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寻常百姓家。
我爹是卖香的,我娘在绣房里做绣娘,我还有个弟弟,叫沈砚,我叫沈晚照。
爹卖香挣不了大钱,却总是会在收铺后到集市上买我和阿砚爱吃的绿豆糕,娘每月领了银子总会为我和阿砚买书,尽管外壳都已掉落,书页也皱巴巴的,但我和阿砚都视若珍宝,磕到一点边角都心疼好几日。
爹娘没钱供我和阿砚读书,但我和阿砚已经很知足了,阿砚每日去香铺帮完忙回来,都总拿着书在读,他爱看四书五经,我却偏爱《诗经》,每日做完女红总要翻来看看。
那时我有疼爱我的爹娘,懂事的弟弟,有案上的绿豆糕和手中的书。我那时想等到十六岁便和娘一起进绣坊,挣些银子供阿砚读书,阿砚那么聪慧,也极想读书,若是日后能参加科举,日子也好过些。
直到我十四岁那年,爹被流寇杀死,家中余钱也被抢光,那日娘正好带着我和阿砚去集市买东西,娘听闻此事后悲痛欲绝,别跟着爹去了。一位远方表叔闻此事,前来帮我和阿砚为爹娘置办了后事。
我对他感恩戴德,单纯地以为他人善,却不知他一纸卖身契,竟将我和阿燕卖做了奴婢。
我知道这件事并不怪他,家中本无余钱,爹娘后事都是表叔出的钱,他或许也是迫不得已,但我告诉阿砚若日后脱离了奴籍,便不要与表叔来往了,阿砚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说他明白了,我拉他的手,跟着执有我们卖身契的大娘走了。
天边泛起法白光亮,我和阿砚同十几个同我们一样的人坐在牢笼之中,运往集市,阿砚靠在我的身边睡着了,我轻轻掰开他一直紧握着的右手。
是小半块绿豆糕。
我和阿砚被卖到了中书令府中。
中书令夫人对下人很好,每月月钱从不拖欠,还常常赏东西给我们。
我被分到外院,负责打扫庭院,阿砚运气很好,被夫人看中,竟做了与他同岁三公子的书童。
晚上阿砚睡在我身边,高兴地同我说:“阿姐,三公子人真好!他练字时就让我拿纸与他同练,但我不敢,他便让我自己在书房中拿书,看好多好多的书!”
他一边说一边跟我比划着,我望着他高兴的样子,心理也很高兴,还是嘱咐他:“行事一定要小心谨慎些,懂吗?”
阿砚点点头,又忽然想起了什么,他蹑手蹑脚地起身,从他脱下的外衣中取出一块用破纸包着的东西,小心地把纸打开递给我:“阿姐,你扫地累不累?这是我前几日在家中找到的,一直没有舍得吃,阿姐你吃吧。”
他手中脏兮兮的纸,好好地包着那小半块绿豆糕,真奇怪啊,屋中明明没有掌灯,天上也没有月亮,我却清晰地看见了阿砚亮晶晶的眼睛和他手中淡绿的糕点,我接过绿豆糕,用手沾了点放入嘴中,淡淡的甜味转瞬即逝,我将剩下的递回给阿砚:“我吃了,阿砚也吃吧。”
我清楚的看见阿砚的眼睛又亮了几分,但他没有伸手接,只说让我都吃了。
我顶着满眶泪水,拉过他的手放在他手中,他才吃起来。
我那时只想着,日后定要让阿砚日日都能吃上绿豆糕,还有好多好吃的。
每月发月钱时,我都细细地算着阿砚与我的开支,每月我都会存一半的月钱来为我和阿砚赎身,有时夫人心情好赏的铜钱,我便拿来让看门的何守卫帮我带几块绿豆糕,阿砚每都高兴极了,我也跟着高兴。
那日阿砚兴冲冲地跑来,从怀中掏出几块莹白的糕点,说是二公子来监督三公子练字,见三公子有进步,顺带赏给阿砚的,我拿起一小块尝了尝,有桂花的清香,甜味盈在口中,味道自是极好的,但我却更喜欢绿豆糕。
阿砚将桂花与我分食后,有些不解地望着我:“阿姐,为何我尝起来觉得这桂花糕比不上绿豆糕呢?”
我摸摸他的头:“是啊,这是为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