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置办年货
冬至过后是腊八,早起吃过饭,孩子们都去上班上学去了;陶玉整理厨房里的橱柜,今天是腊八,给孩子们煮一锅腊八粥吃。 腊八粥本是佛教寺庙用来供佛的---------18种干果象征18罗汉,后来这种风俗在民间流行;陶玉抓几把糯米,两把绿豆,红豆,又捧了一捧自家枣树上结的红枣,对了,他想起前些日子广群从老家带来的麦仁、花生,还有美珍母亲送的桂圆、莲子,好在凑够了8样;在那个年头能凑成这8样,也算是富有了,陶玉把这些原料淘淘洗洗放进盆里泡着;午睡起来,开始熬腊八粥,大火烧开,小火慢慢熬,香甜可口的腊八粥,就像好日子一样是熬出来的! 不时得掀开锅盖,用勺子顺时针推一推,陶玉坐在灶边,剥着花生;儿子叶道远,又有两个多月没家来了,前些天来信说去北方出差,过年才能回来;陶玉心里清楚孩子是在软抵抗,自从美珍过门,他就不愿回这个家;以前每个星期必回家:你个臭小子,傻小子,混小子,坏小子,倔小子,看你能顽固到什么时候。陶玉知道儿子是怎么想:妈妈,你不是喜欢良美珍吗,硬逼着我娶她,这下好了,我把你喜欢的儿媳妇娶进了叶家,称你的心了,有她给你当儿媳妇,我就不回家,我让你连个人影都见不着; 陶玉手中播着花生用力一捏;你个熊孩子,有我眼在,看谁能摽谁!
腊月是全年白天最短的最冷的月份,才5点多天已渐渐暗下,今天北风呼呼的刮了一整天,想是要下雪,陶玉的孩子们陆陆续续回来了。
“回来了,我的孩子都回来了,快进屋暖和暖和,咱们晚上吃腊八粥好,”陶玉高兴的说,给孩子们每人盛了一碗热气腾腾香香甜甜的腊八粥。
陶玉: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该备年货了,美珍,你们家过年都办啥年货?
美珍:我娘每年腌制腊肉,咸鱼,要是回吴县的外婆家,还会带回咸鹅咸鸭,江南的土特产莲子藕粉糯米;
陶玉:我腌不好菜,再说干巴巴的,又咸没有新鲜的好吃;
美珍:做好了也好吃,每年过年我娘都蒸一大碗米粉肉,平时我不吃肥肉的,也能吃上几块;
陶玉:跟妈说怎么做的?
美珍:把五花肉切成条撒上炒热的盐、五香粉,在小砂缸腌三五天,拿到外面通风半个月左右入腊味了,用荷叶简单的裹一下,防止肉被吹的太干,放到阴凉通风处;吃的时候把肉用温水洗一洗,切成肉片在沙锅里一层肉一层米粉,最后上面放几个葱白,几片姜,再几滴生抽蜂蜜,红糖也行,炖在锅里先大火后小火至少要炖三个钟头,蒸出来的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每次吃时用筷子夹几块在米饭锅里蒸,回锅肉,越吃越好吃;
海强:婶子,你说的我都直流口水了;
美珍:海强以后别喊我婶子,在家时我哥的孩子喊我姑都习惯了,喊姑过年我给你做米粉肉吃;
海强:喊什么都成,只要能吃米粉肉;
“好,星期天我们上街去办年货,”陶玉高兴的说。
“我也去,”小姑和平也来凑热闹;
“还有我呢,我有劲帮着提东西”海强嚷嚷道;
“又来个,凑热闹的,”陶玉笑孙子,海强开始变声了,一会小伙腔,一会儿又小奶生,常常引的娘几个相视一笑,海强却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
美珍:妈,天冷了,我到你屋里睡。
陶玉:好,我的儿,明天把各屋的炉子都生着,可别冻坏了你,
美珍:妈,别费事了,咱们一冬天挤在一起也热闹,
海强:奶奶,我也要搬到你的屋里来。海强这会儿又孩子奶声奶气,
陶玉说:你多大了?还成天的和我们挤在一起!
海强:我怕!
陶玉:怕什么?
海强:怕鬼,
陶玉:瞎说,哪来的鬼?
海强:有,
美珍摸摸海强的头,笑着说:胆小鬼倒有一个!
陶玉:好,你睡你姑的屋,奶奶给你装个热脖子,再给你加床铺盖。 陶玉也不舍得让海强一个人住在他父母身前的东厢房,陶玉的住处是后院,虽然公婆不在了,可是叶学礼和陶玉也没有挪过来,正房作为堂屋里边陈列着叶家列祖列宗的照片;虽然是后院,由于地基较高,朝阳好,居住条件并不差,房屋的质量和正房一样都有木墙裙,宽大的玻璃窗,而且后院的院落由东西小院,也不窄又僻静,正有利于读书做学问;叶学礼去世后,陶玉为了迎娶叶家的新媳妇良美珍进门,把孙子海强挪到前院的东厢房,他父母生前的住处;因为良家夫妇很是讲究,陶玉从西小院搬到东小院,西小院的房屋经过整修,叶道远从正院的西耳房住到西小院,这也标志着他正式立业成家; 可是他还是喜欢他原来的居处,特别是乔芬楠也十分喜欢,称之为霭地的小院; 小院虽不大,咫尺间,充满无限的情趣,尤其恰逢春季花开时节,桃园小憩,一片粉红色令人心醉,乔芬楠取名------桃云。
陶玉为孙子海强铺床,没爹没娘的孩子就是可怜,什么时候才能把他拉把大,能看到孙子长大成人的那一天吗? 她想着想着,心里不由得骂起儿子:妈生这个儿子有什么用,成天连个人也见不着,把自己的媳妇丢在家里不闻不问,这个不知好歹的臭小子,看你顽固到什么时候,哪天我撒手走了,你就知道小喇叭是铜做的还是铁做的了?
星期天陶玉带着几个孩子上街置办年货,街上的人熙熙攘攘透着十足的年味,看一个老汉扛着冰糖葫芦,其中的一串有一米多长,和平嚷着要买,冰糖葫芦甜又酸,酸中带着甜,冰糖葫芦酸又甜,甜中带着酸;
“买!买个大的,让海强扛着,”陶玉高兴地说,
走了一条街也没有陶玉想买的,本来想买几条大鲤鱼,可鱼太小了,鸡鸭鹅街上几乎见不到;那就割几斤肉吧,卖肉的门市部排着长长的队伍,好不容易挤到跟前买了10斤五花肉,就这样一家人扛的扛,抱的抱,提的提回到家。陶玉看着买回的年货,几颗大白菜,一捆粉丝,一口袋红萝卜,一刀带着肋骨的五花肉,还有一大串冰糖葫芦,忍不住可笑:美珍,咱们今天赶集自办年货,画成年画一定很诙谐!
美珍笑道:尤其是海强扛着那串糖葫芦,
正说着话,广群来了,陶玉说:广群我们请你吃糖葫芦,你可得给我帮个忙,
广群:您说吧,
陶玉把广群拉到一边:这钱你拿着到乡下给我买点年货,
广群:哪用那么多钱呀?
陶玉:你先拿着,下星期天去南上庄赶集,买4条大鲤鱼,4只大公鸡,别的呢,你再看着买些。
广群是个会办事的孩子,星期天与和平骑车去乡下赶集,鱼是集上买来的,鸡是在农户家抓的; 腊月十六,和平海强用自行车拖着4条鲤鱼,4只鸡,4瓶酒,4包点心送到良家,出门时陶玉交代和平:说,哥哥去北京出差了,年前才能回来,我们代哥哥看望二老。
良家自然是礼仪之家,把送来的礼物见样回了一半,还让和平带上两只咸鹅,两只咸鸭,自己做的腊肠,腊肉,还送了一筐冬季难得见的蔬菜;
和平说:不要,回去,我妈会说自己不会办事的;
可她哪里能说服良妈妈,回到家陶玉感觉过意不去,良家夫妇真是太实在了!
晚上陶玉和儿媳妇说:美珍你娘真是太实诚了,让我怎么过意去呢?
美珍:这些蔬菜是我叔从部队送来的,给咱,咱就收下呗!
陶玉:咱娘几个一时也吃不了,等道远回来尝尝鲜,放哪好呢?家中的菜窖几年都没修了。
美珍:妈,厨房不是一个小砂缸吗,我看我娘要用碎花生壳麦秸草,这么一层菜一层草的摆好也能保鲜。
陶玉:太好了。陶玉喜得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