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分手美学 > 第9章「无法共振的频率」

第9章「无法共振的频率」

    雨夜机场的失落,像一块被雨水浸透的厚重绒布,沉沉地覆盖在周晚的心上,久久无法晾干。那次未成的旅行,成了一个微妙而清晰的分水岭。之后的日子,出租屋里的空气仿佛都改变了成分,一种无形的、粘稠的隔阂,开始在两人之间弥漫、堆积。

    他们依然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睡在同一张床上,却仿佛活在不同的时区,运行在不同的频率上。

    周屿的项目似乎永远没有尽头,他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有时甚至干脆在公司附近的酒店凑合一夜。即便回来,也常常是带着一身倦怠和尚未从工作中抽离的思绪。他不再试图用礼物或转账来弥补,或许是因为意识到那毫无作用,或许是因为他自己也已疲惫到无力去经营这些形式。

    周晚则更加沉默地投入到她的工作中。那个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深度报道,耗费了她巨大的心力。她需要反复核实数据,小心翼翼地平衡各方表述,保护受访者的隐私,同时又要确保报道的冲击力和真实性。她常常在书房一坐就是深夜,屏幕的冷光映着她专注而略显苍白的脸。

    这个小小的家,越来越像一个功能单一的驿站,提供睡眠和偶尔的进食,却失去了交流与温情的核心功能。

    这天晚上,周屿难得在十点前回了家。他脸上带着一种久违的、近乎亢奋的光彩,那是攻克某个商业难题后特有的满足感。他手里还提着一瓶不错的红酒。

    “晚晚!”他进门,声音比平时响亮,试图打破屋子里惯常的沉寂,“今天那个最难搞的客户终于签了!项目最大的一个坎过去了!”

    周晚正窝在书房的豆袋沙发里,审阅着报道的最终稿。这篇稿子触及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敏感神经,编辑部内部争议很大,她正字斟句酌,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周屿兴奋的声音像一块石头投入她凝神静气的湖面,让她微微蹙了下眉。

    她抬起头,勉强扯出一个笑容:“是吗?那恭喜你。”

    她的反应平淡,远未达到周屿预期的共鸣与分享喜悦的程度。他高涨的情绪像是被戳了一个小孔,微微泄了些气,但还是走过来,晃了晃手中的酒瓶:“喝一杯庆祝一下?”

    “我稿子还没看完,明天要终审。”周晚的视线重新回到屏幕上,语气带着不易察觉的推拒。

    周屿脸上的光彩又黯淡了几分。他放下酒瓶,走到她身边,俯身想看看屏幕:“什么稿子这么要紧?又是那些……底层人的故事?”他的语气里,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他那个圈子惯有的、谈论起“非核心议题”时的那种轻描淡写。

    这句话,像一根导火索,瞬间点燃了周晚心中积压已久的情绪。她猛地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他:“‘那些底层人’?周屿,在你眼里,是不是只有能给你带来项目和奖金的人,才值得被关注?他们的孩子上不起学,得不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在你看来就是无关紧要的‘那些’?”

    她的语气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和失望。她为了这篇报道,走访了多少家庭,听了多少心酸的故事,感受到多么沉重的无力感。而在他那里,却只被简化为轻飘飘的“那些”。

    周屿被她突如其来的尖锐刺得一怔,随即,连日加班积累的烦躁和一种“不被理解”的委屈也涌了上来。他直起身,语气也冷了下来:“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觉得,你为什么总要盯着这些阴暗面?这些问题是你能解决的吗?投入那么多精力,除了让自己心情不好,还能得到什么?你的那些报道,能改变什么吗?”

    “所以在你看来,改变不了的事情就不应该去关注?发不出声音的人就活该被遗忘?”周晚站起身,与他对视,胸膛微微起伏,“周屿,不是所有东西的价值都可以用投资回报率来计算!关注本身就是一种力量,记录真相本身就是意义!”

    “意义?”周屿几乎要嗤笑出来,他指着窗外金融街的方向,“看看外面那个世界!资本、技术、效率,那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真正力量!你所谓的‘意义’,在现实面前多么苍白无力!你沉浸在你悲天悯人的情怀里,可我呢?我在外面拼死拼活,应付难缠的客户,搞定复杂的数据,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在这个城市站稳脚跟,有一个像样的未来!你却连一点分享喜悦的心情都不肯给我!”

    他终于把心里话吼了出来。他觉得她不懂他的压力,不懂他在那个残酷丛林里拼杀的意义。他渴望的是一个大后方,是一个能在他凯旋时给予拥抱和赞美的伴侣,而不是一个永远在质疑他价值体系、永远沉浸在“无用”悲悯中的批判者。

    “像样的未来?”周晚看着他,眼神里充满了陌生和悲哀,“你的未来,就是更多的钱,更大的房子,更高的职位吗?那我们呢?周屿,我们之间的未来在哪里?在你没完没了的加班里?在你越来越敷衍的对话里?还是在你根本不屑于理解的、我的‘所谓’的意义里?”

    她的声音颤抖着,带着一丝哽咽:“我不需要你跟我一样悲天悯人,我只需要你……理解我,哪怕一点点。可你现在,连听我说完一篇报道的耐心都没有了。”

    争吵像失控的洪水,冲垮了最后一道名为克制的堤坝。他们都说了重话,将平日里隐藏的失望、不满和价值观的差异,赤裸裸地摊开在对方面前。

    书房里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电脑风扇运转的微弱嗡嗡声,和两人粗重而压抑的呼吸声。

    那瓶原本用来庆祝的红酒,被遗忘在餐桌一角,像是一个冰冷的、无人理会的笑柄。

    周屿疲惫地抹了把脸,所有的兴奋和精力都在刚才的争吵中消耗殆尽。他转身,一言不发地走向卧室,重重地关上了门。

    周晚站在原地,浑身发冷。她看着那扇紧闭的卧室门,感觉那像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她缓缓坐回豆袋沙发,将脸深深埋进膝盖。电脑屏幕上,那篇关于教育公平的报道依旧亮着,那些鲜活的、挣扎的生命故事,此刻却无法给她任何慰藉,反而更加深了她的孤独。

    她和他,明明近在咫尺,呼吸着同一片空气,却仿佛在两个完全无法共振的频率上。他追逐着效率与增长的宏大叙事,她守护着个体与公平的微小声音。他的世界喧嚣而充满征服感,她的世界沉静而充满无力感。

    曾经,他们是彼此星辰大海的坐标,如今,却像两颗沿着不同轨道运行的星球,虽然因为引力还勉强维系在一个系统里,但内部的能量正在耗尽,轨道正在偏离。

    那个夜晚,周晚最终没有回卧室。她在书房的豆袋沙发上蜷缩了一夜。

    而卧室里的周屿,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脑子里回响着两人争吵的话语,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他们之间的问题,似乎远不是“忙”或者“缺乏沟通”那么简单。那是一种根植于骨髓的、对世界认知和生命价值排序的根本性差异。

    这种差异,比任何外在的压力和距离,都更让人感到无力和绝望。

    窗外的城市依旧灯火通明,无数个窗口里,上演着各自的悲欢离合。而在其中一扇小小的窗口后,两个曾经深深吸引的灵魂,在无法共振的频率里,独自咀嚼着这份成长带来的、冰冷的隔阂与孤独。长夜漫漫,无人入眠。

新书推荐: [网王]你也想成为冰帝的王? HP我亲爱的救世主 [HP]绝密日记 重楼 我在修真界批发灵根[基建] 古城 与客兮 亡灵奏鸣曲 反派花魁在古代混得风生水起 星芒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