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渔按了一楼的电梯按钮,随后选择了一个靠近前方的位置站立。尽管三人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但陈渔那敏锐的嗅觉却准确无误地捕捉到了来自沈临州身上那股特有的、深沉而木质的淡雅香气,这股香气与她之前在酒吧里所闻到的如出一辙。
无形却强烈的气场,压迫得陈渔有些心跳加速。原本,她紧张的应该是来自公司高层领导在场的紧张,然而,她知道不是,而是另一个人。
“这么晚下班?” 身后,沈临州的噪音突然响起。
陈渔侧身,点了点头。
又是一阵无言,反倒是一旁的陈又函将她从头到尾的扫了一遍,带着几分审视,“沈先生,和我们物色的员工认识吗?”
陈又函今年38岁,毕业就进入了物色,一路坐到了执行首席的位置,10几年的职业生涯一路打拼,自然不是普通人。尽管他比眼前的男子大了整整十岁,但是在他面前,依旧要以‘您’或者‘先生’称呼,原因无他,只因沈临州不仅是沈临州,更是金融界一个值得所有人敬畏与仰望的存在。
“有过一面之缘!” 沈临州惜字如金。
陈又函了然,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
一楼很快到了,在走出电梯之前,看到沈临州骨节分明的手指理着袖口。陈渔走出电梯直接往正门走去,刷卡过匣道,一气呵成。
陈渔今天要回京大一趟,这个时间只能打车,避免回到之后宿舍关门了。
在等车的瞬间,身后传来车辆行驶的声音,灯光铺过来,陈渔移开身子靠边站着,让出道来,是一辆迈巴赫以及宝马。
两辆车同时停下,车窗落下,陈又函不解的望着突然停下的沈临州,“沈先生,您不走吗?”
“你先行一步!”
陈又函不多想,“好的!”
不多时,陈又函开着宝马离去。
陈渔并未刻意去倾听两人的交谈,只是误以为沈临州是因为有急事才停下车子。她心中略显焦急,不时地查看手机上的订单状态,却发现迟迟未有司机接单。
迈巴赫缓缓驶过她的身侧,转而再次停住。沈临州放下车窗,看向她,“去哪里,我送你!”
陈渔愣了愣,条件反射的回答,“不用的,我打了车。”
“上车。”沈临州用头向驾驶座示意了一眼,“3公里多的维多利广场出了不小的交通事故。”
意思是现在外面正堵得不行!
陈渔惊讶的看着他,犹豫着他话里的真假,确实,她其实下单已经有好一会了,按照平时,这个时候,司机早接单了。
“先上车。” 声音不重,但不容拒绝。
车内,木质香薰的气息在紧闭的空间里愈发浓烈。车厢内外幽暗,神秘低调的沉香转为温暖和安心,周身气息令人着迷。
沈临州长而有力的手臂随着转盘微转,目视前方,“去哪里?”
陈渔,“京都大学!”
沈临州微微一顿,目光转向了她,眼中似乎闪过一抹讶异。女孩身着一条洗得略显旧色的牛仔裤,裤脚轻轻挽起,露出一截脚踝,脚踏一双简约帆布鞋。上身则是宽松随性的T恤,头发被俏皮地扎成了丸子头,整体装扮虽简约至极,却莫名地给人一种清新自然、格外舒服的感觉。
她后来才知道,他那一瞬的惊讶来源于什么。一个来自18线的贫困人家的孩子,从小饭食不饱,考上了京城了最好的985院校。他惊讶吗?惊讶的。
“你叫陈...” 下一个字,沈临州似是想不起,停了下。
“陈渔,渔家傲的那个渔。”
沈临州轻轻颔首,车辆继续朝着京大的方向平稳前行。随着车厢内的再次沉寂,陈渔渐渐感到一阵困意袭来,眼皮开始变得沉重起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陈渔从朦胧的睡意中猛然惊醒,她下意识地用手轻轻锤打着略显僵硬的脖子,试图驱散那份残留的困倦。当她迷离的视线逐渐聚焦,映入眼帘的是京大那些熟悉的建筑物,显然,已经到了京大校门口。车子不知何时已经悄然停下,因为已经不算早,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宁静,只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匆匆经过。
似是有感觉般,她猛地抬头,却在这一刹那愣住了。
沈临州正静静地注视着她,那双深邃的眼眸中蕴含了一些她看不懂的情绪,他就这样默默地看着她,不知道已经持续了多久......
也就是那天晚上,陈渔收到了沈临州的微信申请。陈渔猜想应该是特意从物色拿到的,至于是经过陈又函,还是于莎莎,她并不是太清楚。
陈渔盯着那申请的头像,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点了同意。
对面很快传来一张照片,是她落下的耳钉。陈渔这才想起叶少梅去年送给她20岁的生日的耳钉落在人车上了。
陈渔有些尴尬,连忙道歉。
【什么时候方便,我拿过来。】对面回了一句,随后便再无信息。
陈渔是在第三天的时候,拿到了那枚遗漏在沈临州车上的耳钉。但不是沈临州拿过来的,而是一个年轻的,像助理模样的男人送到了公司楼下。
收到耳钉后,陈渔迅速给沈临州发送了信息,告知他已顺利取回耳钉,并对他安排人送还表示了感谢。
然而,信息如石沉大海,对方迟迟未有回音。从数小时到半天,再到整整一日,沈临州始终未曾回复。陈渔的心情也由最初的激动转为失落,最终归于平静。
沈临州再次联系她,是在半个月后。那天,他约她出来吃饭,那是京市的一家高级西餐厅。
那天刚好是周末,外面人很多,其中有很多是一对对浓情蜜意的情侣。
沈临州穿了一件深灰色的长款大衣,双排扣设计,腰线很高,行走站立时显得使得他本就挺拔的身姿更显出众。
坐在他旁边的位置,不断有女生偷偷用眼角余光瞥向他,而他似乎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双手随意地翻动着菜谱,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陈渔不知道他怎么突然就约她吃饭了,他们并不熟悉。但在出门前,她却将宿舍衣柜里面的衣服都翻了一遍,唯一找到了一件看起来还好的大衣,还是第一个月发工资的时候咬牙买的,300多块。
两人彷佛真的就是单纯出来吃饭的,等菜的时候,弥漫着一股有点奇怪,又有点尴尬的气氛。
陈渔不是话多的人,但为了缓解尴尬,还是硬着头皮主动找话题。
“沈先生,你是京市本地人吗?”
“是。” 沈临州直截了当。
事实上,他确实是京市人。虽生于英国,长于英伦,却根植于京华血脉。在他降世之前,家族已远赴海外定居,但他的双亲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情感,毅然保留了中国的户籍,让这份故土之情得以延续。
“你呢?” 沈临州问得很随意,慵懒得靠在座背上随意翻阅着桌上的餐厅宣传活动手册。
“我家是T市的一个小镇上的。” 陈渔说得坦荡,想了下,似是担心沈临州没听过,又补充道,“属于比较偏远的一个小镇。”
“小时候一定是学习成绩很好。” 沈临州说的是肯定句。
陈渔没有往深处想,只当他是因为知道她是京大的学生之后才这么说,“还可以,大山里面的普通孩子,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
沈临州瞟了她一眼,又垂眸翻了一页手册,“怎么会想到做猎头?”
陈渔,“热爱,提成高!”
沈临州轻笑了一声道,“热爱?何以见得。”
陈渔当时是怎么回答的,她思绪了几秒,最终选择了一个比较老套的答案,“我很享受那种通过沟通建立信任,进而帮助他人实现职业转变的过程。每次看到候选人因为我的推荐而找到了更合适的岗位,或者企业因为我的努力找到了理想的人才,那种满足感是无可替代的。”
其实陈渔接下来是想说:选择无法决定人生,但热爱可以指引迷途。
因为沈临州说,“那不过是一桩生意。”
陈渔被堵得哑口无言,一时间又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反驳,只能闭嘴。
她最擅长的就是闭嘴,毕竟她也不是来和他辩论为什么喜欢猎头工作的。
两人交谈之际,从餐厅门口传来一声惊喜的声音,“Alex,你也来这里吃饭?”
沈临州抬起头望过去,陈渔巡声看去,是那次在酒吧看到的那个穿着紧身皮衣的机车男子。
他挽着一个身材高挑,头发为大波浪的时尚美女。
宋一川看了眼沈临州对面的陈渔,眸子里闪过几分好奇,他这个兄弟还会约姑娘吃饭了?
他怒了努嘴,向陈渔伸出一只手邪笑道,“妹妹好眼熟。”
陈渔略显尴尬,一时之间不知是该起身握手,还是礼貌回绝。幸好沈临州及时出声,“你没订位置吗?”
护得挺紧的啊,宋一川笑得一脸荡漾,直接亲了一口揽着的美女。美女娇嗔地拍了他一下,声音嗲嗲地说,“讨厌。”
宋一川无视美女的示好,对陈渔道,“妹妹,我叫宋一川,可以叫我Joseph,和Alex从小一起长大。”
陈渔起身,“你好,我叫陈渔。”
“宝贝,咱们走了,别打扰我家兄弟约会了。” 宋一川终于揽着美女直接往里面走去。
陈渔却因为‘约会’这两个字,耳根微微发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