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来了重庆的第四天还是第五天了,这边的冬天阴冷,早上刚睁开眼是蒙蒙的大雾,大概六点的时候吧,路灯是红黄色的,照在我的卧室窗上,透过浓浓的雾,像洇湿的眼眶。再次睁眼是七点多,路灯暗下去了,雾的颜色从红黄变成了淡蓝,被窝和外面的路冷一样冷下去,床边的男人起床上班了,随着重重的关门声响起,我七分醒。再次睁眼是我八点半的手表闹钟,外面雾散了,天也大亮,不过没有太阳,空寂的广场上,晨练大叔的歌声响起,我起床了。
起床第一件事,走到书房,打开空调,打开我的加热桌垫,书房床上乱糟糟的摆着我取暖的各种厚衣服。紧接着去加热唯怡,我很喜欢在川渝冬天喝唯怡,暖暖甜甜的,熨烫着我的食道,唤醒新一天的身体。不过今天我洗漱时间太长,唯怡热过头了,锅边有一层淡淡的痕迹,用海绵刷了一会才下去。师姐的微信消息来了,昨晚催我赶工的任务,她去和老师汇报完了,退还给我上传提交。好的,新一天的工作开始了,此时应该是十点左右。
很难说我到底喜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从我来的第一天,一直到现在,心情都是喜忧参半的。开心的是我换了一个新的环境,我一直都很喜欢新鲜感,感受到了南方冬季的浪漫和忧伤,走在小河旁,河水、石桥、树荫、青苔甚至是天空好像都蒙了一层淡绿色的纱,隐隐约约,看不真切。在这种气氛下,好像人的心事也会浮上来,和雾气汇合,淡淡的,铺在空中,像青苔一样慢慢再落下,无声的蔓延,我喜欢这种触摸不到的时间流逝的时空感。从没像今天一样意识到,原来我的文笔这么浅淡,丝毫描述不出重庆给我的感受。那天的小山上只有我一个人,地上有开的正当时的小粉花儿,花瓣上凝起水珠来欲落不落。头顶是海棠树,青石板上零零散散落了粉色带枯黄边的海棠花瓣。我穿着东北的棉鞋一层一层踏上去,带着北边的肃杀,来了潮湿的西南山陲。在冬季干爽了二十几年的发丝,如今沾了雾气,带给我丝丝清凉。冬有冬的美,夏有夏的热烈。我反复在想,人生是不是就该这样,不断的感受陌生的环境和自己的相融,形成化学反应,产生当下的新的自我。来自中国最东北方的我,与西南茂盛山脉的碰撞,这样是否能让我想起曾经的故事,熟悉又陌生的心悸,浓绿色的山脉,蜿蜒的小河,我是否也曾来过。
后来又和小瓶去了一次,拉着他一层一层爬山阶,那个高高的、青苔遍布的山阶,我只在动漫里看到过。对于北方长大的我来说,山阶意味着层层的灰土,枯枝败叶遍地,踏上去咯吱咯吱响,抬头是刺眼的阳光,呼吸间是零下几十度的冷冽空气,干裂的指纹缝隙,泛白的指甲缘嵌着不知哪碰来的灰。
那天我走过的山阶,上面爬着密密麻麻的青苔,翠绿色,嫩嫩的攀附着青石板。真正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有天下着雨,刚刚停,好像远空上起了风吧,吹着大雾跑,大雾被吹的慌了阵脚,这几天我才刚刚看清它的面貌,丝丝缕缕的,一块深一块浅,低头抬头间,就变了形状,再更远处的高空是淡蓝色,那里应该离太阳很近吧。
这次来,可能是因为天气没那么炎热,让我出门更好受了些,也可能是熟悉这片土地了,有了一些归属感,我变得很爱出门了,楼下很多好吃的,很多喜欢的奶茶店,我常常下楼散步,道路中间有嫩粉色的玫瑰,和很多不知名的花,我好喜欢,原来绿化带里是可以长花的,原来绿化带冬天也可以是这么美的,这么美的地方,仅仅是个绿化带而已。
吃到了很多喜欢的店,串串,面包,香甜的玉米,糍粑,也见到了很多可爱的嬢嬢,大家很喜欢搭话,会主动和我沟通。很热情,为什么如此阴郁的城市,会有这么热情的人们呢,大家是怎样成长的呢,正常的城市秩序下,大家又是如何生活的呢?这些疑问让我想要逐渐深入了解这个城市。可能也解答了我自己的很多问题。好多朋友“为了我好”想劝我离开这里,因为环境无法适应等等原因,可是,我就是不喜欢舒适区的人啊,越是难适应的环境,越是能激起我的好奇心。我总是反思,我这样到底是不是在自我pua,好像不断地说服自己做很困难的事,但是人生就应该是这样变动的,一成不变的惬意生活从来不是我喜欢的选择,我总是会在不同的路口,反复选那条最难走的路,只因为我喜欢。喜欢克服自己抗拒的内心,喜欢闯过一道难关之后,短暂的喘息。这是我人生的山阶,我愿意不断地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