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新家

    王二见着章简书的时候,她正带着手下的管事娘子查看宿舍区。一排排的排屋被章简书指给桃夭和师师连城她们看。

    “以后,咱们就在东城过日子,得闲了就进城逛逛。”

    “这一排离庄子最近,到时你们自己选房子,相中哪个要哪个。当然是简陋了一些,咱们临时过渡,但是基础配套还是完善的。”

    说完指着不远处的工坊,演武场等一一说明用途,桃夭和连城听得双眼放光。师师也是一脸微笑的看着自信述说的章简书。

    其实她们哪里会嫌弃简陋呢,这是她们安身立命的家啊。别处再好也不是她们的港湾。

    这边章简书在东城岁月静好,不晓得她的威名在内城中传开了花。本身她就有热度,如今更是不得了。

    晚间饭毕,李婉玉与夫君闲话家常,“今日那章家大娘子当街暴打蔡衙内,夫人如何看?”

    “我能如何看,我看那蔡九也确实该打。”说完这话,李婉玉凑到夫君身旁小声问道:“这事你们大理寺不会管吧?”

    “不会,民不举官不究,况且这事好说不好听。”

    “那蔡相可有示意?”

    “本不是什么大事,况且少年人好颜色更好颜面,哪个会大张旗鼓的打击报复。”

    相似的讨论在各处内宅展开着,次日内城各府上都收到了一张帖子。

    松鹤院内,早起的王老夫人侍弄着花草,大丫鬟诗情在一旁服侍,“是以章大娘子名义送来的拜帖不假,落款却是妇幼保健院。”

    “可有说为何事?”等闲拜帖是送不到各府夫人手上的,若不是妇幼保健院的名义,门房是不会重视的。

    可见在上层社会,钱财、权势、美人、奇珍皆不能让这群人上心。唯有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才能让她们微微侧目。

    “回老夫人,是邀请家中女眷和孩童前去体检的。”

    “哦,如此,那便让五房的翠芝带着孩子去吧。”

    王老夫人淡淡的吩咐完,诗情便领命出去了。五房子嗣单薄,仅侍妾翠芝得了一个儿子,平日里还病歪歪的。如今也好,看看这妇幼保健院的深浅。

    待诗情走后,王老夫人才走到桌前看了一眼那拜帖,只见那背扣在桌上的拜帖颇为雅致。墨色晕染的梅花签,两行娟秀的小诗: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好一个只留清气满乾坤,想要护住人,那可是要拿出真本事的。”叹了口气,王老夫人默默地放下了帖子。

    张连翘在祖父张老大夫的引荐下已经在妇幼保健院上值一段时间了。

    家中医药传家,她是闻着药香长大的。话还说不利索的年纪便开始背诵汤头歌了。

    到她这一代,她的医术造诣已是家中佼佼。不过自从在妇幼当值,她便知晓了天外有天。

    章简书为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医药方面一部本草纲目,让她晓得了一件事被人做到极致,也能被人铭记敬仰。解剖学和微生物的研究,让她能结合经脉更好的探索人体的奥秘。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所以她暗自崇拜着章简书,对于她那些旁人难以理解的坚持,她也照单全收。

    转机就在那一个午后,那是在上值的途中,她遇见了一个落水的妇人。起初她是有些慌乱的,那妇人面色苍白已气绝了。

    同行探讨交流的几位同事,号脉的号脉,摇头的摇头。而她一马当先,迅速按急救流程进行心腹复苏。

    在众人的围观中,她好似一个疯子,口中念念有词:周围环境安全,患者无意识、无呼吸、颈动脉搏动消失,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清理口腔异物,人工呼吸,胸外按压1001、1002、1003……1030。

    五个循环过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未成功,继续上述五个循环。

    在她做到第三个循环的时候,那妇人苏醒了。围观人群发出阵阵欢呼。

    同事激动的来到她的面前,“你成功了。”

    那时,她脑海中却不是成功的喜悦,而是一种震撼,一种愧疚。大音希声,大巧不工。就是要这种将每一个动作标准化,刻在骨子里变成本能的东西,才能救更多的人。

    那一刻,她理解了她说的那句话:我不要一百分的神医圣人。我要千千万万个达到六十分的医者。

    有她成功在先,之后在城中河岸上,又有医者陆陆续续救了几名落水之人。

    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在章大娘子口中的黄金四分钟之内,几乎达到百分百了。仅有一名老者因本身体弱才未能抢救成功。若在别家早就大书特书,吹捧上天了。

    那一次,她理解了章大娘子所言的医学是严谨的。

    所以,她更加用心的观察每一个病人,按照规范书写病历。既往史,用药史,家族史,足(月)早(产)流(产)现(存)子女数,还有以往她最容易忽略的过敏史。

    她身边的每一个同事,如今也都对章简书心服口服。如今他们成立了几个小组。每人挑选了一个课题作为研究,而她研究的议题是:近亲婚育的影响。

    如今他们各个小组间互通有无,共同探讨。数据的共享使得她们的研究更加顺利。

    她现在越来越爱医学了,就像是章大娘子说的那样,医学如无边的海洋,他们不仅要治病救人还要系统的研究分析。

    每一次探索都是在寻求医学的边界。他们如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看的更高更远。

    但她希望,有一天,他们也能成为巨人。

    伴着寂寥的秋风,张连翘热情饱满的来到医馆,洗手更衣,戴口罩和帽子,别上工牌。

    新的一天又要开始了,今天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她已经养精蓄锐整装待发了。

    今日大查房,章简书也参与了交班。

    “庚子年十月初五,夜班交班。现有病人10人,出院一人,入院2人。夜间门诊接待一人。”

    “入院的3床王芳,女,16岁,孕九月,头盆不衬……”

    “白班交班,门诊接待病人25人,特殊的有……”

    如今,妇幼保健院设有门诊和病房,在这个大多数产妇在家生孩子的时代。大多时候有稳婆就够用了。

    但是也有一些易难产或是家中不放心的,也会送来妇幼保健院。但大多数都在门诊产房生完,观察一个时辰,没有问题就回家了。

    个别真的凶险的,才会住院观察。是以章简书的妇幼保健院虽名声响亮,但住院人数却不多。毕竟穷苦人家舍不得多花银子,只能产妇拿命赌了。

    富贵人家讲究更多,不到万不得已也是不来的。是以在医院的起步阶段,章简书还能从容应对。

    但是撑起一家医院不能只靠她自己,也不能只靠这群医生,收治的这些普通百姓开的都是成本价,是以还是要从富人身上挣银子,如此医院才能良性的进行下去。

    查完房,章简书带领张连翘和本泰及几个表现良好的医生共同来到手术室。

    手术室位于前后院交接处,采光好,幽静,有专人把守管理,清洗消毒。

    张连翘再三确认了患儿的身份,换鞋、洗手、更衣、消毒。

    被麻沸散麻醉沉沉睡去的婴儿,此时正静静地躺在无菌巾上。小小的身躯,大大的肚子。皮肤被撑得快要透明了一般。出生五天,这小家伙还没有排过大便,竟是先天□□闭锁。

    此时,不仅手术室门外的患儿父母紧张不已,门内的一众医生,除章简书外都如临大敌。

    上一次,有一位年青的医生,在术中观摩时捡起了掉在地上的止血钳,这个下意识的举动,导致整个台面的污染。被章简书紧急叫停,连翘临危不乱,清点器械,紧急更换无菌操作台及器械。手术才算有惊无险的完成了。

    在这古代,打造无菌手术间是不可能的,是以章简书做的都是清洁手术。已然降低要求了,便要力求完美。

    如今这一众人,总算被她培养出了无菌意识,她才敢让他们参与手术。

    所以今日,这患儿的身份是明摆着的,手术更不会有弄错人的乌龙,但连翘还是按着流程不厌其烦的核对。

    她就是要把核对观念和无菌意识刻在骨子里,她有一种感觉,她未来必定能走的更高更远。

    手术顺利进行中,好在患儿只是无□□,并非无直肠,虽事先经过多名医者反复研究判断,得出的结论大概率是这样。

    但是这一刻,众人也为挽救一个小生命感到由衷的高兴。

    章简书虽事前在阿尔法的帮助下,知晓检查结果,此时也被众人的热情所感染。

    这这里,他们排除万难,才有了这一方小天地。没有无影灯,他们就用铜镜反射自然光线。没有专业的手术器械,他们就让铁匠打造。没有可吸收线,他们挑选最合适的羊肠。没有橡胶手套,他们量手定做最柔软的皮手套。没法化学消毒,他们高温杀菌物品,酒精消毒皮肤。没有电动吸引器,他们就打造脚踏式人工吸引器。

    章简书就是要让他们参与建设,这间手术室她只提供了几块窗玻璃,这群年青的医者果然按她所提供的理念,一点一点将手术室建设完整。

    此时,钱义正脚踩吸引器,手持中空的竹管将患儿□□处流出的排泄物吸引干净。

    直到患儿鼓鼓的肚子憋下去,章简书才让连翘收尾、清洁。

    将患儿抱出,守在手术室门口的年轻妇人忙不迭的上前来。

    “手术很成功,再住院观察几天。”

    “多谢章大夫,”女子言语间一片激动,抓住章简书的手苍白用力,身上的大氅都被她抖落到了地上,整个人也跟着摇摇欲坠。

    “娘子莫要激动,”章简书赶忙回握住她冰凉的手,那年轻男子也回过神来,“是啊,娘子,孩儿有救了。”说着便将那女子揽在怀里。

    天知道这几日他们夫妻二人承受了多大的压力,今日一早府上收到帖子,二人便让仆妇收拾行囊驱车来了东城。

    本也是死马当活马医,毕竟城中有名望的大夫他家都请过了,一个个都束手无策。

    不曾想半个时辰不到,妇幼保健院就解决了二人的心中重担。

    这男子乃是当朝太师平乐郡王的庶出第五子郑世昌,女子名姜采莲,家族不显,父亲姜伯庸才学颇佳,任国子监直讲。

新书推荐: 被高岭之花欺辱后 今天依旧混江湖 九转戏,风归尘 不渡 狡兔三窟 带着直播系统嫁给阴郁反派后 无核之战 重逢是一场倾盆大雨 情诗生了锈 只在朝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