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对于乌拉拉来说最难受的就是一场潮热的暴雨后,整个人身上沾着的黏腻感觉,像是强力胶紧贴着皮肤,闷气袭来。
所以……她今天决定今天不去健身了。
乌拉拉心里念叨着:其实她本来就不喜欢锻炼健身,但是奈何她为人善良愿意陪着好友李恩利一起去健身呢,爽约一次也没关系吧。
虽然乌拉拉今天不去健身,但还是要出门去上班的,已经快中午了,更何况她身为袁氏饭店的主厨预备人选必须要去。
到了饭店,乌拉拉利索地换上了洁白的厨师服,戴上了她的厨师帽。厨师帽虽然可以保证食物的卫生,但是也会很闷,不过也没关系有空调,影响不大。
袁氏饭店不像其他餐厅那样经营,有了数百年的根基,袁氏饭店采用提前预约经营模式要想来用餐须提前两天预约。
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厨师们的工作强度不算大,除了乌拉拉。她每天既要给苏琪主厨打下手,又要自己研发新菜式。
好巧不巧,今天后厨只需要为一桌顾客提供服务,毕竟人家有钱还很聪明提前包场了。就算只有一桌顾客大厨们也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大家呼哧呼哧地备起了菜。
苏琪拉着乌拉拉走到门口悄悄说:“明天!你再迟到!你就多做一道菜!”
乌拉拉立刻拿出手机多定了几个闹钟,也不能怪她今天迟到,主要还是因为手机铃声不够大。
苏琪回到厨房安装客人的要求决定率先做蟹饼,首先需要混合蟹肉和调料,乌拉拉拿出一个大碗,将蟹肉、适量面包糠、鸡蛋液、葱花、芹菜、美乃滋、芥末、柠檬汁、盐和黑胡椒混合均匀。
苏琪看着乌拉拉忍不住提醒:”小心搅拌,以保持蟹肉的颗粒感。”
这句话乌拉拉听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然后就是形成蟹饼,需要将混合物分成等份,乌拉拉喜欢将它弄成一个手掌心差不多大小的,用手轻轻压成蟹饼形状。乌拉拉没有将蟹饼没有做得很厚,这样就可以保证内外都能煎得恰到好处,也不会夹生。
乌拉拉将压好形状的蟹饼给苏琪裹上面包糠,将每个蟹饼轻轻地在外面裹上一层金黄色面包糠,让蟹饼外皮在煎制时能够形成美味的金黄色酥脆表层,增加食欲。
大约裹了六个蟹饼后,苏琪准备煎制蟹饼了,只见她在平底锅中加热适量的橄榄油。待油热后,轻轻放入蟹饼,中火煎制每面大约4-5分钟,直到两面都呈现出金黄色并且中心彻底加热。
旁边的乌拉拉液准备好了餐盘,将诱人的蟹饼放入盘中后,她还搭配了清新的蔬菜沙拉和柠檬片。一切做完后她按了两下出餐铃,又转头去准备另一道美食了。
另一边,穿着标准的西装的男人——马汉森,看着桌上的蟹饼,对餐桌另一端的Mr.Geller做出了一个请享用的动作,“The crab cakes here should be just the way you remember them. So try them.”
“Oh!Jesus!Yeah,I like it!”Mr.Geller对这盘蟹饼赞不绝口。
马汉森原本是考虑到酒店合作达成后带Mr.Geller去品尝自家酒店的美食,但又转念一想,这几天住在独立酒店或多或少也吃了些,带他去品尝正宗的中国美食也不错,可又想到一把年纪了还在中国工作许久未尝到自己当地美食了,所以便决定来袁氏饭店,中西结合美食它家可是数一数二的。
包厢内不断响起对美食的夸赞,马汉森在服务员送菜进来时,告诉他,用餐后想要和主厨见上一面表示感谢。
用餐后,马汉森送走Mr.Geller后,告诉秘书先去车上等一会儿顺便把合作达成的消息告诉公司总部。
马汉森在服务员小林的带领下来到后厨,他礼貌地敲了敲门,打断了乌拉拉正在接收师父苏琪和其他主厨夸奖。乌拉拉顿时对他好感下降了一点,也不算她主观定性一个人,而是接收夸奖的时候怎么可以被打断!
马汉森像是得到了许可走近一群人,“蟹饼做得很不错金黄酥脆外皮,一口咬下,满满都是蟹肉的香浓及丰富的口感。细挑纯正的蟹肉,结合独特调料,每一片都是味蕾的盛宴…………所以我冒昧地过来表达我的感谢,同时希望下次品尝你们的菜肴!”
王大厨立刻上去拍拍马汉森的肩膀像是很多年的朋友样,告诉他不必客气,还想吃提前预约下次来就是了。
吧啦吧啦,一些交谈后,马汉森离开袁氏饭店,回到车上,“找一下袁氏饭店的老板,谈一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