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清晨,老周抱着一沓红头文件踏进教室,粉笔一拍: “十一月校庆!每班必须出两个节目,一个集体一个个人,周三初审,班长负责!”
全班哀嚎。
班长程晓柔苦着脸写征集表,目光扫过最后一排,看到沈砚正趴桌补觉,林岁低头记单词,两人同时避开视线。
程晓柔叹气,只能先填集体节目:大合唱。
个人节目栏空白,她小声嘀咕:“谁会自告奋勇啊……”
午休,教室闹成一锅粥。
“集体合唱我OK,个人节目谁上?”程晓柔举表吆喝。
男生起哄:“让砚哥来段街舞!”
沈砚枕着篮球,眼都没睁:“篮球社排练,没空。”
女生提议:“林岁会弹钢琴吧?去年晚会伴奏超稳!”
林岁笔尖一抖,声音轻却坚定:“我手伤,弹不了。”
许婧抱着臂,笑得意味深长:“两个人都推,那班级初审怎么办?”
空气瞬间安静。程晓柔咬牙,在征集表写下:集体:大合唱
个人:待定(抽签)
抽签盒传到最后一排,林岁刚想递给别人,盒子已停在她面前。
她伸手,抽到一张淡蓝色签,个人节目
与此同时,沈砚被推着抽到最后一张签,伴奏
两人对视一眼,又同时移开视线。
程晓柔合掌:“太好了!钢琴+伴唱,稳过初审!”
周三午休,音乐教室。
林岁被程晓柔半推半拉进来,沈砚靠在钢琴边,手指随意按着和弦,音色慵懒。
音乐老师把谱子拍在架上:“简单民谣《偏爱》,林岁钢琴,沈砚吉他伴唱,两周后初审。”
林岁盯着黑白键,指尖收紧。她确实会钢琴,可自从手伤后,再也没当众弹过。
沈砚侧头看她,声音低:“怕出错?”
林岁摇头,声音轻却平静:“只练两周,时间紧。”
老师摆手:“那就每天午休加练,我不盯,你们自觉。”
门被带上,教室只剩两人。沈砚把吉他背好,指尖扫过和弦,抬眼看她:“先过一遍?你弹,我跟着。”
林岁深吸气,坐下,手指悬在琴键上方,迟迟没落下。
沈砚没催,只把节拍放慢一倍,吉他弦音轻柔,像哄她下键。
第一小节落下,音色干净,没有失误。
林岁心里暗暗松气,第二小节逐渐稳下来。
一曲完毕,沈砚把吉他放下,声音轻:“弹得不错,继续?”
林岁点头,目光仍落在琴键:“再一遍,你进副歌可以提前半拍,我跟着你。”
沈砚挑眉,笑:“好,听你的。”
第二周周一午休,音乐教室。
两人已合练五次,默契初成。今天加进简单和声,沈砚低声哼唱,林岁弹分解和弦。
副歌部分,沈砚提前半拍进入,林岁手速没跟上,和弦落错一个音,琴声“咚”地炸响。
她瞬间收手,脸色发白:“重来。”
沈砚停住,把吉他放下,走到钢琴侧,伸手按下那个错音,声音平静:“只是C和弦,再来。”
林岁指尖收紧,第二次仍错。
空气安静得尴尬。她低声:“我手速跟不上,换别人吧。”
沈砚没接话,只把节拍再放慢一倍,手指在琴盖上轻轻打拍:“这样,我陪你慢练,十遍,就十遍。”
十遍后,林岁指尖终于稳稳落在正确键位,音色干净。
她轻轻呼出一口气,额头细汗未干,却听见沈砚低声笑:“错一次,稳一次,进步看得见。”
林岁没抬头,只把错音那小节又弹三遍,确认无误,才起身收谱:“今天到此为止。”
沈砚把吉他背好,走到门口,忽然回头:“周三初审,别紧张,我在。”
林岁收拾琴盖的手顿了半秒,轻轻“嗯”了一声,没有抬头。
彩排散场,后台侧门。林岁抱着琴谱往外走,头顶灯带一盏盏熄灭,走廊尽头的感应灯忽明忽暗。她没注意到,外面下雨了。
细密的雨丝被风吹进檐下,落在琴谱封皮,晕开一小片深色斑点。她皱眉,把谱子往怀里藏,抬眼找雨棚出口。
身后传来脚步声,沉稳,却停在灯光边缘。沈砚没靠近,只把一件黑色防晒衣搭在走廊长椅扶手,声音低而淡:“衣服新的,没穿,挡雨。”
林岁回头,少年已转身往回走,背影被感应灯切成明暗两段。她愣了两秒,确定那件外套不带有任何“利息”标签,才伸手拿起。
防晒衣很大,袖口盖过指尖,却干燥温暖。她把琴谱裹进去,拉链拉到顶,只露出眼睛,迈步走进雨幕。
雨点敲打布料,像另一种节拍,平稳,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