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了数日子,齐娅的电池还需要几天才能到。
这些天也不能光闲着,外头又积上了一层厚厚的雪。
抬头看了看久违的好天气,舒喜伊要趁在基地师傅们把雪清扫完之前,把岩羊带出去试一下。
刚从屋子里头出来,无论是人还是机器都还带着一股暖气。
她冷得抖了抖身子,把机器放在了雪地上,等待它自检启动。
因为先前一连串的教训,岩羊的自检程序层层加码,以至于总要等上好一会。
这也是目前岩羊存在的问题之一,只是现在处于实验中期,还无法对整个自检程序进行优化。
刚下完雪的室外,正是最冷的时候,在等待岩羊启动的过程中,她忍不住在四周等她小跑起来。
直到她跑到第三圈时,才发现了一丝不对劲。
头天晚上晚上岩羊还能正常启动。
但现在它的自检时间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正常值的范畴。
一种不好的预感爬上心头,舒喜伊一边祈祷一边拿起岩羊。
信号灯亮起闪着特殊规律的红色灯光,果然还是出问题了。
电池的事还没有彻底解决,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
她觉得自己都快愁成一个老太太了,赶忙抱起机器回到了实验室。
“陈晓,你看看,这个信号灯是哪里出了问题。”
她径直走向负责内部器件的同事,让他赶紧看看到底是哪儿又出现的问题。
陈晓熟练的拆下机器外壳,开始逐项排查各个零部件的功能性。
机器内部组成复杂,整个排查下来怕是一天也弄不完。
“那次从山上下来之后,大家在这几天的实验中有发现什么异常吗?”
“这几天都能正常启动,自检程序也运行良好。”
一个一个筛查下去太慢了,褚禹尧让所有人都仔细回忆一下。
这些天,岩羊的使用频率并不低,一定是忽略了些什么。
舒喜伊和岩羊接触的时间更多,和大家一样她也没有发现岩羊出现什么异常。
然而,经褚禹尧这么一说,她总觉得自己好像漏掉了些什么。
到底是什么。
她直愣愣地盯着岩羊,好似答案就在眼前,只是她怎么找都找不到。
“你们都围着看什么。”
岩羊再次罢工,舒喜伊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机器身上,这才发现唐妙刚刚从外面进来。
大概是从卫生间里出来,手上还惨留着些许水渍。
唐妙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仔细看了看刚刚擦净水渍的双手,好像没有特别的。
“我手上有什么?”
“什么也没有。”
“那你再看什么?”
“我总觉得好像又有些什么。”
唐妙被她绕的云里雾里的,主动走到她跟前,让她看个清楚。
这会儿手上没有水,什么也没有,但她只觉得好像更不对了。
没有水,所以更不对了。
水,问题出在水上面。
“是水,那天我摸着有些湿气,我还以为是我的错觉。”
岩羊那天跟着他们在极寒环境下待了许久,回来后便直接放回了具有暖炉的实验室里。
恰巧舒喜伊的位置离暖炉最近。
陈晓马上停下手头正在排查的器件,直奔电路查去。
果不其然,电路烧了。
这边气候干燥,当下已经无法追寻水汽的痕迹,但大概率还是温差过大凝结水汽造成的。
所幸的是没有烧到主板,陈晓表示还可以抢救一下。
只是可惜了不可多得的好天气。
就当舒喜伊以为今天实验进展又要挂零的时候,不知道宋文义从哪里冒了出来,手上还拿着一台和岩羊如出一辙的机器。
“为什么会有两台?”
这就得追溯到舒喜伊还在跟褚禹尧掰扯户外研发的时候。
褚禹尧很早就开始筹备岩羊的备用机器,第二台机器除了他自己,只有宋文义知道。
实验机器人前期资金耗费巨大,备用机器原本并不在他们前期实验的计划中。
褚禹尧一开始也并没有计划这么早就拿出来,但是这次雪山实验的难度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设。
要是现在还不拿出来的话,他们这次实验拖到夏天都完不成。
“先改装,改好了再带出去。”
这下这台备用机真成了唯一一根独苗苗了。
条件有限,他们只能尽可能在里面添加一些保暖材料,再次加固内部密闭。
所幸的是,在等待电池的这几天,暂时还没有新的幺蛾子找上他们。
新电池比预计送达时间提前了一天。
舒喜伊知道原先的时间已经很紧张,但齐娅又帮他们节省出一天的事情,一定是白天晚上不停赶工。
她一边心疼一边给闺蜜发去消息,回头一定好好犒劳她。
除了电池,气象局预计的好天气也提前了一天。
他们花了一天的时间测试新电池,第二天便跟着检修组直接上山。
“哦,我可怜的岩羊宝宝,还没满一岁就有了一个新弟弟,甚至连连名字都变成了岩羊一号。”
“你冷静点。”
为了加快进程,他们这次选择带着两台机器上山,没有时间再起一个新名字,只能暂时用代号称呼一二。
岩羊一号还是保持之前的实验节奏。
而岩羊二号配备上载有新技术的电池尝试跟他们走完全程。
还是上次的出发点,舒喜伊看着那条有些熟悉路线,出乎意外地没有啃声。
虽然说出来怪丢人的,但不得不承认她永远是队伍最后面那个。
那段连滚带爬的记忆,让她对面前的路生出几分畏惧。
但她不该成为那个拖大家的后退的人。
预防的药吃了,能量胶也吃了,安全带也绑好了。
这么多人在,这次一定不会再出问题。
她这会儿还有心思关心身后的岩羊二号,短矮的身躯在广袤的雪山上,看上去只有一个小比噶这么大。
刚刚还能笑得出声的舒喜伊,再次看到那个熟悉的坡,老实下来。
果断掏出绑在腰上的安全绳,等待一位能把她拉上去的雄壮大哥。
遗憾的是,上次那位雄壮大哥这次没来。
“我带你上去。”
雄壮大哥没来,来了一个她再熟悉不过的领导大哥。
褚禹尧接过她手里的绳子,没有扣在手上,转头扣在了自己的安全带上。
两个人就这样一前一后向上爬去。
寥寥无几的户外经验,舒喜伊做不到第二次爬就能够保证自己全程直立行走。
一个踉跄,径直跪坐在雪地上,岩羊二号从她身边平稳走过。
耳边尽是呼啸而过的风声,她却清晰地听到自己破防的声音。
轻快的步伐,配合得当的运动肢体,还有几乎看不到步履痕迹的雪面。
不愧是她调教出来的好孩子,欣慰又有些心酸。
怀揣着复杂的心情,她已经做好了跟在岩羊后头,一路爬到顶上的觉悟了。
望着已经理她几米远开外的岩羊,她还不一定能跟得上。
“把身体挂到我身上。”
“我腿不听我使唤。”
“靠着我走,不用害怕。”
喘息间,一股力量硬生生将她从地上拔了起来。
拖着她的腰,尽可能保持身体平衡。
每次她快要摔下去的时候,褚禹尧总是能把她捞回来,硬是让她站着走到了终点。
与其说最后一段路是靠她两条腿走上来的,不如说是被一只强有力的胳膊夹上来的。
舒喜伊也没意料到这人还怪有力的,就跟那位自断胳膊获得新力量的勇敢女士一般。
抛开腰上有些隐隐作痛外,起码这次体面了许多。
褚禹尧把人送到后,确认了一下状态后便任由她找个了石头坐下。
比起她将自己全部的重量都压在别人身上,还呼哧带喘的。
另一个承受了她全部重量的人仿佛丝毫没有受到影响,还在有条不紊地查看组员情况。
她忍不住将目光移到他的胸膛,厚重的衣服看不出底下是否有训练的痕迹。
回想起上次那位雄壮大哥,光看外面,还是雄壮大哥更胜一筹。
平时看着看他光使唤宋文义了,没想到力气还挺大的。
张剑锋清点完人数。
项目组聚集在一起,布置接下来的实验任务。
这次分为两组,褚禹尧带着一组负责岩羊一号的实验。
舒喜伊跟在宋文义后面负责岩羊二号。
舒喜伊之前下了不少功夫。
一路上,岩羊二号几次从人群身边经过,拄着拐的众人只能眼巴巴看着它逐渐跑到队伍最前头去。
“还有一半的电。”
从山脚下上来总共花费三个半小时,新电池虽然重量上较之前有所加码,续航上却已经比上次好上太多。
岩羊二号起了个好头,后面的实验也进展的较为顺利。
在不更换电池的情况下,两个机器人该跑的实验均已完成。
现在,比起担心这些机器,她手里这台电脑可能更加岌岌可危。
她小心翼翼地合上电脑,深怕脆弱的铰链直接断裂。
套上最外面那层防水手套,舒喜伊使劲锤了锤腿,可能是在石头上坐得久了些,四肢冻得有些僵硬。
褚禹尧自从上次她被砸到后脑上之后,只要是外出都把她盯得死死的。
走到她身后,两手伸到她咯吱窝下,又给她抬了起来。
“你怎么知道我站不起来。”
她好奇地看向身后,刚刚这人还在跟张剑锋,转眼间就能知道她想干嘛。
褚禹尧没有理会,低头把她腰间的安全绳扣回自己身上。
见状她也不在意,趁着还没开始下山,连忙拿出手机记录下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旷世巨作。
“那是什么?”
眨眼间,屏幕中央出现一抹异色,以为只是雪山特有风景,她甚至多拍了几张。
众人随之望去,突如其来的大风刮得人睁不开眼。
原本开阔地视野,瞬间被风雪遮蔽。
“是暴风雪,快躲起来。”
慌乱之下,她下意识的把岩羊二号紧紧抱在怀里。
待她抬起头后,周遭只剩下一片白茫茫的风雪。
还未呼救便被绳子的力量拽进一个宽阔的怀抱里。
“不要说话,保留力气。”
她不知道褚禹尧要带她去哪,现在除了跟在他背后,她什么也不做不了。
两个人依偎在临时挖的雪洞里,即便她被紧紧抱住,依然无法阻止身体的颤抖。
舒喜伊已经分不清自己是因为冷,还是因为恐惧。
这场风暴没有持续很久。
夜幕降临,风雪褪去,都在云朵后面的星星争先恐后地冒了出来。
与热闹的天空截然相反,平静的雪山上再也寻不到更多的声响来。
漆黑的山间,只有两个一高一矮的身影与天上的星星隔空相望。
“我们好像走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