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很喜欢和佳音的开场,浪漫又狂野。
第二天早晨,我接到了橙然的电话,昨晚他们在月光码头餐厅没有等到我们。
佳音已经醒了,我回头的瞬间,她正抽出钱包里的现金放在床头柜上,我明白她的用意,此月光非彼月光。
两个人同时误解走错地方,一起逃奔,我把这一切理解为缘分。
佳音问我名字,我没有回答,既然是插曲开场,不如将错就错,让这个故事更有趣一些,我想。
佳音的作息和饮食都不太规律,周日是很好的机会,可以帮她稍微调理一下。
早年我在S城独居工作的经历,终于派上了用场,一开始只是晚餐,再午餐,然后变成了一日三餐。
我的厨艺不错,当然,也有可能是佳音并不挑食,我很高兴她的食欲越来越好。现在的每次周日相聚,我们在卧室之外的时间越来越长,很像过日子。
这种幸福的感觉,被我妹的电话再次打断了。佳音没有说话,一闪而过的表情说明她早已在意这个陌生女声,我必须要及时解释。
“可以不用解释。”她说没必要,果然,她误解了。
“你这样,我会有所误会。”她在试探过,她一直错以为我是介绍给她的合约对象。我告诉了她季宸宇和橙然的关系,包括橙然的单恋,佳音能明白。
如果算,我是她的第一个相亲对象,也是第一个除季宸宇外,以这样的方式走进她生活的人。我大她六岁,此刻我清醒地认识到,我需要对这个女生负责。
2.
我认识佳音那天,橙然就来过电话,说季宸宇知道我和佳音在舞会相携而走的消息后,情绪莫名的失落,季宸宇说自己想静一段时间。
言下之意,在这期间,季宸宇不会再联系橙然。我突然明白佳音的落寞从何而出,季宸宇没有联系橙然,他也隔绝了佳音。
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又是自己内心喜欢还没有完全放下的人,刻意回避你,并且你不知道这样的无声无息会持续多久,这件事情对佳音而言,显然是沉重的。
橙然有提过,佳音喜欢季宸宇,事实远比这还要复杂。很可能,他们两个有表明过心意。如果窗户纸谁都没有捅破,在这样的情况下,回避多此一举。
想到这里,我能理解季宸宇接受橙然建议的原因。对佳音和他而言,多个朋友,能帮他们都弄清楚彼此的感情隶属哪一种。
很遗憾,即使没有完全放下,佳音已经有准备向前走一步。那么,季宸宇的沉默,这代表着他失恋了。
而这场失去,是季宸宇亲手造成的,就算凭借二十年的感情基础让佳音回到了他身边,两人也有了一定的隔阂。
这样的距离与生分对他和佳音而言无疑是一种折磨,与其强行归好,不如彻底打碎来得简单解脱。
所以,季宸宇假装冷漠,假装生分,这是他的保护色,也是他没有准备好面对佳音的信号。
我不准备趁火打劫,事实上,我希望季宸宇能早日和佳音袒露心声,两个人都能敞开心扉地沟通交流,在确认清楚心意后重新作出选择。
3.
我计划周六带佳音去总统府,她早前提过想去那里采风,为她的小说结束找找灵感,我让橙然通知了季宸宇这个消息,她不理解我为何要主动促成他们见面。
季宸宇的回避确实可以让我有时间优势,可是同时也能让人滋生想象和思念。
我无法欺骗自己已被自己,如果他们彼此无意,我又何须顾念,倘若他们彼此有意,我更不该自欺欺人。面对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在我出现前的二十年里,季宸宇是佳音的唯一,我不想取代他在她心里的地位,我只想清楚,他在她心里的最终定位,是哥哥,是家人,亦或在一起的人。
我已经有了妹妹橙然,喜欢照顾佳音绝不是把她当妹妹看待。事实上,佳音很独立,她有意识地去不去依靠别人,她很清纯,虽然她总假装表现得很魅惑。
佳音这样的女孩是值得用心呵护与守候的,我不理解但感恩季宸宇的牵线搭桥,他的回避也让我和佳音的关系有进一步正式发展的可能性。
明天的总统府之游,会是我和佳音的第一次正式约会,周五夜晚,难眠的不止佳音一人。我不确定佳音最终是否出现,但我愿意等待。
我不喜欢热闹,除了小时候,很多年不再去景点闲逛。我做了很多攻略,早早来到总统府占据有利位置,顺利快速地完成了取票验票,佳音来了。
佳音的公寓离她的学校很近,她没有做好我被人看见的准备,不愿我接送。她的心情我想使矛盾的,但我相信她在尝试接受我的存在。
她没有向我招手,人群三三两两,她站在一旁微微笑着等我,真好。
人流如潮,我环卫在她身旁,不过分亲近但也不远,如果可以重新开始,就让今天做起点。我决定不会贸然再进一步,诚心以待,并且完全尊重她的想法。
4.
我们家是土生土长的N城人。大学毕业后我在S城工作过四年半,回N城也不过一年半。父亲经营一家不大不小的地产公司,母亲爱好文学,是位编辑。
橙然是在6岁那年来到我家的,那是我小升初后的暑假。姨夫因病去世了,姨妈伤心欲绝远赴美国疗心伤,橙然被我爸妈接到家里照看。
印象中的小姨神采飞扬,是个很有才华的青年画家,她在美国遇到了挚爱,随后两人相约回国组建了家庭,有了我的妹妹橙然。
只是造化弄人,姨夫在妹妹三岁时被发现得了不治之症,姨妈一家和病魔顽强抗争了三年,终究还是没有挽留住姨夫。
失去姨夫的姨妈,她的世界崩塌了,她回到了他们相识的地方,她没有心力照顾橙然,也害怕看到这个女儿,因为孩子的眉眼实在太像他。
最开始两年,姨妈只敢通过我和我妈妈了解妹妹的一切讯息,再后来慢慢尝试和自己的女儿交流对话,联系并不频繁,但直接的沟通逐渐缩短了彼此的距离。
这对本该相依为命的母女,以一种远远体谅支持的方式,存在于彼此的世界。
我高三毕业那年,姨妈改嫁了,她留在了和姨夫相识的城市,和另一个人。姨妈想将橙然接去美国,那时候橙然刚好小学毕业,小姑娘反抗很激烈,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家,不愿意离开我们。
对于橙然,我父母将她视如己出,对外她就是我的亲妹妹。橙然能感受到我们对她的关爱,对N城有亲切的熟悉感,她不愿离开,姨妈尊重了橙然的意愿。
这样的平等与尊重让橙然保留着她的开朗乐观,她在我们家融入得很好,她和我妈妈很亲近,是外人眼里我爸妈的贴心小棉袄。
我和橙然相差六岁,不太会有共同的话题,当然我也不会刻意牵强地贴心照顾她。我在她眼里就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大哥哥,她不需要我的多余怜悯。
5.
我选修的专业和地产金融无关,父亲在我大一时开始带着我参加一些商务应酬,我明白他的心意,他希望我日后接手他的公司。
季家的安排更早一步,我第一次见季宸宇是在他高一的时候,那场晚宴上我们是唯二的学生。完成寒暄任务后,我们都选择了在一旁的角落安静呆着。
我不是一个主动结交朋友的人,相对无言于我并不会尴尬,在那个晚上我和季宸宇并没有交流,但能看出来他比同龄人要成熟许多。
在不触犯原则的事情上,父母的要求和期待我一般都会尽力满足,比如商务应酬,比如毕业后安排的相亲。
我没有留在N城,在隔壁S城地产行业工作,这让我和父亲的关系变得有些微妙。
一方面他很高兴我听从他的建议选择了他的行业,另一方面他不理解我为何不愿意直接留在N城开始。我无法去解释,我知道说太多反而容易有争吵。
我的回避让他们不安,我的母亲开始张罗我的婚事,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缩短我与他们的距离。
我选择了去见他们所介绍的对象,无一例外,家庭条件相当,只是都没有自己的特色。我不觉得自己有多特别,但内心还是期待能遇到一眼心动的人。
我很庆幸,没有选择在N城开始地产行业,这让我能完全充分地感受这个行业方方面面,独立做出判断是否继续并在后期接受父亲的公司。
如果留在N城,我很难保持客观的想法,我知道自己是个心软怕麻烦的人。
孝顺长辈、听取意见与表达自我,在我看来并不冲突。我欣赏儒雅平衡的中庸之策,解决问题能避免激化矛盾是上上策。
相亲同样如此,这一天早晚会到来,所以我选择不拒绝。同样,正因为我的异常配合,在我提出日后自己找另一半时,父母便无力反驳。
和佳音的相遇,我没有定义为相亲。曾经在街上偶遇过一个女孩,我相信并确定那是一见钟情的心动感,但我也清楚偶然不代表必然。
偶尔我会想起那张清秀干净的脸庞,她的背影很美很有气质,只遗憾我们没有机会认识,因为那天我看到有一个男生陪伴在女孩身边。
橙然给了我佳音的照片,我一眼认出了她是我偶遇的那个女孩,未曾对话,但她的面貌刻在了我的记忆里。
当我知道季宸宇是她的竹马,他觉得用合约情侣的方式应付家里时,我知道我和佳音的相识即将成为必然。
我无法拒绝,更多的是庆幸有这样的机会,即使不能确定最终的结果走向何处,但这次和佳音的缘分,我想竭尽全力把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