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承远

    衙门的仵作对死去的婆子进行了验尸。发现那婆子身上的伤都是皮外伤,不足以致命,真正致命还是这毒蜘蛛。

    彼时,宋娘子一行人仍在山东境内,再过一日就可进入北直隶省,不过距离京师尚且遥远。宋娘子刀伤严重,只好卧床修养几日再赶路。

    她觉得这些歹人不是普通的劫匪,心里放心不下京师的归宁,将将养了半月,就挣扎着下了床。

    小周王听到了随从们的传信后,只将宋娘子即将回京的事告诉了归宁,只字未提劫匪之事。

    宋娘子回京之后,最先见了小周王。二人简单地说了最近经历的事情。

    当提到那两只蜘蛛时,小周王顿时一怔。

    立刻换来顾舜询问此事,顾舜见主子对那蜘蛛很是上心,就将带回来的活物拿给他瞧了。

    那黑寡妇蜘蛛足有成人一个掌心大,甚是骇人,顾舜指着它道:道:“被咬伤的那婆子虽有些皮外伤,但是都不致命,唯有一处红肿发紫的小鼓包,和这东西弄出来的伤口一模一样。”

    他们是闽南人,自幼长在蛇虫鼠蚁横行的潮湿闷热之地,对这东西并不陌生。

    此时,让小周王百思不得其解的乐巧死因,终于在这个小东西的身上得到了答案。

    乐巧死后,他曾验看过尸体,亲眼目睹了她和那个小丫头身上的伤口,起初他很奇怪,朔风蛰冻的北方,怎么会这种伤口,看到了顾舜带来的东西,他终于了然了。

    他猜测,应该是有人顺着囚牢墙上的窗户,将毒蜘蛛放了进来。事后趁夜深人静,饲喂蜘蛛的人再把蜘蛛引走。这样人不需要进入地牢,也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人杀死。

    而这次是因为发生了激烈的打斗,他们来不及将蜘蛛收走,才留下了破绽。

    杀乐巧的人,和袭击宋娘子的人,竟是同一伙。

    小周王将心中的猜测说给宋娘子,宋娘子听罢愈发放心不下归宁,坚持要去看看她。

    以上种种,宋娘子更加坚信,邓氏和萧元绰定是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东西,一些不能让她和归宁发现的秘密。

    在行动之前,她必须确保女儿的安全。

    是以回京第二日,她就拖着受伤的身体去了弘文伯府,见女儿不仅清减了不少,还摔断了腿。

    她虽为母亲,可也是弘文伯府出去的姑娘,不能为了女儿在外人面前说弘文伯府的任何不是。

    她没有多言,但心里早已打定了一查到底的决心。

    不过要行动,得找一个好的突破口才行。

    目前有两条线,一条是那群替主子消灾的杀手,虽然他们已经报了案,但是人海茫茫,天涯海角,寻这伙贼人谈何容易,从这里下手不会有立竿见影的结果。

    另外一条线就是明渊寺的和尚。

    打定主意之后,宋娘子就开始了行动。

    修养数日后,她选了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去明渊寺斋戒上香。因着她捐的香油钱太过丰厚,主持亲自出来接见,甚至还破例为她一个女子在寺庙里安排了上等厢房。

    寺庙不留宿女客,这是规矩,但是规矩也可以用银票打破。况且宋娘子自己带了护卫,住处也远离寺里僧人的居所,没有让主持为难。故宋娘子以斋戒许愿为名,很顺利的在明渊寺暂住下来,闲来无事四处走走,将寺内情况摸了个七七八八。

    **

    人间四月,芳菲已尽;而山寺桃花却开的正盛。这里的确是不错的修身养性之处。

    一壶清茶,一轮新月,黑夜寂寂,虫鸣唧唧,木鱼声邦邦不停。

    就是这样宁静如水的夜晚,发生了一件极不寻常的大事。

    当晚明渊寺走水,烧毁了寺庙一排房屋,最严重的当属寺中执事承远师傅的卧房。

    因发现的及时,除了承远师傅,寺庙中无人伤亡,只是房屋损毁严重。僧侣们在打扫火场灰烬时,竟在承远师傅居住的房间里,意外发现一个暗道。

    这暗道就位于承远师傅的床下,很难发现。

    僧侣们立刻将这件事禀告了主持,主持亲自带着人顺着地道下去查探了一番,确定这地道可以绕出明渊寺,然后顺着前面的小路,就可通往后山。

    他们还在地道里发现一样非常怪异,裹着破布条的东西,僧侣们合力将这个东西从黑漆漆的地洞中搬了出来。

    这东西看着很是奇怪,正当众人疑惑之际,人群中就有人喊,“像不像里面裹了一个人?”

    一语惊醒众人。主持觉得不是,寺内从未少过或者丢失过什么人。

    立刻命人剪开这些布条查看。

    待层层布料打开,露出了干瘪的尸身,方确认是一具成年男性的干尸。

    还是个和尚。

    这消息如晴天霹雳,立刻在深夜的寺庙里炸响,很快传遍了整个山寺。即便那些已经睡熟的僧人,也纷纷从温暖的被窝里跳起来,跑过来看看情况。

    一时间明渊寺乱作一团,自然而然也惊动了官府。

    **

    明渊寺配药和尚案乃京城大案,得了消息的大理寺半点儿不敢怠慢,天还未亮,大理寺的官员就带着府衙和仵作急匆匆地赶来了。

    仵作对这具男尸进行了查验,在他身上并没有看到致命伤。因尸体干瘪,原来□□上可能的勒痕、掐痕或者内伤等已经无从辨认。

    身上未查出有中毒症状,有可能是病死或者被人捂住口鼻窒息而死,亦或者是其他原因导致内脏破裂至死。

    尸体被人规规整整地裹了起来,死前是否有过激烈的挣扎也无从辨认。

    总之,这就是一具不知身份,不知死因的男尸。看尸体的年份和身高推断,确定不是承远师傅。

    前面配药和尚的案子尚未有眉目,如今就又出新案,新旧案子都发生在明渊寺,未免让人浮想联翩。

    人们之前就猜测,那个配药的和尚,在明渊寺一定有人掩护,否则怎么可能能藏这么久?今日出了这事,承远师傅无疑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可好端端的人,莫名其妙地无故消失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这才是邪门儿。

    是以,就有人猜测,如今京城的风声越来越紧,是不是他担心身自己份暴露,所以放了一把火,好金蝉脱壳。

    这猜测也不是毫无道理。

    官府的人在烧焦的现场发现了少许桐油的痕迹,不排除有人故意纵火。

    不过没有证据不能随意断案,是他自己跑了?还是有人发现了他的秘密,杀人灭口了?这事儿值得推敲。

    且不论官府怎么查案,那些寄居在明渊寺的香客们,听说了这事儿,再不敢多留,纷纷下山去了。

    其中也包括宋娘子。

    下山之后,她没有回城里的院子,而是去了京郊一处清幽的庄子。

    小周王的人,已经在这里等候。

    甫一进门,守在院中的顾舜就上前道,“宋娘子,那和尚招了,承认自己就是那个配药的人。之前摔死的和尚是自己的同伙,他们二人是结拜兄弟。”

    “此人原名叫金忠,和另一人在老家犯了事之后,一路逃遁。有一日在破庙中躲雨,遇到了同样避雨的承远师傅,和一个蜷缩在角落里浑身上下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女子。”

    “承远师傅是其他寺庙的弟子,因佛法修为高深,而被寺庙的主持推荐去名声更大的明渊寺进修。”

    “而那名女子是当地一户百姓家的媳妇儿,丈夫喝醉了酒,对她拳打脚踢,险些将她打死,她才冒雨跑了出来。”

    “承远和尚心怀慈悲,对着庙里的菩萨念道‘阿弥陀佛,佛度众生,恶人终有恶报,贫僧在此为施主乞求菩萨保佑’。”

    “那女子并不领情,对着庙里的菩萨破口大骂,‘菩萨菩萨,这天底下的菩萨要是显灵,为什么不早日收了家里那位挨千刀的?要让我受这种苦……’”

    “那晚,承远和尚一直试图用佛法开导女子,而女子心怀怨怼,只想求菩萨收了自己的丈夫。言罢,还大不敬地搬起石头砸破庙中的菩萨,边砸边骂‘我让你不显灵,我让你不显灵’。”

    “承远和尚在一旁双手合十,念叨着‘罪过,罪过。我佛慈悲,勿要怪罪女施主,贫僧愿倾尽余生替女施主受罚,消除孽障。’”

    “金忠二人躲在一旁,目睹了那夜的情形。觉得这出家人既迂腐又有些善心,心里就打起了歪主意。”

    “既然他身为活佛,愿意舍身普度众生,也会助他们渡过一劫。二人于是假做寻亲的样子,跟随僧人一路往北。路途中也将僧人的底细打探了个清清楚楚。”

    “官府发下了海捕文书缉拿二人归案,一路上他们看到了不少张贴的告示,那僧人也曾驻足细细打量过,这引起了二人的警觉。二人恐怕瞒不住僧人,就在一段僻静的山道中联手杀了僧人,草草将他掩埋。”

    “二人剃掉头发,打扮成僧侣的模样,拿着承远和尚的度牒,躲过官府追捕,一路化缘到了京师。”

    度牒是朝廷发给僧尼的官方凭证,持有度牒的僧尼可依法免除赋税、徭役、兵役等,有了这层身份的掩护,他们可以轻松躲过官府的查验。

    民间经常出现长命的僧人,传言是得佛祖庇佑,修为高深,故得长寿。实际是不少僧人死后,度牒被他人冒用所致。

    僧侣有诸多特权,朝廷又对僧侣监管不严,所以民间才会有千金买度牒的荒唐事。

    而他们二人则是误打误撞得了这个保命符……

新书推荐: 京华月照宛秋时 在伟大航路开亡灵酒馆 倾城战将:戊边王妃不寻常 偏执男二总想上位 兔子的赔命竹马 青鸟落杜鹃 凤榻赘君 聚会变奔现怎么办 背叛老好人正道夫君后 古板权臣又又破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