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想说得圆满,害怕引起误会,这 是患得患失。然而也不能说这就没有一点积极意义,害怕引起误会本没什么错。但如果没有把握好这个度,纠结不已,也是一种痛苦。我想搞写作的人一定深有体会。
可是,怎样把握好这个度呢?
我想应该看看事情的严重性,一般的就没必要反复修改了,严重的再修改。
说话有时候说的不彻底,或者之前没有悟到,事后做一点补充,不算患得患失。患得患失主要是指有的时候,两个词的语气略有不同,似乎都可以,不知该选哪个,左右矛盾。或者某个观点表达得似乎可以,然亦容易引起误会,似乎行,又似乎不行,纠结不已。不知是否要修改补充,修改补充似乎又失去了某些东西,这是很让人痛苦的。
这大概就是水平不够吧,或者就是做人的问题,所谓患得患失。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我们应当适当允许自己有不完美。小瑕疵无伤大雅。
创作也要严谨,不可有重大缺陷。这两者之间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要做一个完美的人,还是应当允许自己有所不足呢?
完美是追求,不足是现实。
追求完美,体谅现实。
有重大缺陷则改,小瑕疵莫过度纠结。能改亦要改,不见亦不思。
无关紧要为什么要改,它可能还有别的作用。
无关紧要就不要改了,没必要追求完美。完美的必是严肃的,那就不是人了。那是雕像,那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允许自己不完美。
追求完美,但又允许自己不完美。
这就是矛盾,这就是对立统一。
世间本是矛盾,一切都是对立统一。
我不完美,但并不妨碍我追求完美。我追求完美,但并不妨碍我允许自己有不完美。
不完美是人,完美是神。神是偶像,是用来供奉的,只能“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了。
向往永远在路上,现实才是归宿。
不要排斥归宿。
爱自己,允许自己有不完美,但不允许自己不道德,这就是现实,这才是王道。
我们永远在路上。
我们也随时可以停下来安息。
路无穷,我们的生命有限。
我们的生命有限,但我们的精神可以无穷。
一刹那虽短,但一刹那也可以是永恒。
我生永恒。
无穷无尽的时空,我生永恒。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还不能“已”。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