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底下的儿子,始皇帝面色复杂。虽然怒其不争,但也十分怜惜。
这毕竟是寄予厚望的长子啊,也许因为他母亲和昌平君的事情对他有些苛待了。
扶苏老实,做个爱民的仁君也是不错的。
只是,还需要历练。
儒家那一帮人,不适合呆在扶苏身边了。
始皇帝放低了声音柔和的说道:“天佑大秦,降下神女,挽大秦之将倾。朕事务繁忙不得闲,你辅助神女办事,可好。”
扶苏十分听话,孝顺:“扶苏从命,但凭神女吩咐。”
始皇帝又道:“此事牵扯颇大,不能让旁人知晓。”
扶苏领命。
既知命运,相顾无言。
始皇帝摆了摆手,传令即回咸阳。
路途奔波,很是无趣。
林墨只能将开门的地点设在始皇帝的边上,而自己却回家专研史书。
还是待在自己家舒服呀。林墨上午睡到九十点才醒,醒来洗漱,书房坐坐,沙发躺躺,看不进书,就看看之前下载好的电影,主打一个随心所欲。
要是还是觉得无聊,就出门去看看始皇帝他们走到哪里了 。
外面的人风尘仆仆,一脸疲倦,只有林墨轻轻松松,闲庭漫步。
等和始皇帝相处了一段时间,林墨才了解到始皇帝是如此的繁忙。
对书上所言:昼决狱而夜理书事愈烦而乱愈生,有了深刻的认识。
太忙也就算了。伙食也是非常的差。
林墨看了一眼,就再也不想吃了。
一路飞奔,沿途城镇都差不多,穷苦的都差不多。
穷苦人家的小孩子根本就没什么衣服穿,能有点东西吃活下来就已经很不错了。
可光光活下来还是不够的。
征兵严重,赋税严重,每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手指茧一层一层,脚上的皲裂一寸一寸,如此辛劳,可还不够温饱,甚至住的地方都是破落不堪。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林墨吐了口气,又看了一眼在路途之中还不忘处理政务的陛下。
他做的很好。
我们还能做的更好。
咸阳宫,盛大辉煌。
外面的是个阴天。
青玉五支灯,七尺五寸,燃灯之后鳞光闪动,灿若繁星。
朝会已经结束,现在是午时,始皇帝正在自己的宫殿内伏案批改奏疏。
那勤奋而短命的老祖宗,日后暴毙而亡,可能有丹药的原因,说不定也是劳碌猝死的。
“陛下,一路舟车劳累,还是好好休息吧。”林墨出声。
始皇帝听见林墨的声音,才知道林墨又出现了。
始皇帝揉了揉眉心,遣散众人:“你们都下去吧,把扶苏叫来。”
众人无声息的退下,扶苏来的很快。
扶苏很是疲惫,但依旧温和有礼:“扶苏见过父王,神女。”
两父子的情况都差不多,满是疲惫。
自从知道秦二世而亡之后,他们就深觉时间紧张,一刻都不敢耽误。
始皇帝:“造纸一事准备的怎么样了。”
扶苏:“儿臣在咸阳附近择了一靠水偏远村落,工匠材料都已到位了。明日就开始正式造纸。”
“好好好,朕再派一千军士驻守,此法定不能外泄。”始皇帝点点头“上次神女说还有其他方法,可祝助大秦国泰民安。可路途劳顿,我们又看不懂神女的字,故一直不得,如今有空了,还烦劳神女诉说,由扶苏书写,朕好早日安排,惠泽万民。”
他们可真是劳动模范啊。
既然这么积极,林墨也不好拒绝:“民生最重要的就是衣食住行,所以我先向陛下敬献纺织机。”
林墨甩出几张图纸,上交始皇帝,始皇帝小心翼翼的接过,这是他第二次碰到神女给的东西。
前面是一块金子,金子多的是,没什么稀奇的。
但是这不同,这可关乎到秦国的未来。
林墨:“现在应该是男耕女织的时代,织一匹布费时很久,一件衣服是从平民百姓的珍贵物品,或许有的家庭小孩儿都没有衣服穿。所以让布变得平价,是十分有必要的。”
说到这里,始皇帝想到了:“扶苏领办造纸,脱不开身。李斯不得用,右丞相将承担李斯的部分事物,也不得空。蒙毅外出公干,尚未回来。此事就交给少府吧。”
林墨其实不太清楚改良后的纺织机具体会有怎么样的效果,始皇帝看了看图纸,也不是清楚。
少府,也不是很清楚。
直到少府拿了公子扶苏手抄的图纸,小心翼翼的交给底下工匠。
老工匠,早年拜师墨家,一眼就看出了这写图纸的珍贵之处。
他看着图纸久久不言,热泪盈眶,抹了抹眼泪,熬夜将图纸拆封,召集底下工人,日夜不停,不过三天,就造出了一台。
不过一日,防线织布,除开沤麻原本一个月才能织出一匹布。如今,如今却只要一日。
老工匠抚摸着布,痛哭流涕。早些年,他的老母亲,为了纺布,后来眼睛都瞎了,可现在好了,现在好了。一个月织成的布,一日就能织成了。以后就不用在辛辛苦苦织布了。以后的娃娃,不用在愁没有衣服穿出门了。
周围的工匠却是欢呼雀跃。一匹布,能换一个月的口粮,现在一日就能完成一匹布,以后还缺口粮么,不缺了不缺了。
就算是能换的粮会少了点,也无妨的。大家不愁衣服穿了,不愁衣服穿了。
不过此时的众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些未来科技为大秦带来的重要性,林墨还在兴致勃勃的推广其他制造工艺:“陛下,还有晒盐之法。”
不吃盐是不行的。
但是古代的盐吧,贵,质量又不要。
林墨还特意拿出来了在厨房买的盐,递了过去。
始皇帝接过,伸手捻了捻不可置信:“这是盐?”
林墨点了点头
始皇帝看了好几眼,又沾了点在指尖,尝了尝。果然是盐。
始皇帝眉开眼笑:“此事,事关朝政,交于右丞相吧。”
忙点怎么了,都是为朕和天下百姓分忧。
始皇帝眉开眼笑“神女还有何法献上,朕一同叫人来。”
“哦,炼钢术。青铜挺好的,钢会更好一点。”林墨,拿出了自己的手抄资料。
始皇帝看得很仔细,看完却有点愁。此法确实是好,可是依着现在的工匠技艺,能否造出呢。
若之前还是为了民生,那这件就是实打实的为了军事了,又该交给谁去办呢。
众将军?那是万万不行的。
宗室?也不行。
只能朕上手了啊。
“此事,事关重大,朕与神女一同督办吧。”始皇帝一锤定音,将方子收起来。
前两张方子还递给扶苏看过,这张始皇帝直接收起来。怕是日后也不会有人再看到。
炼钢,要搭炉子,炉子搭了也不介意多搭几个,林墨又翻出了制造玻璃的方子,打算和始皇帝一同打劫六国富户,也算是解决了钱财问题。
这几个方子,可真的是献到了始皇帝的心坎里面。
始皇帝大手一挥,给了林墨很多赏赐。
林墨挑挑拣拣,搬了一点拿到自己家里。剩下的和陛下商量了一下,折算成粮食和布匹,打算在咸阳城附近以为大秦祈福的布粥。
这当然是用了陛下的名义。
右丞相和少府匆匆赶来,又匆匆离去。
只有李斯,觉得不对劲。
公子扶苏秘密领了差事,右丞相秘密领了差事,少府也领了差事。
少府的是一项制造工艺,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公子扶苏领的差事,右丞相领了差事,为什么就他这个左丞相没有领差事。
有什么是他这个左丞相不能知道的吗?
李斯在家来回踱步,心中隐隐不安。
第二日的朝堂之上,李斯的担忧扩大了。
这不是他一人觉得陛下对他冷淡了。
而是全部的朝臣都察觉出来,陛下厌弃了李斯。
始皇帝的想法非常的显而易见。
朕的大秦二世而亡,罪魁祸首赵高当诛,你李斯,朕虽然有点舍不得你,但是也不想看见你了。
可李斯不知道啊。
他在脑海里面无数念头闪过,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人从后世而来,告了他的状。
李斯忐忑不安。
而胡亥,生了一肚子的气。
他的老师赵高,被赐死了。
而现在,所有人,所有的哥哥姐姐,都收到了陛下的赏赐。
唯独他,没有。
难道是受到了赵高的牵连?
胡亥在殿中来回转圈,终于还是气不过冲出去找了始皇帝。
然后,面都没有见到,被杖责,被抬了回来。
扶苏不在始皇帝边上,没人替他求情。
就算是扶苏在始皇帝边上,估计也不会求情的。
胡亥哭着去找陛下,原本是示弱,没想到又哭着被抬回来了。
盛怒之下,又打骂了底下的随从。
谁知道,这件事情又让陛下给知道了。
又传了杖责。
这下,全后宫都知道胡亥,不得宠了。
大孙子,小儿子。本来胡亥是最受宠的小孩,小孩子么,受宠了难免娇纵,其他的哥哥姐姐也不喜欢他。
只是都是骨肉兄弟,弟弟受了责罚,哥哥姐姐们都要来看望一下。
不想,胡亥身边的人都换成了陛下身边的人,他们见不到胡亥了。
胡亥见不到,但是要参加一个晚宴。
众公子公主们又纷纷回去,准备今晚的宴席。
这宴席是特意为神女准备的,陛下想要将神女介绍给他的子嗣。
若是能和扶苏一样,见到神女,那么就跟在神女身边学习。
虽然越不过扶苏去,但是好歹能为大秦做一些贡献。
其他儿子的权利不能给的太大。
但是女儿们还是可以的。
有些女儿,他很是亏欠呀。
比如说他的大女儿,年纪轻轻却要嫁与王翦。那王翦,连女儿的祖父都做得。
哎,生在帝王家,联姻之事不可避免呀。
不过,大秦民风开发,养个面首也不是什么大事。
等给公主们找点事情做做,免得困在深闺里面怨气深深。
那织布机就很不错。
到时候,在宫外建个宅子,做个百八十台的,征召些女工。公主们虽然不用亲自上手,但做个监工指挥调度,做做后勤保障还是很不错的。
始皇帝定好章程,准备晚上带公子公主们见见世面。
朕的神女,虽然暂时不能叫天下人知道,可是先让大秦宗室见见也不错的。
天佑我大秦,大秦定能世代相传。
始皇帝头一次撇下公务,开始在殿中试衣服。
林墨也头一次了解到,试衣服也能那么累。
她已经试了很多衣服了,陛下都觉得不好。
外人看不见她,也不能为她打扮。
穿的那么好有什么用。
林墨撂了挑子,回家睡午觉。
始皇帝不解,怎么头一次遇到不爱珠宝华服的女子。
哦,是神女啊,那没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