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张氏母女三人来住下已有三日,表姐表妹两人被安排住在静好的园子里,于是一同吃饭说话,只是依旧挑挑拣拣,但估摸着日子也快走了,静好便也不跟她们计较。
又一日晚间吃完饭,林父张氏二人房中已灭了灯躺到床上安寝,说起了帷帐话。“我这个妹妹,当初家中突遭变故的时候,她连着奶娘擅自做主嫁进了何府三房作妾,许久没联系,也不知为何突然就过来了。”
“静儿的教养嬷嬷是从她那请的 ?”林父问道。
张氏点了点头,“也没别的法子了,静儿大了该成家,她这一身臭毛病要找人好好管管,不然到了场面上只怕会被人笑话,当然要为她好好打算。”
这古代的女子早熟些,十五六岁就要学晓这些进退之道,管家算账,人情往来能琢磨明白的倒没几个。
“静儿年底及笄,若是指给那年纪小的,还能在家再呆个两年,可是你对刘家公子倒是称心,他在外读书至今未婚假,大了静儿三岁,这样看来否则怕是半年内就要嫁人。这些道理只怕静儿还不明白,只是算着日子越来越少了。”
“我看刘家对静儿挺满意的,再者说了,也不用去什么富户里头,那些个弯弯绕绕,静儿进去只怕会吃苦,况且义行那小子一心都在静儿身上,咱们都看的出来,知根知底有什么不好。”
张氏伸出手拍了拍林父算是安慰,她知道丈夫平日对家里的事情都不过问,夫妻俩也对这个女儿平日有些溺爱,即将嫁人怎么可能会舍得。
想想都觉得有些难受,于是夫妻两人不觉眼眶都有些红。
两人心中差不多已经拿定主意,要是静好没遇到可心的人,就两家商议,指给刘家公子,至多拖到十七岁也要嫁人了,
“你说的不错,义行为人端正,又不像致远那般木讷,确实不错。”林卓清黑暗中捋了捋自己的胡须。
张氏侧过身,道:“义行他娘虽不喜欢静儿,可到底就是个村妇,也拿捏不了她,等到合适日子定下来就好了。管家之事已经慢慢教她上手了,脑子倒活泛,放心吧,咱家静儿不笨。”
林父闻言吃吃笑了起来,“我看你都想的妥妥当当,不过也要问问静儿愿不愿意。转眼长这么大了,之前胡闹的时候,可把你愁的不轻。”
......
第二日一早静好和两位姊妹已在桌前坐下,小厨房端来两碟子咸菜,一碗酒糟汤,一盘蒜蓉炒香菇,一碗稀饭,两姊妹皱皱眉。静好看在眼里,冷哼了一声。
下午静好坐在窗前打络子,她们走过来围坐在两旁。表姐笑道:“妹妹,京城里早就不时兴这样的配色了,再说怎么配了个紫色的,有些太老气了。”
静好头也不抬:“无聊打着玩,这也不是自己用,给嫂嫂的。”
又命人拿来一堆布条子摆在榻上让她们打随便摆弄,自己则放下东西溜出去了。
到得向晚时分,小张氏的丫头小子们已经装束停当,静好从婕妤那回来的时候,看见门口停着的两辆马车知道她们终于要走了。
晚间用膳,小张氏说到明日一早便走,张氏又要拿出两个礼物送给她们姊妹二人,推脱一阵,到底收下了。
晚间在房内洗漱时,柳儿怒拍了一下床铺,“哼!在咱们家白吃白住,还白拿东西,真是气死个人。”
静好闻言从镜子前侧了身子,笑道:“你这丫头生什么气?又没有拿你的东西。”
“倒是没拿我的东西,你不知道刚见面夫人给她们的两个荷包,是两个金铬子,夫人房里的翠翠告诉我的,走了又送她们一式一样的镯,姑娘还没有呢,姨夫人就给你个戒指,还是缂丝的,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她们在何府里少吃少穿来占便宜了。”
素月闻言赶忙跑过去捂住她的嘴:“你这蹄子,胡乱说话!要被别的丫头听见,告到夫人那里,看看扣不扣你的月例!你说的这些姑娘能不清楚吗?姑娘说什么了?就你嘴快!”说罢点了点她的头。
静好又扭回镜子前,头发都被拆好披散着,黑亮黑亮的,越发衬的那张脸白皙了。
“我看该好好管管你了,免得你到了外面因为这张嘴吃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任她们去罢,再者说了,她们迟早要走,家里又不是少这一两个金元宝,加上这次,统共也就见了三面,以后来不来往都不一定。”
柳儿听着,撇撇嘴,也不好说什么了。这时候又小丫头进来捧着个小猫进来,柳儿看见,已将这事抛掷脑后,轻呼一声跑过去,问她哪来的,说是刘家公子给的,静好闻言,也走过去,是一只小小的三花猫,黄黑白相见,可爱的很,喵喵的叫个不停,静好很喜欢,命人放床上逗弄了一会儿。
见猫只是叫唤,素月叫两个丫头去厨房整点荤腥捣成泥,盛在小碗里端过来,喂给猫吃。
几人围在床边,静好问道:“想不到你还懂这些。”
素月笑道:“是我三姑母家的小孩们爱养小猫玩,我也就知道一点。”
“我倒是想多多养,只是这猫儿狗儿又不同人一样,不会说话又要人收拾看着,要是出了意,倘若打碎了瓷瓶什么的,娘可又要怪罪下来。”
“这好说,就像我亲戚那样,圈在个地方,再命人喂吃喂喝,猫又不似狗那样,爱干净。人看着别爬高上低的就好了,反正也是让人抱着逗趣儿。”素月道。
柳儿挤过来,“姐姐说的好,这我可是第一个认同。”
静好伸出手指头点了点她,“平常没见你这么积极,弄些乱七八糟的你倒是第一个。时间不早了,你们也快些收拾睡觉,明日和我去趟行哥哥那里道个谢。”
吃过晌午饭,柳儿陪同着静好叩响了刘家侧门,来开门的是个小孩童,打眼一瞧什么也不说,直直地往东边走廊里跑去,过了一会,领着义行过来了。
柳儿看见,顿时什么都明白了,捂着帕子笑,又偷瞄了眼静好,也就她家姑娘脑子转不过来。
“我特地来跟你道谢,那只小猫已经养起来了,就是不大亲人。”
“是江家姑娘送过来的,我想着你喜欢,就跟她要了一只送你那去了。”
两人边说边走上曲折的回廊,往偏院主屋里走,这时听见了朗朗的读书声,静好往右一瞥,坐在亭下的小孩子们摇头晃脑的读书,这原是另辟开的一块地。
“前儿我嫂嫂还说再过个一两年把慎哥儿送来,拜刘叔叔为师。”
“小孩子启蒙确实重要,不过致远兄也能教导一二。昨日我看你家府门前停的马车都不见了,家里亲戚都走了?”
听他这样说,只点了点头,想到那不熟的姨母家就来气。
两人边说边走,进到屋内,一个丫头看见静好,便道:“屋里暗呢,看仔细些。”
静好点了点头,两人往右上房走,惊讶的是看见江明和刘家夫人坐在榻上不知聊什么正说的开心。
赵氏看见两人进来,轻点了下头,敛起笑容,静好和义行一同行了礼。
静好飞快的看了江明一眼,讶异她同刘家怎么熟络起来了,江明只低着头一个眼色也不给她。
我从家里拿了些点心给您尝尝,夫人身体可好?”静好不是傻子,知道赵氏莫名不待见自己,脸上的笑容都快僵住了。
“难为你有心,还想着我,怎么也不常来我这里,我还念着你长高了没,女工如何了。”
静好笑了笑,“夫人以后若是想见我,就打发个小厮来院里叫我就成,我肯定巴巴地跑来同夫人说话。”
赵氏闻言并不答话,转头拉起江明的手,“今日也聊的差不多了,我让义行送你出去,过几天再陪我过来说话。”
她就是吃饱了撑的,专门来刘府碰一鼻子灰。
静好看了一眼义行,只见他眼睛正望着自己,神情古怪。
三人一同走到了巷子口,义行跟她们道了别就走了,静好看了看江明想说些什么,又不止从何说起,就见婕妤刚从林府出来,“好啊,我说怎么一个人都不见了,原是凑一起把我冷落了。”
“婕妤妹妹怎么了?”江明拉起了她的手。
婕妤笑道,“后天去我那里吃饭如何?给你们准备的,快到元宵,咱们几个好好说说话。”
江明望了望静好点点头,静好也笑着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