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皇宫,灯火熠熠。在太子书房外,值班的侍卫纷纷恭敬地低头行礼:“侧妃娘娘,您来得正好。”
程宥宁微微点头,温和地说道:“我来看一下太子有没用膳“。
程宥宁进入了那间灯火微弱的书房,轻盈的步伐几乎没有发出声响。书房里散发着墨香和旧纸的气息,墙上挂着几幅古旧的山水画,地毯上的图案在灯光下微微起伏。灯光柔和地照射在书桌上,映出那些古籍的微弱光泽。
太子刘羿文的手指无力地抚摸着桌上的一卷卷宗,神情恍惚。书房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而冷清,仿佛一切的美好与光明在他眼前都变得暗淡无光。
为什么母后会和昔日的赵国奉惠公主同名?奉惠公主在战乱中消失,举止华贵冰肌玉骨的母后却在战乱中遇见反叛军小将也就是当今刘国国王,这是巧合吗?为什么母后闭门不出不再解释?如果这都是真的,我和母后会怎么样?
刚刚他还在为臣子们的劝说而焦头烂额,他们一再要求他采取行动,但每一个方案都让他感到无比疲惫和困惑。
程宥宁扫了一眼未合上的卷宗,她靠近他,坐在他的对面,安静地看着他,仿佛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安慰。所有的压力和疲惫仿佛在她的眼神中消融,虽然他知道这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但程宥宁的出现却让他找回了一丝久违的宁静。程宥宁良久才说:”不论事情是怎么样,太子殿下都是我的夫君,太子殿下都是刘国的储君,我一定会拜托义父调查和处理这件事,殿下身体要紧要按时吃饭呀.”
他深吸了一口气,轻轻地将她的手握在掌心,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和无奈。“谢谢你,宥宁,你总是能够让我重新找到前行的勇气。”
她的身影被灯光勾勒得朦胧而迷离,仿佛那一缕清风在书房中缓缓流动。书房内的气氛因她的出现而悄然改变,仿佛一股不知名的力量在空气中蔓延。随后侧妃离开了太子书房,每一步她的离去都像是风拂过湖面,留下淡淡的波纹,却掀起了深刻的动摇与不安。
第二□□堂之上,几缕晨光透过高窗洒入,勾勒出一道道光影。大殿内,群臣齐聚,肃穆而庄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太子刘站在皇座之下,神情凝重,周围的官员则显得各怀心事。
一名资深官员站出,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可忽视的重压:“陛下,近日有言称,皇后娘娘的真实身份与赵国公主有关,此事已引起不少议论。赵国皇室不仅掠夺了他国的资源,还将内部的腐败与凶暴传承下去,赵国的灭亡是正义的体现,我们刘国的胜利则是天赐的回报。那些曾经的皇室成员,不仅背负着无数的罪孽,还将罪恶的血液深深植入了他们的后代中。刘国的皇室绝不能容忍这样的罪恶血脉,我们的皇室则必须保持纯洁,绝不允许任何罪恶的血液染指我们的王朝!”赵幽王用无用的奢侈工程来掩盖他们内政的腐败和虚弱!所谓的繁荣不过是纸醉金迷的虚伪表现,一条用来游玩的水渠居然要浪费那么多钱,一些土堆要征走那么多男人,最可笑的是水灾治理15年也是在河中间建了一点水坝,真是一事无成的昏君.而且赵幽王一直没有儿子,竟打算选出一位女皇!这真是令人发指的愚行!赵国的皇室,早已背离了正道,这不仅是对权力的亵渎,更是对整个国家命运的最后嘲弄!”我们应当对此事进行彻底调查以维护我朝的稳定.”
他的发言如一颗石子投入湖中,激起了层层波澜。另一名官员紧接着发言,声音急促,带着几分不安:“这等传言若是不查清楚,恐怕会影响朝政的稳定,甚至动摇百姓对皇室的信任。”
另一名年轻官员也站出,言辞激烈:“皇后娘娘的身份虽无确凿证据,但这不过是对我朝皇室的抹黑之词。我们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问题,而不是随意陷入无端的猜测中。请大家不要被别有用心的人所误导。”
此时,大殿内的气氛愈发紧张。声音在大厅中交错回荡,争论声此起彼伏,似乎连空气都被这些争执所充满。
太子的脸色几乎失去了血色,苍白得像是一片冰雪,嘴唇紧抿,。站在高台上的他,眼眶深陷,他的面庞如同雕刻般精致,每一处轮廓都流露出不凡的气质。白皙的皮肤在晨光下散发出淡淡的光泽,宛如上好的象牙;一双大眼睛中,浓密的睫毛微微颤动,每一次眨动都似乎在努力挤出那份深藏的情感。五官分明却又极具柔和的韵味,仿佛一幅精美的画作,却因为此刻的恐慌而显得格外脆弱。发丝在额前微微散乱,原本整齐的发髻因为焦虑和汗水而显得有些凌乱,反而让他的美丽更加夺目。
刘国国王一下子就想起他和皇后初次见面的场景,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混乱与血腥似乎渗透了每一个角落。鼓声震天,兵器碰撞的声音不绝于耳,满地的泥泞和溅起的尘土让这片土地显得格外荒凉。战士们在混乱中奋力拼搏,衣衫破烂,面容沾满了血迹和汗水。就在此时,一位少女的身影从战场的深处缓缓走出。她的出现,如同一束光辉穿透了黑暗的云层,她那柔软的长发在风中轻轻飘动,仿佛天使降临人间。她穿着一袭简单优雅布满暗纹的衣裙,尽管衣裙在战场的尘埃中沾染了些许污垢,却依旧难掩她身上的清丽之姿。战场的混乱与尘土反而衬托出她的美丽,更加鲜明地突出她的优雅。
他轻咳了一声,清了清嗓子。
“各位爱卿,”国王的声音沉稳而威严,回荡在大殿的穹顶之下,“本王深知,朝堂之上近来议论纷纷,关于皇后的身份,已有所耳闻。然,刘国之江山,靠的不是流言蜚语,而是团结与实力。”
他缓缓站起身,双手稳稳地按在龙案之上,目光一一掠过面前的每一位大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继续说道:“当今刘国四海升平,国泰民安,皆仰赖诸位的忠诚与辛劳。试问,昔日赵国已然覆灭,谁还会在意一名已故国度的公主身份?赵国虽已灭亡,但他们的子民也是血肉之躯,也是我刘国的百姓!你们在这里高谈阔论赵国的失败,难道不知刘国也曾经历过危难,是靠多少人的血与汗才走到今天?若赵国有过错,我们当引以为戒,而不是以此为荣,轻视别人只会让我们更快走向衰亡!”
他稍作停顿,让自己的话语在殿中沉淀下来,继续说道:“朝廷的稳固,天下的安宁,离不开各位的齐心协力。本王相信,众卿家皆是心怀刘国,才会在此忠言进谏。皇后与本王一路相伴,患难与共。她在战时安抚将士,在内政中抚慰百姓,始终是本王最信任的人。无论是战场上的嘶吼,还是重建中的艰难时刻,她都从未退缩。今日,有人质疑皇后的身份,但我更愿意相信,刘国今日的昌盛是她与本王及在座各位一同努力的结果。这件事以后再也不许提,吕大人在朝堂上大放厥词赏20大板。”
说到这里,国王顿了一顿,面色严肃,双目如炬:“我刘国乃是一个讲求忠诚与荣誉的国度,凡有心动摇国本者,必严惩不贷!各位卿家,切记安守本职,共同护卫我刘国江山社稷!”
他环视着在场的官员,语气稍稍缓和:“我希望各位能牢记,刘国的未来是靠我们的团结与共同努力。任何流言蜚语,只要我们一心一意为国着想,都不过是过眼云烟。我们要做的,是继续为刘国的繁荣奋斗,为百姓谋福祉,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在一个更加昌盛的刘国中生活。”
说完,国王重新坐下,但眼中怒火未消。那些官员纷纷跪倒在地,低头不敢言语。大殿内一片寂静,只有国王的怒斥之言回荡在每个人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