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稀薄的空气,寒意无孔不入地钻进身体里。
原本以为于峰那边已经够冷了,直到真正踩上了这一片望不到边际的白色世界。
抓住返工的小尾巴,所有人从四面八方集中到这个在云端上搭建起电力桥梁的基地。
有了之前的尴尬教训,这会儿都学乖了。
来了之后也不敢乱跑,老老实实地坐在暖炉前,捧着一杯热茶,等待全员到齐。
“来之前,于峰都跟我说了。”
于峰得知他们下一站要来到此处,早早同这边的总工程师张剑锋打了声招呼。
在他们还未到达这里之间,张剑锋便看到了他们一些试验片段。
有了于峰的背书,双方的初次会面变得格外顺畅。
同样都是高海拔,雪山地区远远藏着比草原山林更多的生存危机。
即便是他们一来便想抱着机器去附近试试,张剑锋也不会像于峰一样允许他们毫无准备的行为。
岩羊起初只在室内运行,面对它在模拟设备上的表现,张剑锋不置可否。
只是一双锐利的眼睛,在机器人的电池区域停留许久。
雪山区域的天气更加变幻莫测,接连几场大雪直接把所有人困在了基地了。
倒也没有闲着,乘此机会,他们被连带着同其他工程检修师傅接受各种各样的户外安全教育和紧急自救办法。
“原来真的会遇上雪崩。”
“有时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细节,所来带的蝴蝶效应,便会让我们的工作寸步难行。”
对于没经历过这些的项目组来说,只是普通的行走便能让他们寸步难行。
总算迎来了好天气的一天,张剑锋制止了他们拿上工作设备的举动。
“带上你们的生存物资就行。”
他知道研发工作向来争分夺秒,但在他这里安全高于一切。
没有人提出异议。
自从他们从出格子间,学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敬畏自然。
不过当每个人都被穿上安全带之后,大家的表情逐渐微妙起来。
说是怕他们体力不够,必要的时候这绳子能起大作用。
“这绳子有什么科技吗?”
“科技倒是没有,但效果还是很拔群的。”
一同前往的检修师傅帮他们处理好出发前的最后一个步骤,朝他们龇着个大牙,一脸绝对靠谱的样子。
事实证明,这绳子真的有用,而且是大有用途。
没有人告诉他们雪山的坡和一般山上的坡完全不一样。
如果不是身上的绳子一直被前面拽着,这会他们还不一定能看见电站的轮廓。
原本就裹成两只大萝卜的腿,这下更难迈开了。
考虑到这次还来了一帮初爬者,中途给了一次整顿休息的时间。
橘红色的简陋帐篷里,舒喜伊撑在登山杖上喘着粗气。
帐篷里格外安静,第一次体验雪山的众人疲惫到说不出话来。
她靠在褚禹尧身上出神,只觉得老鼠人的至暗时刻也不过如此。
恢复些体力的她才发现,褚禹尧身上帮着的安全绳还没有用过。
说不好听些,刚刚大家都是一路被拽上去的。
只有他能跟上张剑锋等人的脚步,似乎还知道往哪走。
“你来过?”
“在它还没有改道之前。”
他们走的这里原本是攀登爱好者早些年最常走的攀登路线之一。
这个有些破损的临时营地也是当时留下来的。
只是后来有人发现了坡度更缓的攀登路线,这边因为有一段坡度极陡的高距离落差,来得人也就越来越少。
渐渐地除了他们以外,便不再有人途径此处。
他们聊了很多,舒喜伊什么也没有听进去,她只抓到了一个重点。
那就是,接下来还有一个很陡的坡等着他们。
老鼠人趁春节假期特意加强了体能训练,甚至开始努力增肌。
但爬到这里之后,她身体里积攒起来的训练痕迹好像都找不着了。
舒喜伊对雪山的陡坡没有概念,但她知道一定会比现在爬得还要痛苦。
“你们刚刚说的那个坡,一会要上去吗?”
“当然。”
实感来得很快,她终于知道为什么要在那个位置放一个营地点了。
如果不在这里休息的话,后面她真的会放弃的。
根本抬不起头来,余光只能看到自己微微颤抖的手臂。
不能怪她没有毅力,她已经手脚并用了。
如果站着,她将走不出一米地,但只要像小黑一样行走,那她将连滚带爬得获得胜利。
张剑锋不让他们把设备带上是有道理的,等他们爬到电塔下面的时候,除了褚禹尧怕是没有人还有多余的力气。
所以当一堆人摊在雪地上,看着他把岩羊从背后包里掏出来的时候,一股肃然起敬的感觉从舒喜伊心里冉冉升起。
“怪不得你能当老大呢。”
“我就当你是在夸我。”
“当然是。”
气还没匀下来但不影响他们继续斗嘴。
既然岩羊都被他偷摸带出来了,舒喜伊还是往他的方向爬了过去。
看着一个一米六几的成年人朝着自己爬过来,褚禹尧嘴角略带抽搐。
“这里又不陡。”
“我发现这样更加节省体力。”
老鼠人自知体力比不上大家,她还不如多节省些力气,一会儿下山的时候争取被少牵着点绳子。
其他人闻言,走的走,爬的爬,都围到他身边。
一旁指挥人员进行常规检查清扫的张剑锋想不注意到都难。
其实,今天张剑锋等人主要还是来清扫电塔和导线上的积雪。
后期化雪变成冰,不仅变得更难爬,也更加不变清理。
这也是为什么天气一转好,他们便马上过来的原因。
“今天主要还是要清雪,可能没有多余的时间给你们。”
“谢谢张总工,我们理解。”
虽然还是没有办法给岩羊积攒雪山作业的经验,但能记录到一些环境数据大家也很满足。
遗憾的是控制器好像被冻坏了,只能启动自动模式,回去后再查看相关数据。
不只是不是因为控制器无法正常启动的缘故,原本还在雪地里灵活移动的岩羊,行动逐渐变得僵硬,直到停了下来。
之前发生的事情大家都还历历在目,以为又是内部出现了问题,只能作罢。
“我看着怎么像没电了。”
“不会吧,这才过去多久。”
同样都是停摆,但这次确实和上次不同,反而跟岩羊的极端待机时长测试很像。
但是这跟之前测试的电池使用时间差距过大,舒喜伊不敢轻易下结论,只能等一会回去看看。
积雪清扫工作量很大,他们赶在太阳落山前堪堪回到山脚下,车辆驶进基地的时候天色尽暗。
顾不上擦去身上的冰霜,分工明确的投入到机器的数据分析中。
窗户外再次飘起雪花,火舌旺盛的暖炉让冻得几近没有直觉的四肢逐渐温暖起来,头发上的冰渣一点点融化黏在头上。
来不及在意这些,回到室内的控制器再次亮起,看样子与雪山上的问题干系密切。
屏幕右上角亮起的红灯格外瞩目,真叫舒喜伊说中了。
从反馈数据来看,白天岩羊在雪山上的活动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
而在之前,它的极限使用时长可达10个小时。
“上边气温实在是太低了,对电池的影响特别大。”
唐妙给机器人换上备用电池,没有急着把手中的拿去充电,而是先拿去检测了一番。
他们来这里之前,给岩羊做了全面调整,将其中的重要零部件全部换新,甚至更新了一整批电池。
全新的电池在这次两个小时不到的试验中,损耗了近10%的电池功率。
即使把电池充满,依然回不到先前的使用效率。
也就是说如果想让岩羊在极端低温环境下作业,甚至需要一个半小时换一次电池。
这岩羊来说,其使用成本将远远低于维护成本。
“第一次就上来这儿大一个难题。”
众人苦笑,他们这次只带来了5块电池。
这些电池本身就不是常规电池,试验机型更不可能拥有自己电池生产线。
这些还是他们在放假之前,跟厂商天天卖惨才才好不容易加急给他们做的。
也并不是他们就想带这么多电池,只是在他们的时限要求里,少数留守工厂的工人们,只能给他们弄出这么多来。
现在好了,2个小时不到掉10%,大概率撑不到他们试验结束,这些电池就得统统报废。
“老大,厂家那边还没有复工。”
唐妙努力在跟厂家沟通,但厂里实在没有工人。
像他们这种定制性需求至少还要再等15天。
来不及,这边适合试验的天气状况本就不多,本身试验机会就少。
时间上更是耽误不起,众人无法,只能找其他厂家问问。
舒喜伊并不负责电池这块,将目光重新聚焦在岩羊的外骨骼上。
庆幸的是目前情况还好,在掌握雪地抓取情况后,初步优化了岩羊的走路模块。
把岩羊重新放回桌上,她下意识揉搓了一下自己的双手,似乎感到一丝潮气。
像是为验证一般,她抚上自己有些皲裂的鼻尖。
大概率只是自己的错觉,她没有在意。
“救命,为什么工厂年后上班都这么迟。”
唐妙这边因为联系不到合适的厂家,抱着脑袋哀嚎。
舒喜伊这边已基本结束,她好奇地拿起那块续航两个小时都不到的电池左右翻看。
是一种锂聚合物定制电池,外表看上去还跟新的一样,只是里头却少了十分之一的寿命。
如果只是电池的话,说不定她有办法。
“工厂一般到年前就没有什么生意,也不需要压库存,早早就给工人们放假了。”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只是电池的话,我应该可以帮忙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