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辩论赛结束,冬冬和叁参结伴放学。
路灯把两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冬冬数着脚下斑驳的树影。
“下学期要按期末考试成绩重新分班,”叁参踢飞一颗石子,石子撞在围墙上的声音格外清脆,“二班只要总成绩年级前二十至五十之间的学生。”
——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早点工作供弟弟上学才是正经。
冬冬想起妈妈上周说的话,紧了紧怀中的复习资料。
纸张边缘硌得她胸口发疼。
“我们继续做同桌吧,”叁参突然转身倒退着走,夜风掀起他的外套下摆,“我教你理科,你教我文科,以后也像现在这样。”
他的眼睛在路灯下像两簇跳动的火焰,说出的话也在寒冷的秋风中透着独属于火光的温暖:“为了能够继续选择自己想要的座位,我们谁都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学业。”
也为了你想要自己做主的人生。
“嗯。”冬冬点头,伸出小拇指:“约好了,下次一起进入二班。”
“约好了!”
他们的手指勾在一起,指尖都有洗不掉的钢笔水痕迹,蓝黑色,像一小片星星在他们手间相连。
·
(二)
期末考场,数学卷子最后两道大题拦住了冬冬。汗水顺着她的鬓角滑下,距离收卷的时间越来越近。
就在她准备放弃时,突然想起了某个午后,耳边仿佛听见叁参懒洋洋的声音:“遇到这一类型题,首先考虑添加辅助线,可以尝试这两种方法……”
冬冬猛地抓起尺子。当清晰的图示出现在草稿纸上时,那些数字突然有了生命,自动排列成叁参教她复习过的公式。
与此同时,叁参正瞪着语文试卷发愣。默写填空题赫然是冬冬前天晚上逼他抄了二十遍的《滕王阁序》,作文体裁也是先前冬冬反复总结写作技巧的议论文。
他提笔,动作飞快地书写起来。
成绩单贴出来那天,叁参的名字上升至年级21,冬冬是35。
少年挤过欢呼的人群,把温牛奶贴在女孩因为兴奋而通红的脸颊上:“街道那边新开了家二手书店,后天放假,我们一起去淘宝?”
冬冬向后一缩,躲过脸侧微烫的温度,抬手接过。
“我不一定能去。”她说着,忽然想到那把遗忘在鞋柜上方折得整整齐齐的黑伞。
或许也能找个理由。
这样想着,她改口道:“定个时间吧。”
“太好了!”叁参毫不掩饰自己的开心,“上午十点怎么样?”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