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灵四十五年,惠朝皇帝惠庆帝身体愈渐不佳,当朝吐血。历时,惠庆帝贪图享乐,美色在怀,奸臣当道,致使国库空虚,民生涂炭。百姓哀声四起,已有造反之意。
许多仁人志士在仕途之路上处处受挫,于是各地江湖门派逐渐兴起,打着匡扶正义的名号逐渐壮大。
武灵四十八年,惠庆帝在朝堂上宣布退位之时,在外的镇国大将军突然起兵造反,带领着边疆的将士和各地门派一起拿下了京城,推翻了惠朝,建立了新朝——靖朝。镇国大将军自封靖太祖,名号为弘宁。
靖太祖提拔了同他多年镇守边关的将士和各个门派的仁人志士,并下令围剿惠朝余孽和奸臣。一时间全朝上下来了一个大换血。
靖太祖早年一直镇守边关了解民生,建国初期励精图治颁布新法,国风简朴,国库逐渐丰盈,百姓安居乐业。
江湖门派也逐渐变多,各自发展,由最初的收养难民,整治当地政府变为更加多样的形式。但还是以舞剑刀为主。
…
弘宁三十年春,京城。
“你们这上好的洛阳醉还有没有啊?给我来上三碗!”
只见一少年偷偷摸摸地坐在酒馆里,一边催着,一边四处瞟着。
“有的有的!诶,这不是叶少爷吗?怎么这时候来啦?”
小二急忙吆喝着,从一个大坛子里舀出三碗,又急急忙忙送了过去,生怕惹那小少爷不悦。
那少年拿起酒就是一口干,豪爽的动作和他那小心翼翼的眼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哎呦,别说了。这不是趁着那老古板骂学生,我口渴偷偷溜出来了吗?你不知道,那老古板一骂就得骂一个时辰呢!”
那少年是个自来熟,又经常到这家店里来喝酒,自然和这个店小二的关系不错。一边说着还一边模仿起那教书先生的模样来,逗的旁边喝酒的大爷们都笑个不停。
“您还是喝完赶紧回去吧,不然到时候那先生看您不在也得数落您呢!”
“不急不急,什么事情都得我把这好酒品完再说。”
看着小二在旁边急得扇风,少年却悠悠闲闲地喝着这洛阳醉,旁边的大爷大妈不仅感慨:
“不愧是京城叶家二少爷叶慕云啊!”
“就是就是,要是我爸是二品官,我哥是三品官,说不定我比他还狂呢!”
“哈哈哈哈哈,有些人天生就是命好。”
…
这逃课去喝酒的结果自然是…
还没等叶慕云回到学堂,就看见自己的好哥们冯祝与在四处找什么,一看到他立马拉着他就走。
“怎么了?你怎么也出来了?”
叶慕云:迷惑
“快点和我回去吧,那老古板骂着骂着想起你了,结果一看你还不在,气得直接把我赶出来寻你。寻不到你就不准回去呢!”
冯祝与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兄弟,保重。”
叶慕云:完了…
会学堂之后自然是又被教书先生骂了一个时辰,等放学了还被留下来抄了《礼记》。等到天都快黑了才被“放刑”回家。
叶慕云摇了摇酸胀的手,揉了揉咕咕叫的肚子,叹了一口气,还没等出学堂,就看到叶璟在学堂外笑着看着他,笑意里还透着无奈。
“哥哥!你怎么来了?”
叶慕云赶忙跑了过去,叶璟抬手摸了摸他的头,“又做错事了?我和父亲都急坏了,还是祝与跟我们说的。”
少年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回去再说…”
“好。饿坏了吧,我过来的时候顺便买了点糕点,你先垫垫肚子。”
叶璟笑着,另一只藏在袖子里的手举了出来,提了一个精巧的盒子。
“嗯!还是哥哥最懂我!”
落日余晖映在他们的身上,点缀着金黄色的光亮,也透露着他们的温暖与幸福。
…
“恒之和悦君回来了!来人,快把菜去热热。”
(备注:叶璟字恒之,叶慕云字悦君)
“是。”
叶父和叶母早已在桌上坐着,就等着家里这两个回来了。
“回来了。”叶融衡(叶父)说道。
“回来了。”
等菜全部上齐,一家人和和气气的在一起吃饭。
叶父给叶慕云边加了一块肉边说道:“悦君啊,以后就算不喜欢读书也要尊师重道,去学堂就好好坐着,别的事等下了课再做。”
“是。悦君以后一定好好听课。”叶慕云赶紧点了点头。
“知错能改就好,别端着了,好好吃饭啊。”叶母笑了笑。
一家人又聊着家常,菜饭的热气裹挟着一家人的温暖在叶府上空飘洋着,令叶府的下人们也倍感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