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有感

    没满三十的时候我给自己做了非常完美的期待,自信优雅等等,然而在三十岁那年我知道这些完美的期待终成空想,唯一值得一提的是自己的思维和内心完成了质的成长,无论是看待过往,还是现在,都似在一夜之间从小孩儿长成大人,很遗憾三十岁才开始改变,当然不晚,这些变化让我逐渐从一个极其内耗的人变成一个包容的人,也仍然感谢,即便如此,内心那极纯真的一面也没有消失。

    在三十岁到三十二岁这两年我又在干什么呢?很遗憾,大脑空白,对社会的变化迟钝起来,很有意思的事是,从生完小孩一直到这个年岁,思考逐渐变的很少,我当然分析过原因,养育孩子意味着得放下很大一部分自我,所有曾经我喜欢做的事情,好像都没有那么从容的时间给我,所有干脆放置,一直到孩子逐渐长大,我尝试一点点拾起,当然没有那么容易让你拾起,你得重新开始规划内心,并且养成习惯然后替代那些做妈妈后形成的习惯,实际挺难,直到现在,一边生存,一边养育孩子,一边寻找自我,这似乎是个永久命题。

    有时候我会忘记年岁,可能时间流逝太快,而我真正抓住的很少,所以我很难记忆深刻;然而,总归会在某个激灵的瞬间意识到自己正在慢慢老去,而我必须抓紧时间思考自己该如何度过,以怎样的姿态度过;恍恍惚惚的么?就像生产完之后的我?不应该,我已经恍惚太多年了,生活可以窘迫,而姿态必须优雅。我想这不是件简单的事。

    我总是一个很缓慢的人,年少时觉得慵懒的气质特别,当我三十好几时,我突然想到,这种不充沛的生命力是不是天生缺陷,你看,这想法变化是不是很大。我很期待岁月赐予我更多的韵味,当然现在只是期待;还说缓慢的事,我现在仍然缓慢,不仅如此,我的工作还在助长我缓慢的气焰,而我的缓慢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的孩子,他也很缓慢,所以好像我一直都走的很慢,转变很慢,成长很慢,对比下来真是不太成熟,真的。

    我始终把自己当作年轻的女孩儿,当然不是我脑袋真的在做如此想法,而是到推自己这些年,得到这个结论。

    人真是有趣的很,还在念大学的时候总觉得自己长大了,所有极喜欢高跟鞋和成熟的衣服,很少有彩色的衣服,而年岁见长之后,却更喜欢颜色鲜艳的衣服,高跟鞋极少穿,可以说几乎没穿,这样的转变也真是很有趣。

    我总认为,年轻时某些天分,在年岁渐长之后,是会被上天收走的,当然,如果能一直练习保持对外界的灵敏,那么这样的事情很有可能不会发生;而我,年轻的时候内心有非常充沛的表达欲望,不是说倾诉的欲望,而是对文学的喜欢,所有写过很多有的没的,可能一次下雨,看过一只大鹅,看见乡村落日等等,我内心都有一箩筐的思考和文字要诉说;而现在呢?难得,一年能写一次就很是不错了。

    哈哈,那么接下来,我该以什么姿态生活呢?

    虽是立了秋,可日头却更甚酷暑时分,入了夜,天际色彩非凡,一半隐入黑暗,一半发散昏沉的红光,只愿看着,年轻时很喜欢生活中这些细碎的美好片段,又喜欢看书写作,现在想想,那时虽然年轻,写的东西大多带些浮夸,可想象力和感知力却是出奇的好。

    可写作在那时也只是爱好,虽然心中隐隐把这当作梦想,可也仅仅是隐隐而已;再后来按部就班,在生育之前,发现美好的能力已经在倒退,生育之后,等反应到脑子变的狭小空空,已经是几年之后,每每翻出以往的随记或是写了开头的小说,心中那个念头就会升起来,变蠢蠢欲动,可当我抬手或是拿笔,却久久无法写出一个字,一段话。

    断片太久了,一项稍显出挑的技能快要被老天爷收回了,于是又开始大量阅读,速度奇慢;也使劲儿的回忆从前,期望能找回一些以前的感觉,如何四思考,又如何下笔。

    若是思维一直被拘起来,那方圆便会成为方寸,最后被打入井底。

    哈哈,有时候想想还是挺想笑的,自己的人格在现实和想象中反复横跳,从前一双眼睛看世界哪里都是美好的,现在我愿意去发现美好,可时光慢慢让我的眼睛具备另一项亏破表面的技能,实在有些撕裂。

    即便如此,可我仍想尝试,就算找不回从前的感觉,也想试试,一切,从起头开始嘛,不好,我知道,若是觉得渐入佳境,我会开心。

    这是个契机,现实工作的受阻给了我更多感受自我的时间,可能大部分是悲伤,焦虑,可这也难得。

    有些小说的想法早就有,因为身边的人,我一直是旁观者,看见她身上的黑,白,灰,坚韧又随意。

    有些是年轻是开的头,我看了想继续。

    有些是一时脑子发热,四处漂浮游荡突发奇想。

    若是有缘看到我的朋友,我感谢这份“有缘”。

新书推荐: 才不为妖 姜芽的古代干饭日记 《橙黄橘绿时》 易碎品 月色动人 栀阳正好 绿芭蕉 大瑄迷雾札记 岁岁允卿 野人公主,在线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