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本是我和璎珞预备去贺姑娘院里的青山的,可谁知,刚要走的时候,全嬷嬷只说也想来凑个热闹,便支开了璎珞。”符嬷嬷道,似是有几分叹气,“我知道您素来和全嬷嬷有些不对付,我一时也没劝住。”
明行葵听到全嬷嬷去了,有些惊讶,但听完后还是冲着符嬷嬷摇摇头,笑道:“嬷嬷说的这是哪里话,我们只怕招待不周。”
符嬷嬷看着明行葵,叹了口气:“姑娘您也不必瞒我,这事太太多少也知晓,暗里还问我缘由,我只说姑娘现在年纪小,全嬷嬷又素来严苛些,况且长久以来,姑娘也鲜少同全嬷嬷打交道,姑娘一时怕生也是有的。”
明行葵皱了皱眉:“嬷嬷不必拿这些话搪塞母亲,嬷嬷心里明白,又何必拿这些话出来,严苛些便又何妨,只是她做出来的事情,我不说别的,便是从前绿蜡的那一件,又该怎么说?我敬她是母亲身旁的嬷嬷,便是对她没有待您的这份心,可也有尊重,可便是那一件事,又叫我往哪里尊重去?”
符嬷嬷长久无话,只是执着灯,为明行葵照亮脚下的路段。
“姑娘,我有一句话要对您说。”符嬷嬷道。
“嬷嬷请说便是。”明行葵点头。
“太太素来是个极其宽厚的人,模样出挑便不说了,从前在府里的时候,没有一个不喜欢的,没有一个不爱怜的——”符嬷嬷道,“可只有一件,太太心肠太好,就连您的外祖母也说,太太是个菩萨心肠,底下的丫头婆子,服侍太太长大的,从未挨过骂,更别说挨过打了,是个顶了天的软姑娘,所以,您的外祖母才会派了我和全嬷嬷过来。”
符嬷嬷这话的意思,明行葵略想了想便明白了。
说好听些,便是小沈氏是最温和不过的人,说难听些,那便是没主见,更没胆量和心思,偏生了一副美貌皮囊。
明行葵默然叹气,从前觉着小沈氏这样的人真好,找遍穿越小说恐怕也找不着一个这样的,心软,仁慈,眼里从没有什么嫡庶之分,一碗水端的那叫一个平。
可如今想到这一点,也只觉得难办,照理说,自己的陪嫁嬷嬷行事已经生了旁的心思,就该快斩乱麻,杀鸡儆猴才是,哪还有这样的当家太太,坐在主屋,两耳听不清,两眼瞧不见。
符嬷嬷说的话委婉,明行葵听明白了,这是让自己别再盯着全嬷嬷计较,也要好好想着小沈氏才是。
符嬷嬷送了半路,从花园子里头穿过去,明行葵忽然想起前些日子自己在花园子里头碰见海如,如今也不知道她躲到哪里去了。
符嬷嬷见明行葵进了园子,脚步动的缓慢,一双眼四处看着什么。
“姑娘瞧什么呢?”符嬷嬷笑道,有意想说些什么话缓一缓明行葵的心情。
明行葵望着,却已经分辨不出来那日跟海如见面,是在哪个地方了。
“没什么,走吧。”明行葵道。
符嬷嬷将明行葵送回去后,便走了。
“本想请嬷嬷进来喝杯茶的。”红烛道,将早已预备下的热水端进屋来,屋外廊下点着油灯,四周有飞虫扑着,明行葵定神盯着瞧了一会,青山伸手替她卷了裤脚,又试了试水,这才给她洗脚。
“今夜晚了,你明日拿点东西去给符嬷嬷送去。”明行葵道,眼垂下来正好瞧见青山,又改了口,“青山你去吧,顺带谢符嬷嬷今日来给你道贺。”
青山点点头,拿了足巾给明行葵擦脚。
红烛正收拾桌案上的东西,忽然瞧见摆在一角的包裹,才想起来那是今日小丫头交给自己的。
红烛思索了一瞬,先是打开瞧了,送的食盒里的东西众人早已分了,那丝布裹着的东西一打开,就能瞧见画轴。
“姑娘,这是今日一个叫当归的丫头送来的。”红烛想不明白,将丝布连带着画轴给了明行葵。
明行葵打开一看,发现是一幅画,上面画着一湖池水,池水波光粼粼,边角垂着柳树,周围有蝴蝶纷飞,一副春意盎然之意,边角拿小楷提了首词。
红烛弯腰一瞧,眉头一蹙:“姑娘,这写的什么,我可瞧不懂。”
“……贺四妹季春生辰之喜。”明行葵念着,又瞧见边角的那行诗,寥寥几笔已见少年风气。
“后面是大哥哥写的诗。”明行葵笑道。
“大少爷每日上学,还不忘姑娘的生辰。”红烛笑道。
明行葵只觉着画卷下面还有东西,翻开一瞧,只见底下还有本字帖,是一本《千字文》。
明行葵这才忽然想起来,自从隋先生跟着隋家一块回了陇原,自己便极少再练过字,只是偶尔拨一拨琴弦,不算荒废了技艺。
*
第二日一大早,全嬷嬷便过来说话,先是站在院子里和丫头们说笑。
明行葵听见声音便睡不着,翻来覆去的看着头顶的帘子,红烛听见声音,先是轻声问了句:“姑娘,您醒了么?”
明行葵一时没开口,缓了缓后才道:“我醒了。怎么了?”
红烛有些忧愁的语气道:“全嬷嬷一早上便来了,可一直站在外头不进来。”
明行葵心中有几分无奈:“你去请了吗?”
红烛道:“请了,全嬷嬷只说不妨碍姑娘睡觉,站在外面等也是一样的。”
明行葵无声叹了口气,心里觉得有几分烦躁又道:“那等着便是了。”
红烛有些迟疑的应下:“那姑娘您再睡一会吧,给太太请安的时辰还没到呢。”
明行葵向来觉浅,也睡不着了,只是心里生闷气,只是不说话,待红烛说完后,明行葵才察觉红烛刚才有几分迟疑,便又喊住了她。
“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明行葵抬手拨开帘子。
红烛只瞧见明行葵细白的一张脸,约莫是刚醒,没有平日里见着人就笑的神态。
红烛道:“全嬷嬷带了一个小丫头一起过来,说是新添给咱们院里的做二等的丫头,给姑娘您使唤。”
*
“四姑娘,这是从太太院里拨出来伺候您的。”全嬷嬷笑容可掬道,“叫小穗,听说之前和姑娘有几面之缘。”
明行葵带着笑道:“是在母亲院里见过几面,叫小穗是不是?”
小穗跟着全嬷嬷身旁,一时没反应,全嬷嬷点了点她,她猛地一抬头,跪在地上给明行葵磕了头:“回姑娘,我叫小穗。”
明行葵点点头:“我这里原不缺人,倒是母亲哪里,身旁若是缺了人手,我放心不下,不如嬷嬷先带小穗回去吧。”
全嬷嬷依旧摆着笑脸,宛如一个假人:“四姑娘这说的是哪里的话,既是从太太院里拨出来的丫头,也是过了太太的眼的,太太说姑娘的荣月轩地方虽小,这些年也委屈了姑娘,人手可不能再缺了。”
明行葵知道这事无法反驳,也只能点了头:“既如此,我一会去谢过母亲。”
“今日太太身子不适,免了几位姑娘的请安,姑娘不必去了。”全嬷嬷道。
“母亲身子不适?这是怎么了?”明行葵连忙问道。
全嬷嬷难得放下了一张日日在脸上的笑意,语气微沉:“昨夜受了凉罢了,太太让姑娘不必担忧,今日也不必去请安了,太太正休养着。”
明行葵皱了眉:“好好的,怎么会突然受了凉?”
全嬷嬷没有说话,只是脸色沉的厉害,但依旧挤出了笑意对明行葵行了一礼:“四姑娘,我先告辞了。”
明行葵对红烛道:“去送送嬷嬷。”
红烛连忙上前抢先几步替全嬷嬷撩了帘子:“嬷嬷您小心脚下。”
明行葵瞧着还跪在地上的小穗道:“起来吧。”
小穗忙站了起来。
“既是母亲拨你来的,你往后便在荣月轩了,一会你先跟着红烛去吧。”明行葵道。
小穗应了,红烛进来瞧见小穗,便带了出去学规矩。
明行葵今日起得早,小沈氏又免了请安,原想着应付完全嬷嬷便再睡会,只是坐在这,一时也睡不着了。
外头有青山提着食盒进来,一进屋瞧见明行葵,有些惊讶:“姑娘今日怎么这样早。”
明行葵露出一个苦笑,撑着下巴瞧着外头红烛的背影,又瞧了青山手里拎得食盒,吸了吸鼻子闻到香味,露出一个笑。
“姑娘,我先给您洗漱。”青山放了食盒,又要去打水。
明行葵坐着任由青山摆布,青山探身去撩明行葵脸侧的碎发一同绾在脑后,明行葵感觉青山的指腹轻蹭到自己的脸,不柔软,反而很厚实。
“你从前是不是干过很多活计?”明行葵忽然问道。
青山咧嘴一笑:“那可多了,从前什么事没干过呀,为了一口饭吃,为了几两碎银子,什么事不愿意做?姑娘还不知道吧,我从前原先还学了几首曲子,只是我嗓子唱曲不好听,刚一开口,别说赏钱了,不开口轰我下戏台子就好啦。”
青山说完这话,才恍然意识到什么,一把捂了嘴:“姑娘别嫌我。”
明行葵乐呵呵的听着,听青山说了着话,才一瞬间意识到,身份的不允许,忙摆摆手,指了指耳朵:“我什么都没听见,你什么也没和我说。”
青山抿嘴一笑,给明行葵梳完头发,又拿刷牙子沾了牙粉给明行葵刷牙,青盐的味道一瞬间扑面而来,明行葵只觉得头脑一瞬间也清醒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