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智慧就包含在这五个字里面:等待和希望!”——《基督山伯爵》
当你读完一本书后会做些什么呢?
也许会有些感想,想要将它们说出来,与人讨论,但这样的人很不好找,因此不妨将它们写下来,放在小角落里,等到过了一天,十天,一年,十年,让以后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跨过时间洪流,面对面地交流一番。
我总以为读书就要读原著,比如说读古籍,最好是读未经删改的竖排繁体原版,读外国文学,应当读其作者所写时运用的语言,那才算原汁原味。
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罢了,想要真正做到,何其难。
颇为惭愧,我的英文水平非常一般,远达不到阅读原著的水准,而同样的,我对他国的历史、人物、风俗颇不熟悉,作家在文中引用的西方传说、名著、神话人物、俚语,以及那长且难记的人名与地名常常使我望而却步,可以说,读且读懂外国作品对我来说是有些吃力的,因此这本书我断断续续读了大半个月才读完。
读得很浅,囫囵吞枣,但还是想写点什么。
毕竟敢于动笔,总好过什么也不做吧?
说写就写!
基督山伯爵,埃德蒙·唐戴斯,我们的主角,当我回顾他的经历时,总会想起许多经典作品,比如《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飘》的郝思嘉,《哈利波特》的哈利等等,当然,他们的人生各不相同,但我们不难从中找出他们的共同点:苦难铸就的灵魂,强大到不可动摇的精神,坚定不移的初心。
对我来说,这样的主角太迷人了。
就好比一朵鲜花,生长在花盆里时,它是漂亮的,而生长在悬崖峭壁上时,只用“漂亮”一词来描述便显得轻浮,它该是生动的,美丽的,闪闪发光的,熠熠生辉的,是不屈的生命,伟大的灵魂的象征。
最璀璨的灵魂永远诞生于苦难之中,主角于痛苦中淬炼,成长,坚定内心,长成一柄坚不可摧的利剑,这个过程也许是残忍的,但同样的,被疾风劲雨拍打过的果实更加甜美不是吗?
苦难铸就辉煌,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古人诚不欺我也。
这种经历,这种烈火燃烧过,这种坚刚不可夺其志的主角实在动人心魄,如果没有被诬陷入狱,没有数十年的牢狱生涯,没有遇见法里亚神甫,没有亲身经历过从黑沉的大海中奋力跃出,精疲力尽之际看到朝阳初升所散发的耀眼光辉,埃德蒙·唐戴斯不会成为游弋巴黎上流社会、神秘而令人沉醉的基督山伯爵。
他有决心,有希望,有耐性,善于学习,能够忍受苦难,能够忍受数十年的等待,这些特性铸就了他复仇之路的成功,也让基督山伯爵成为文学作品中经典不朽的人物。
然而我以为最迷人的是,埃德蒙·唐戴斯不是基督山伯爵,但基督山伯爵到最后还是埃德蒙·唐戴斯,他可以心无所愧地说出他的名字,他的名字永远刻在骨子里,灵魂深处,牢狱、时光、复仇,这世间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将唐戴斯埋没,更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将其改变,他始终是他。
大仲马的笔触太美妙了,他对人性观察入微,他的比喻精妙准确,他的语言简洁凝练而富有深意,他并不卖弄,而是很自然地将那些我们都知道,却不知该如何表达的东西讲得透彻,入木三分,整篇作品环环相扣,节奏恰到好处,布局宏大而合理,感情真挚而动人。
唐戴斯与梅塞苔丝之间纯洁美丽的爱情,唐戴斯与法里亚神甫的师徒情,瓦朗蒂娜与诺瓦蒂埃的亲情,船主莫雷尔的友谊,诺瓦蒂埃与德·维尔福父子之间的相处,唐格拉尔与欧仁妮似父女又似交易的模式……
在他的笔下,不过寥寥几笔,便赋予一个扁平人物以鲜活的血肉,任何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而不是为推动剧情所设立的npc,比如可爱的欧仁妮小姐,幽默风趣、富有职业操守、尊重友谊的博尚先生。
伯爵对于复仇的精妙布置,恰到好处的诙谐,发人深省的内核……作家妙笔横生,真的太会写了!
读完此书,感慨万千,不知从何处说起。
若是唐戴斯没有遭遇这些,他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
最后的最后,想象了一个画面:
十九岁意气风发,即将成为法老号船长的青年唐戴斯独自出海,途中停泊在一处荒岛上。
青年走下船,踏上荒岛的土地,看到一位穿着打扮考究,气质沉静神秘的男人。
青年对他充满了好奇,礼貌问道,“请问阁下是?”
基督山伯爵微微一笑,“我是埃德蒙·唐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