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7月,天热得像地板砖贴了火炉。
陈鱼下班回来,刚把工作证塞进抽屉,陈爸就招手说:“快换身衣服,走,咱去六平寺烧个香。”
“又是初一十五啊?”陈鱼叹了口气,拿了香纸和打火机,“你就是想再抱怨一遍咱老宅当年拆迁没赶上。”
“你懂我。”陈爸眼角一跳,“人家平当寺拆到咱家隔壁那一米巷子停了,我们就差那一米!那年拆迁政策多香啊,现在这房子,卖都难。”
拜完佛回家的路上,父女俩顺便去了街口的“一元糕点铺”。
街口那家“一元糕点铺”,1998年这类铺子街头随便一抓一大把,标配三无标签、玻璃柜里飞着两只苍蝇,但全市人民对它的态度高度统一:“能吃,真香!”
两块蛋糕一块钱,全是甜得牙酸的廉价小蛋糕。陈家人都爱吃,特别是齐婷婷,甜点控里的性价比战神。这种快乐也就两周一次,今天特地来买,是因为——小姨齐琼琼明天要来串门。
“老板!”陈爸脱口而出,“豆沙、椰蓉、鸡蛋糕各来两块!”
老板娘一边从蒸汽缸里捞出黏糊糊的糕点,一边抹汗:“要不是你家来得勤,我都以为你是我干儿子。”
陈鱼笑得差点背过气:“别说,我们家真考虑过把你请去当甜点顾问。”
陈家人出名的甜食魂:便宜、黏手、热量高、不能太精致、一定要有塑料味——才是真正的幸福滋味。
“这些蛋糕啊,包装用的是隔夜报纸,吃完还能学点时政。”陈爸一脸自豪地说。
“我上次吃完还顺便看了退休金涨幅。”陈鱼点头,“双赢。”
“她来干嘛?”陈鱼一边看老板挑蛋糕一边问,“该不会是因为我表弟那条传奇断腿吧?”
“她来是来问你高考怎么考的。”陈爸掏出零钱,表情像刚吞了柠檬,“她儿子高考前太紧张,说要打篮球‘放松心情’,结果放松过头,跳投失败、落地失误、哐当一声——腿断了。”
“……什么神剧情?”陈鱼满脸写着震惊,“考前一个月,别人都在啃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他儿子在医院啃止痛片?”
“躺医院一个月了,刚出院,现在天天拄着拐杖背单词。你小姨急得比他还紧。”陈爸拍了拍蛋糕盒,“她说你是‘奇迹考生’,要来请教高考心得。”
“奇迹你个头。”陈鱼白眼翻天,“我当年是‘被迫清醒型学霸’,高三下期看同学都报志愿了才开始背书,地理差得连中国有几个省都不确定。最后硬是一个月突击,考了85分。别问,问就是靠天赋、命硬、和《地理选择题一本通》。”
陈鱼边说边咬了一口蛋糕,“吃甜的,远离家务纠纷和亲情政治。”
“你别光吃,这豆沙的是你妈喜欢的。你妹看见你全吞了,又得说你‘蛋糕资本主义侵略者’。”
“那我少吃一口。”陈鱼挖掉中间那块豆沙,剩个空壳,“给她留壳总行吧?”
陈爸差点笑出声:“你这主意,怎么跟我当年炒股一样——精明。”
?
第二天一早,小姨齐琼琼登门,手里拎着个空饭盒,穿着碎花衬衫和拖鞋,脸上写满了“家庭主妇的精疲力尽”。
“姐姐夫我来串串门,顺便……呃,蹭口甜点”
“顺便这词太谦虚了。”陈雁雁抿嘴笑,“表弟断条腿能断出一屋子的家庭焦虑,小姨你不问问才奇怪。”
“哎哟你别说,我这两天睡觉都梦见他高考迟到。”小姨一边拆蛋糕一边长叹,“昨天他还问我‘要不我今年不考了’,我差点拿拐杖敲他脑袋!”
“……不如先敲一敲,说不定能敲出知识点。”陈鱼插话,“你来不会是想让我把高三复习笔记送你吧?”
“你说对了。”小姨眼睛一亮,“听说你以前地理很差,高三突击一个月考了85分,那招儿能不能传授给我家小凯?”
路小凯,广城培文中学高三生,校园知名人物,典型“嘴硬腿快型男孩”。曾因在冬天翻墙买炒粉被校警追三圈,创下“培文猎兔”纪录,结果这次高考前心理素质崩盘,一投篮摔了个正着,腿骨裂,直接住院一个月。
“他先得能坐得住。”陈鱼端起茶,“他不是刚能站稳吗?高考教的是忍耐,不是打铁。”
“他现在连课桌都坐不稳。”小姨苦笑,“坐半小时就得躺,复健期间只能用卡带听力机背单词。我都想把他寄去少林寺挂吊环了。”
“少林寺不收文化课不过线的。”陈爸嘴一歪,“你还是让他考吧。起码别复读,这年头复读太烧钱了。”
“哎呀,所以我就来求你们支支招。”齐琼琼从包里掏出一张油光发亮的小纸条,上面写着“陈鱼高考作息表(推测版)
“吃了什么”
“用了几本黄冈密卷”
“是否常洗头(关系记忆力?)”
“我现在不是学生,是幸存者。”陈鱼冷静地说,“小凯要是真想拼一把,就从现在开始别再想腿的事。先从躺着背单词开始,慢慢进阶到坐着写卷子,最终目标是做得住《数学试卷》第17题。”
“太难了。”小姨叹气,“不过我跟他说了,如果今年考上了,奖励他一台VCD机!”
“VCD?!”雁雁一愣,“你这是拿港台电影激励他考大学?”
“问题是你儿子容易把自己带入陈浩南。”陈鱼咬牙,“考场上万一脑补成洪兴斗殴,提笔写个‘东星耀扬,必败’怎么办?”
“我怕他提前交卷写成《山鸡的一生》。”陈爸也忍不住插嘴。
“靠《古惑仔》点燃斗志不行吗?”小姨振振有词。
陈家人面面相觑,突然陷入一种“90年代家庭鸡飞狗跳教育法”的哲学沉思中……
气氛沉默三秒,小姨突然“啊”了一声:“哎哟,这椰蓉蛋糕也太好吃了吧?甜得我眼泪都要下来了!你们这家附近还有吗?我多买点带回去,小凯写不出作文,我就喂他一口这个。”
“他不怕糖尿病你就喂。”陈爸无奈地看她把蛋糕扫了一圈。
“诶,这不是普通蛋糕,这是高考灵感小吃。”小姨一本正经地说着,已经把剩下的豆沙和鸡蛋糕装进她自带的空饭盒,“这豆沙我留给我老公,他要是晚上不洗碗,我就跟他说‘这可是陈鱼吃过的同款’!”
“……你这思路清奇得像我当年填志愿。”陈鱼扶额。
“我走啦!”小姨抱着饭盒喜滋滋起身,“高考成功要靠天时地利人和——还有椰蓉豆沙鸡蛋糕!”
“走好啊。”陈爸摆摆手,“记得下周十五,咱六平寺香火见。”
“记得记得,我到时候顺路再来一趟,把你们那甜点顾问也一起拜了。”
门“哐当”一声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