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红楼女侠黛玉 > 这是大明不是大宋,黛玉你看看仔细哇

这是大明不是大宋,黛玉你看看仔细哇

    【别啊别啊!】小王紧张兮兮地劝着:【这不是大宋皇帝,这是大明皇帝!】

    【都过去了,现在你跪的是大明的,跟大宋的没关系,你这不属于违背祖训,穆老寨主知道了也不会怪你的!】

    “哼。”

    她没再回应了。

    她也没有任何动作,只是静静地、温顺地跪在原地。

    因为当她听见“中奉大夫”、“淮扬巡抚”、“从二品”等字眼时,余光瞥见,父亲林如海原本如古松般岿然不动的脊背正在微微颤动。

    此时此刻,想必,他是真的很欣喜吧。

    看在红糖火烧很好吃的份儿上,林黛玉傲娇地在心里说到,本姑娘今儿就不给你添麻烦了。

    半路亲子间的感情缓缓升温,身在其中的两人犹自未知。

    圣旨宣读完毕,为首的林如海高声应答:“臣林如海,叩谢天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后带领众人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林府众人跟着高诵:“我等叩谢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现场目睹全程的林黛玉(穆桂英)和围观的系统小王已经被这套流程给深深地震撼到了。

    怪不得世人都想当官。

    这这这……这也太有“排场”了!

    屏幕外的小王顿时觉得嘴里的包子都不觉得香了,恨不能一下子从被窝里爬出来蹿到现场,跟着大家伙儿一起磕几个。

    礼毕,林如海上前恭敬接过圣旨,供奉于香案之上。

    气氛顿时松快下来。

    天使与林如海相谈甚欢,言语间尽是热络。

    【林如海真的很适合官场啊……】系统小王感叹道:【若你没来,他也活不了几年了;再者说,在原本的故事里,他到死也没成二品大员。】

    【可惜了他这长袖善舞的手腕。】

    “你是说父亲与天使关系甚密吗?”

    头脑灵活的人总是能轻易地抓住言语间的机锋。

    【是啊。】

    林黛玉垂首立在廊下,目光扫过二人,心道:“不过是做给外人看的场面。”

    “皇帝既提拔父亲,自然要让所有人都看到这份恩宠;天使秉承圣意,在父亲面前如此和善可亲自然不足为奇。”

    林如海在官场上向前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如今在这淮扬地界,他便是天子代言人。

    他和林府在皇帝心中的分量又加深了许多,也很难再成为政治斗争下的牺牲品。

    就算日后他仍旧会遵循《红楼梦》原著中的轨迹,两腿一蹬驾鹤西去,他的女儿也能在皇帝心中挂上名号,不至于任人欺凌,无人做主。

    至于一个从二品巡抚的官职为什么如此重要,这就不得不谈及明朝廷对地方的整顿与制度的演变更迭。

    明初期,地方实行三司分立。布政使司(长官布政使,管行政与财政),按察使司(长官按察使,管刑法与监察)与都指挥使司(长官都指挥使,管军事)各司其职,三足鼎立,大大地降低了封疆大吏割据一方的可能性。

    明中期后,中央又设立“巡抚”一职。起初往地方排遣巡抚是为了令其督理税务粮草、总理河道、治理流民、整饬边关,中后期则逐渐偏重于军事(地方盘根错节,每位皇帝都想要将地方掌握在自己手中)。

    因巡抚是由中央所派,每位皆是朝堂重臣,皇帝心腹。故而,巡抚很快就取代了地方三司的地位,将这三位地方大员收编为自己的三个小弟。

    作为皇帝的小弟,巡抚当然知道自己的身家荣辱系于谁身,自然是兢兢业业地为自己的“大哥”办事。办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充实一下国库(收到的“礼物”送到京城孝敬皇帝);处理到碍眼的家伙(皇帝不喜欢治下的谁,巡抚就负责让其消失)……

    这活儿林如海熟啊!他可是太会干了!

    毕竟他以前当巡盐御使的时候就是做这个的!

    巡盐御使是个肥差,在地方大肆敛财,财物的最终流向能且只能是皇帝。

    因着他特殊的职权,淮扬地界许多见不得光的买卖他都能从中分得一大杯羹,他留下辛苦费,剩下的原封不动送到皇帝案前。

    来自皇帝的发言:是朕本人慧眼识珠,善于发掘人才;林如海是得到了朕的提拔与赏识才能、有效忠的机会。

    但是,看着案前厚厚的一沓银票,皇帝也打心眼儿里觉得会觉得:

    嘿,这小子上道儿!能用!

    他让皇帝高兴了,皇帝自然会记着他的好处。

    等哪天换了个新人坐了他的位子,却递不上来这些银票的时候,皇帝就会念叨:想当年如海在时,淮扬哪儿就这么穷了!

    现在的官员还是不中用啊不中用……

    念叨起林如海,自然也就会念叨起他的子孙。

    到那时,便是黛玉有了依靠的时候……

    为着这些,林如海便愈发卖力地当差,争取让淮扬成为皇帝钱袋子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争取在新的一年捞到更多的孝敬(不是)。

    *

    林府今年失去了一位女主人,本不该太过于热闹张扬,只是自家老爷蒙皇帝看中,升为巡抚,总是该装点门面,不负皇帝陛下的抬举。

    仆役们将府邸上下打扫得一尘不染,许多陈旧的物品也得到了更新。

    月前黛玉在练武时失手打碎了一个角的石桌,也在这段时间更换成了崭新的一套桌椅。怕自己女儿累了坐石墩儿,林如海特意吩咐大管事儿的,叫他请匠人设一套与周遭景致风格相似的木桌椅代替原先的石头桌椅(清晨石头凳子染凉气)。

    林府的门面也有了新变化:大门旁边的“门当”早就从“箱形石墩”换成了只有二品以上官员才能使用的“狮子抱鼓石”,“户对”也是依循礼制,由两个变为四个。

    门神桃符焕然一新。至于大红灯笼,只有大门才挂,院内主要通道、厅堂廊下,依旧是和从前别无二致的。

    到底是有丧事,顾念着林如海并着林黛玉的心情,府里没有不长眼睛的提这一茬。大家默契地将目光放到了门户上贴着的春联儿上,用这种方式热情迎接新年到来。

    腊月祭灶,元旦将至。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黛玉也不例外。

    往年到了年底,父亲(穆羽)便会和她一起下山赶集,买些时兴的小东西,装饰父女俩的房间。穆柯寨的乡亲们更是早早地便准备好了过年所需的物品,将整个寨子装饰得喜洋洋的,她每天早上出了房门,鼻尖儿传来的,目光所及的,全是热热闹闹的年节氛围。

    可现在……

    举目四处望,身侧无故人。

    元旦,丑正。

    林如海身着绯色织金麒麟朝服,头戴六梁冠(从二品冠制),腰束犀带(从二品带制)乘八抬大轿,领着旗帜、随从、护卫、乐队,一路吹吹打打地前往淮扬官邸的“仪门”前往官署仪门。

    路上偶有匆匆行人回避在侧,待一行人走后窃窃私语:

    一旁长得五大三粗的屠夫道:“快看快看,衙门来了个新老爷,好像是御使大人呢!”

    “王屠户,那几个字念‘巡抚’,不是‘御使’!”旁边书生打扮的人一脸不屑地撇着嘴纠正道。

    “嘿,好家伙!”王屠夫才在意自己这个酸唧唧的文人邻居呢,只当是没听到他言语间的不屑,“新任巡抚大人诶!好家伙!好家伙!”他一连说了好几个“好家伙”。

    “圣人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看淮扬,要变天了啊!”

    “哎呀孙书生,你可别再哪儿装大尾巴狼了!还‘圣人云’上了,你背的那首诗俺家儿子昨天刚给俺背过!”

    “切!朽木不可雕也!”

    插科打诨的声音中,也有几个不忘初心的。

    “你们谁知道这位是打哪儿来的,以前可在淮扬任职过吗?”

    “这位大人我是认识的,以前是负责盐课的大人……哎呦我跟你们说,这大人可是相当廉洁呢,从不为难我们这些打杂的……”

    声音渐行渐远,最后随着呼啸的风吹到了千门万户。

    外界的议论声自然没能传进林如海的耳朵。他坐在轿子里,满心满眼想的都是今天到了官署之后的流程安排。

    今日意义重大,他得慎之又慎,才能不失礼人前。

    “大人。”一侍卫抱拳,回禀道:“一切准备妥当,还请巡抚大人移步至仪门。”

    “好。”林如海整理冠帽,龙行虎步,带头走向祭台。

    “臣淮扬巡抚林如海,携淮扬官员,恭祝陛下新年吉祥,龙体康健!愿我大明帝国山河永固,千秋万年!”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淮扬百官殷切地注视下,他带领众官向紫禁城方向行三跪九叩大礼。

    随后,新任巡抚林如海林大人端坐公堂,等待着淮扬辖区内各级文武官员(例如文官的知府、知县,武官的参将、守备等)依次进入大堂,恭贺他这位巡抚大人“新禧”(淮扬的小弟拜淮扬的新大哥)。

    “臣古州知府常盐寿,恭祝大人新春吉祥。”

    “臣……”

    一切循礼而行。

    当日头升到中天,最后一个流程终于结束。

    林如海搁下朱笔,看着日历上的“元旦”二字,望着堂下肃立的百官,目光最终落在府邸方向。

    新的一年,就此开启。

新书推荐: 皇后她貌美无心 继承图书馆我成了幕后boss 美强惨男主的反派未婚妻 漂亮又迷糊的路人甲 文曲星下凡掉扫把星家啦 论社恐如何当合欢圣女 为姐姐嫁给国公爷后 [剑网3]断念长欢 [剑三]在游戏副本当判官 重塑[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