沈熹微的手。
酒过三巡,大家开始玩起了游戏。
最初是简单的猜谜语,后来逐渐变成了需要团队合作的互动游戏。
顾怀瑾原本只是旁观,但在沈熹微的鼓励下,也参与了几轮。
最有趣的是“你画我猜”环节,顾怀瑾被分到与几位年轻同事一组。
当看到题目时,他明显愣了一下,然后笨拙地在画板上画起来。
“这是什么?一只长了腿的鱼?”队友们困惑地猜测。
顾怀瑾皱眉,又添了几笔。
“海马?水怪?潜水艇?”
时间到,答案揭晓
——是“鲸鱼”。
看着顾怀瑾那幅抽象得如同儿童涂鸦的画作,全场爆发出大笑。
“顾总,您的画风和您的商业计划书肯定不是一个路线!”小李笑得前仰后合。
出人意料的是,顾怀瑾并没有生气,反而嘴角微扬:
“我承认,艺术创作不是我的强项。”
沈熹微看着他与同事们轻松互动的样子,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这是她从未见过的顾怀瑾
——不那么完美,却更加真实可爱。
游戏结束后,大家三三两两聊天。
顾怀瑾被几位年轻员工围着,询问公关行业的趣事。
他难得耐心地回答着问题,偶尔还幽默地调侃几句,引得大家阵阵笑声。
“原来顾总这么平易近人,”
张姐坐到沈熹微身边,轻声说,
“刚开始大家还挺紧张的。”
沈熹微看着顾怀瑾的侧脸,柔声道:
“他只是不善于表达,其实内心很温暖。”
“看得出来,”
张姐拍拍她的手,
“他看你的眼神都不一样。真好,熹微,你值得这样的幸福。”
团建结束时已近晚上十点。
告别了同事,坐进车里,沈熹微发现顾怀瑾明显放松了许多,领口敞开,袖子也挽到了手肘。
“累了吗?”她关切地问。
顾怀瑾摇头:
“很有趣的体验。你的同事们都很真诚。”
“他们很喜欢你,”
沈熹微笑着说,
“小李偷偷跟我说,没想到顾总游戏玩得这么差,反而让人觉得亲切。”
顾怀瑾挑眉:
“这是在夸我还是损我?”
“当然是夸你,”
沈熹微忍不住笑出声,
“大家看到了不一样的你,不那么完美,但更加真实。”
车驶上回城的高速,窗外的路灯连成一条流光溢彩的带子。
沈熹微靠在座椅上,感受着这份宁静的满足。
“下周末有空吗?”
顾怀瑾忽然问,
“我父母想见见你。”
沈熹微一下子坐直了身体:
“见你父母?”
“嗯,他们看到我的动态后,就一直催促我带你去家里吃饭。”
顾怀瑾的语气平静,但紧握方向盘的手透露了他的紧张。
沈熹微沉默了片刻。
见家长意味着关系的进一步确认,也意味着要面对更多的审视和期待。
但看着顾怀瑾线条分明的侧脸,她心中的犹豫渐渐消散。
“好,”
她轻声答应,
“我很期待见到他们。”
顾怀瑾明显松了口气,伸手握住她的手:
“不用担心,他们会喜欢你的。”
“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喜欢,”
他回答得简单直接,
“而我从未对一个人如此确定过。”
这句话让沈熹微的心跳加速,一股暖流从心底蔓延至全身。
她转头看向窗外,掩饰自己微微发烫的脸颊。
回到公寓,沈熹微正准备洗漱,手机收到了姜悦的信息:
“怎么样怎么样?顾总融入得还不错吧?”
沈熹微笑着回复:
“比想象中好很多,大家好像都挺喜欢他的。”
“那是!不过最让我惊讶的是,顾总居然不会用洗衣机!”
姜悦附带了一个大笑的表情。
沈熹微愣了一下:
“什么意思?”
“刚才周晨阳发朋友圈,说今天顾总问他洗衣机为什么要分那么多格子,每个格子放什么洗衣液!
笑死我了,原来大佬也有生活白痴的一面!”
沈熹微忍不住笑出声。
她想起顾怀瑾整洁得一丝不苟的公寓,原来是有家政定期打扫,而非他本人擅长家务。
这时,顾怀瑾从浴室出来,头发湿漉漉的,穿着舒适的居家服,少了几分平日的凌厉,多了几分柔和。
“怎么了?”他注意到沈熹微脸上的笑意。
沈熹微放下手机,走到他面前,伸手帮他整理了一下微湿的头发:
“我在想,也许这个周末我们可以一起做些家务。”
顾怀瑾挑眉:“家务?”
“比如洗衣服,做饭,这些日常的事情。”
她轻声说,
“我想了解你的全部,不仅是工作中的你。”
顾怀瑾的眼神柔软下来,将她拉入怀中:
“我可能不太擅长。”
“我可以教你,”
沈熹微抬头看他,眼中闪着光,
“就像你带我见识你的世界一样。”
...
周六早晨,阳光透过窗帘洒进卧室。
沈熹微醒来时,发现顾怀瑾已经起床了。
她走出卧室,看到他正站在洗衣机前,表情严肃得像是在研究什么精密仪器。
“需要帮忙吗?”她倚在门框上,忍不住微笑。
顾怀瑾转身,眉头微皱:
“周晨阳发了我一个洗衣机使用教程,但我觉得这个型号和他的不太一样。”
沈熹微走过去,简单检查了一下洗衣机:
“这个很简单的,我来教你。”
她耐心地讲解每个格子的用途,如何根据衣物材质选择水温和时间。
顾怀瑾听得认真,甚至拿出手机做了笔记。
“你真的记笔记?”
沈熹微探头看去,发现他确实在备忘录里详细记录了步骤。
“学习需要系统的方法。”他回答得一本正经。
沈熹微忍住笑,点点头:
“好吧,顾同学学得很认真。
现在,我们来实践一下。”
他们一起将换洗的衣物分类,顾怀瑾按照笔记上的步骤操作。
当他按下启动键,洗衣机正常运转起来时,他脸上露出的满意表情让沈熹微心头一暖。
“接下来是早餐,”
她拉着他的手走向厨房,
“今天我来教你做简单的煎蛋和沙拉。”
顾怀瑾的厨房设备齐全,但明显很少使用。
沈熹微打开冰箱,发现里面除了矿泉水、啤酒和几盒高级食材外,几乎没有日常食品。
“你平时不吃早餐吗?”她惊讶地问。
顾怀瑾耸肩:
“咖啡就够了,或者公司楼下买三明治。”
沈熹微摇头:
“这样对胃不好。
今天我们先简单做点,等下一起去超市采购。”
她找出仅有的鸡蛋和蔬菜,开始教顾怀瑾基本的烹饪技巧。
尽管他动作生疏,甚至差点把蛋壳掉进碗里,但学习态度极其认真。
当两份简单的早餐摆在桌上时,顾怀瑾看着自己参与制作的食物,眼中闪过一丝成就感。
“味道不错,”
尝了一口后,他评价道,
“比外卖好吃。”
沈熹微微笑:“因为是自己做的啊。”
早餐后,他们真的一起去了超市。
推着购物车在货架间穿行,沈熹微耐心地解释每种食材的用途和保存方法,顾怀瑾则负责将选好的商品放入车内。
这种平凡而温馨的场景让沈熹微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就在几个月前,她根本无法想象自己会和顾怀瑾
——这个在商界叱咤风云的男人
——一起在超市里讨论哪种牌子的洗衣液更好用。
“怎么了?”顾怀瑾注意到她的走神。
沈熹微摇摇头,伸手整理了一下他的衣领:
“只是觉得,这样的你也很可爱。”
顾怀瑾挑眉:
“可爱这个词用在我身上合适吗?”
“非常合适,”
她笑着往车里放了一盒酸奶,
“尤其是当你对着一排酱油露出困惑表情的时候。”
购物结束回到公寓,他们一起整理采购的物品。
沈熹微教顾怀瑾如何分类存放食物,如何判断蔬果的新鲜度。
尽管他依然会提出一些过于技术性的问题(比如“菠菜的最佳储存湿度是多少”),但整个过程充满了笑声。
傍晚时分,沈熹微在书房找到一本相册,里面是顾怀瑾年轻时的照片。
有他军校时期的合影,也有刚创业时的青涩模样。
“这是周磊吗?”
她指着一张两人勾肩搭背的照片问。
顾怀瑾的眼神柔和下来:
“嗯,那是我们毕业那天拍的。”
沈熹微轻轻靠在他肩上:
“能和我说说他吗?不光是牺牲的那部分,还有你们平时的相处。”
顾怀瑾沉默了片刻,然后开始讲述那些尘封的往事:
周磊如何在他刚入伍时照顾他,两人如何一起受罚,如何分享家乡寄来的食物,如何在夜深人静时谈论未来的梦想。
“他想退伍后开一家摩托车修理店,”
顾怀瑾的声音带着怀念,
“他说自己喜欢发动机的声音,像是活着的心跳。”
沈熹微握紧他的手:
“他很真实。”
“是啊,和我不一样,他从来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顾怀瑾轻轻翻过一页,照片上是他们穿着作战服的全队合影,
“而我总是用目标和成就来掩饰内心的迷茫。”
“现在呢?”
沈熹微轻声问,
“还迷茫吗?”
顾怀瑾转头看她,眼中有着清晰的倒影:
“遇见你之后,很多事情变得简单了。”
窗外,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温暖的橘红色。
沈熹微靠在顾怀瑾肩上,感受着他平稳的呼吸和心跳。
这一刻,她无比确信,无论未来有多少挑战,只要他们在一起,就能面对任何烟火人间的难题。
而最重要的不是谁更擅长生活,而是他们愿意一起学习,如何将平凡的日子过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