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41岁这一年,她勇敢的摆脱了婚姻与家庭的桎梏,一份为了孩子而挣扎的婚姻,终究不是三姨想要的。
2014年,这一年三姨41岁,美容行业在我们这个小县城里风靡起来,三姨有一次被做美容的人夸了之后爱上了做美容,跟美容店的老板聊着聊着自然而然地就发现了这个“商机”。据老板说只要去沈阳学习几次,回来就可以开店了。也不怕没有人光顾,可以开在理发店楼上,或者是店里做美甲纹眉等项目,美容行业的受众很多,不出几年,就可以连本带利的赚回来。三姨心想她的商机来了,但又苦于做家庭主妇多年,手中并无积蓄,就开始商量三姨夫,让三姨夫出钱,她想开店的想法三姨夫起初并不同意,她就一直在商量,说一次不行两次,一直磨到三姨夫同意。三姨夫给她贷了款,给她开店用,这也为他们婚姻破裂埋下了伏笔。
三姨雷厉风行,从沈阳回来后就火急火燎地投入,选好了址之后就择吉日开店了。生意没有因为选了好日子就好起来,除了认识的人,三姨没有找到新客户。三姨就这样每天一个人坐着公交车往返于家和美容店,三姨夫从不插手,也不说帮忙。这样持续了一个月,几乎没有订单,三姨的压力与日俱增。一开始中午三姨点外卖,后来吃早上带去的饭,再后来,矛盾渐渐有了。
做生意这件事,从来没见过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当然三姨也不例外,她简单的了解就莽莽撞撞地投入,做生意不是简单让朋友转发朋友圈宣传就可以的,资金的缺乏以及总代的跑路,结果必然是失败。人们常说祸不单行,也说否极泰来。在三姨这里只有祸不单行应验,创业失败的她这时被查出了病。焦虑伴随着争吵,两个人又缺少沟通,看病都是三姨一个人坐着公交车去看,患病的她心理是脆弱的,没有安全感,渴望三姨夫的嘘寒问暖,但三姨夫从来不管,三姨觉得心灰意冷,这时爆发了最大的一场战争。
两个人的这场争吵持续了很久,终于三姨夫的一句“有本事离婚”让三姨夺门而出,很快,他们办理了离婚手续,三姨净身出户。这次吵架有很多因素,做生意失败、对生病的三姨置之不理以及把三姨的保险私自停了。三姨后来骂三姨夫的时候总说起保险的事情,如果有这份保险,她也不能过得那么难堪。保险刚停她就查出来生病了。
刚离婚时,只听说家里的亲戚都在劝她复婚,大姨说让三姨不考虑自己也要考虑孩子,孩子还那么小,她走了没有人会管孩子,为了孩子也不能离婚,但依旧没劝住倔强的三姨。别人无法理解三姨对三姨夫的失望,可三姨跟三姨夫结婚这么多年,她太了解了,三姨夫一直以来就是这么冷漠,多少年来,哪怕是打吊瓶的时候,他也是把她送到医院就不管了。
三姨与三姨夫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不和谐的,三姨一直认为三姨夫对她没有感情,只是为了与姥爷置气才娶她。婚后三姨夫经常夜不归宿,在外面应酬,或者是跟朋友聚在一起喝酒,打电话叫都叫不回家,大部分的人都散了,三姨夫一定是留到最后的那一个。到了冬天,三姨夫就喜欢在外面打牌,打电话不接,三姨经常在烟雾缭绕中找到三姨夫。两人避免不了因此吵架,三姨夫是个闷葫芦,喜欢冷暴力,三姨这气是一波接着一波,十几年来,一直如此。但这样的三姨夫在外人眼里是个极好极好的人,乐于助人,朋友有事他真上,亲戚家有事他也赶快帮忙,所以大家都对他很满意。让三姨狠下心来离婚的不是经济上的困难,是三姨夫一直以来的冷漠,如果三姨夫不因为做生意赔钱跟三姨置气,而是选择陪三姨去看病,多给她一点关心,他们走不到离婚这一步。
三姨夫非常大男子主义,三姨想要做什么,他都先给予否定态度。早些年,三姨想要学着骑摩托车,三姨夫当时是这么说的,他说“你这么笨,学什么摩托车。”三姨不服气,借着邻居家的摩托车一下午学会了,虽然后来从来没有骑过。后来三姨想要考驾照,三姨夫依然是反对,认为她不需要学,学了也开不到车,三姨依然不服气,自己报名学,每科都是一把过。十几年来三姨并不是没有想过要出去工作,出去几次最后三姨夫都让她回家当她的家庭主妇,三姨夫觉得三姨要花钱可以找他要,并不需要出去工作,但当三姨真的要钱时,他又觉得三姨花销大。
当初生孩子的时候,三姨夫依然在外面打牌,都是婆婆一人忙里忙外。等孩子生下来,他进去看了一眼,扭头就走,每次三姨说起这些都能感觉到她话语里的愤恨。三姨流过几次产,有一次是她跟婆婆一起去的,刚下手术台的时候,她双腿都站不住,只得扶着栏杆站着。但三姨夫都没去接,最后是三姨的婆婆扶着她走回的家。现在想起来第一次离婚,三姨这么说,“我当时就觉得自己都生病了,钱没了可以再赚,你说我生病了都不和我去医院看,我这病是为谁生的。还有那保险,说停就给我停了,要不然我生病还能给我报销。”三姨也承认,离婚是冲动了,但是她现在想想真没多少后悔的心情。
三姨从十几岁开始承受家庭压力,经历了很多困难,在四十多岁的时候面临婚姻破裂,这无疑使她陷入了巨大的痛苦和挑战。
“一开始我恨你三姨夫,恨得牙痒痒。但现在我不恨了,恨没有意义。”前几年的三姨谈起三姨夫都是满腔恨意,现在这股恨意倒是随着时间淡化了,因为三姨发现被恨意包围的自己更不容易快乐,不如放过自己,别再折磨自己。
相较于三姨夫,三姨夫的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也让三姨不解。三姨说,这么多年来,每次三姨夫夜不归宿,三姨夫的父亲总会说是三姨的问题,为什么别人家不这样,就三姨夫整宿整宿不回家。不从自身找原因,还要吵架。三姨夫的父亲总是无条件偏向自己的儿子,每逢吵架便是三姨的错,在三姨夫的父亲眼里,三姨没有一处优点。三姨夫的父亲脾气暴躁,所以她的婆婆从来不敢多说话。三姨觉得,三姨夫之所以没有反思自己错误的习惯和承担后果的担当,与他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