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谢肇的提议,林巧云只考虑了一下就同意了。

    虽然在谢家做饭会比较麻烦,但为了安全,她情愿麻烦一些。

    “好。”

    “那往后我就过来这边做饭。”

    莫名觉得自己好像从外卖员变成了上门厨师……

    行吧,当代年轻人,穿越了都免不了打工人的命运。

    见林巧云爽快接受他的提议,谢肇也松了一口气,如果她不接受,他也不想强迫她。

    只是光解决路上送饭时的危险还不够,谢肇觉得她最好还是找一个人一起住。

    虽然老院离他这边不是很远,但是万一真出了什么事,还是没有住在一起方便。

    谢肇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说出这个意见,他怕她觉得自己管太宽。

    一双锋利的剑眉时而紧皱时而舒缓。

    看出他还有话要说,林巧云侧了侧头,问道:“你想说什么?”

    谢肇:“我是想说……”

    “你考不考虑找个人陪你一起住?”

    林巧云觉得他考虑的是真仔细,她刚刚就在想要不要叶文莉过来陪她一起住。

    只是文莉在的话,她做什么事就没那么方便了。

    就她家里现在放的东西,只要有心,很容易会发现不对劲的。

    一想到她在自己住的地方还要遮遮掩掩的就不舒服。

    “还是算了。”

    谢肇对她的选择也不意外,从她一开始选择从人多热闹的知青点搬出来住就知道,小林知青是一个不太喜欢群居的人。

    不愿意就不愿意吧,他有其他办法保证她的安全。

    他点点头道:“遵从你的意愿。”

    林巧云应了一声,转身要走,突然想起来自己还有事要跟他说。

    又停下脚步,转回来道:“对了,明天开始我就试着给你针灸了,你先做好心理准备。”

    她不知道她一句风轻云淡的话,就像一块巨石投进深潭,在他平静的心上掀起波澜。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只是略微嘶哑的声音还是暴露了他不平静的心情。

    “好。”

    ……

    第二天在谢家吃罢早饭,林巧云拿着专门找人打的一套针进了谢肇的卧室。

    她让谢肇脱了上衣趴在床上,从背上开始行针,督脉穴,背俞穴和夹脊穴各刺一针。

    其实在背上行针的难度远大于其他地方,古人云:腹部深如井,后背薄如饼,背就那么薄,稍不留神用针过深就容易扎穿肺引起气胸。

    林巧云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她找准穴位后,小心翼翼地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着针,针尖向着脊柱方向平刺进去。

    等手上感觉到针头入的差不多就停下手,问谢肇的感受。

    谢肇脸埋在薄薄的枕头里,声音闷闷的,“感觉扎针的位置酸酸的,有些胀。”

    听到她的反馈,林巧云这才放下心,嘴角勾起一抹笑,酸胀说明她扎对位置了。

    开门红,接下来林巧云一鼓作气,又扎了背俞穴和夹脊穴。

    仅扎了三针而已,林巧云就紧张的满头大汗。

    和在人模上练习不同,人模的背是光滑平整的,谢肇背上有大大小小的伤痕,粗略估计得有六七道。

    这些伤痕愈合凸起的增生很影响林巧云找穴位入针,不过还好!

    林巧云第一次针灸就成功了。

    给谢肇针灸需要四十分钟左右,期间她还要全神贯注地观察谢肇的反应,时不时提针,捻针,刺激穴位,增强针灸疗效。

    谢肇感到一股暖流在他的体内流动,随着林巧云的每一次刺激穴位,那股暖流似乎变得更加强烈。

    他感到身体的紧张逐渐放松,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开始蔓延。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四十分钟的治疗很快就结束了。

    当林巧云拔出最后一根银针时,谢肇睁开了眼睛,他感到精神焕发,仿佛所有的疲惫和不适都随着银针的拔出而消失。

    “怎么样?感觉好点了吗?”林巧云轻声问道,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关切。

    谢肇用手撑起上半身,点了点头,他的脸上露出了感激的微笑:“我感觉好多了,谢谢你,小林知青。”

    林巧云微笑着回应:“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今天是第一次治疗,你有什么不舒服的及时跟我说。”

    谢肇现在感觉自己前所未有地好,往日沉重的双腿似乎没那么沉重了。

    “好。”

    “行,如果中间没什么问题,我再扎你三个月就差不多能下地了。”林巧云一边收针一边笑着打趣道。

    谢肇也跟着笑了笑,俊朗的面容舒展。

    如果能治好他,别说扎三个月了,就是扎半年他都乐意。

    收好针林巧云留下药浴包和其他搭配服用的药之后就离开了。

    下午到了镇里,药店里除了师傅在还有零散几个病人。

    镇上有医院,一般家里有点钱的病人都会选择去医院看,来医药点看病的,除了一些疑难杂症外就只有那些没钱的穷人了。

    跟着师傅学医这几天,林巧云也算是见识到了这个时代的人们的医疗知识到底有多匮乏。

    有小孩子高烧烧了三四天,都烧的昏迷不醒了才来看病,导致孩子烧坏了脑子,最后还埋怨医生医术差的。

    还有“著名”的鸡血疗法。

    林巧云第一次听到这种疗法的时候简直惊掉了自己的下巴。

    大家应该都听过这么一句话,“他像打了鸡血一样。”

    这句话是形容一个人做事激情澎湃,不知疲劳。

    大多数人以为这个所谓的“打鸡血”不过是一种调侃。

    然而事实上,“打鸡血”在这个时代是真实存在的医疗手段。

    “鸡血疗法”是六几年的时候,有人把一年生的大公鸡的血抽出来,给自己注射。

    注射之后面色红润,神采奕奕。

    大家都以为这是打了鸡血的效果,实则这些其实是人体对鸡血排异的过敏反应。

    后来被全面禁止的错误医疗手段,只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镇上又流行起来。

    今天来的几个病人中就有一个是打了鸡血导致发热腹泻的。

    师傅针对这种治疗显然是已经驾轻就熟,飞速的拿了药给病人注射,在药物的作用下,病人的过敏反应逐渐消退。

    林巧云在旁边给师傅打下手,问起师傅对“鸡血疗法”的看法。

    师傅只回了一句话,“中医里有一句话,叫做万病之源,源于血污,足以证明血液不是什么干净的东西,人的血液都不干净,鸡的血又能好到哪里去。”

    “你以为那些西医在治疗中为什么穿戴那么严实,不就是怕被感染吗。”

    林巧云诧异,“没想到您对西医也这么了解。”

    华大夫感觉自己被小看了,气的胡子一动一动的,“时代都在进步,我们中医当然也要与时俱进了。”

    两人就这么聊着,医药店的门又再次被人敲响。

    进来的是一个枯瘦皮肤黝黑的妇人,她的脸上挂着汗珠,神情惊慌,往她身后看去才发现身后背着一个已经半昏死状态的小孩,站在门口踌躇着不敢进来。

    看见她的脸,林巧云莫名觉得眼熟。

    但又想不起来是谁?

    纠结了一会儿实在没想起来,就放弃了。

    现在大部分的农村女性差不多都是这个形象,干瘦黝黑。

    估摸着眼前的人和她见过的人长的相似吧。

    华大夫让那个妇女将孩子放在后面的床上开始询问病情。

    妇人抽泣道:“吃了午饭没多久,孩子就说自己头晕恶心,我摸了摸她的额头,以为她是风吹着了就让她喝了热水,在屋里睡觉。”

    “然后过了一会儿,她就开始吐还控制不住的拉肚子。”

    她指了指小孩子身下的一滩脏污,看着被孩子弄脏了的床单,妇女又无错地攥着衣角站在一旁。

    时不时偷偷瞄两眼华大夫,像是怕他嫌弃,支支吾吾道:“我,我会给你们洗干净的。”

    华大夫并没有在意这些,反而是安慰她,“这些不急,先看看孩子是怎么回事吧。”

    华大夫一边给孩子做检查,一边有意考林巧云,“你觉得这孩子是身情况?”

    突然被老师点名抽查,林巧云只觉得自己像是回到了上学时期,被点名的时候脑子里都是一团浆糊。

    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还发热,昏迷不醒。

    这怎么跟刚刚那个打鸡血的病人病症反应差不多啊?

    林巧云眼睛一亮,“师傅,她不会是打了鸡血吧?”

    华大夫屈指在她脑袋上敲了一下,眼里满是无语。

    他指了指妇女和孩子身上的穿着,以及她们俩干瘦的形象道:“你看她俩像是有那个条件去打鸡血的吗?”

    林巧云看了看,刚刚打鸡血那个病人虽然也瘦,但不是这种干瘦的类型,穿着打扮也比较讲究,看上去就像是某个机关部门的领导。

    然而眼前的母女,经典的现在农村妇女的形象。

    林巧云:“不像……”

    华大夫:“我看你是忘了中医问诊的步骤了。”

    林巧云呲着牙捂着额头,反驳道:“望闻问切嘛,我没忘啊!”

    华大夫手上检查的动作不停,嘴上数落的话也不停。

    “你是记脑子里了,没记心里。”

    “你以为为什么要把“望”排在最前面?”

    “就是通过观察排除一些不符合病人的病症。”

    很显然,师傅说的不符合病人的病症,第一条就是打鸡血。

    以眼前两人的条件来看,如果家里有一只公鸡,可能会选择烤着吃,煮着吃,蒸着吃。

    怎么也不可能会选择拿到诊所抽血,花钱往自己身体里打。

    好吧,是她看事太表面了。

    她以为“望”是指观察病人病情,病理反应,没想到还包括观察除病人的外在条件。

    林巧云反省完自己,又重现思考了一遍,哪些病会导致出现这些反应?

    呕吐,腹泻,发热头晕……

    林巧云换了几种排列组合,突然灵光一现。

    “不会是中毒吧???”

新书推荐: (海贼王)是魔法师不是海贼! [综主排球]重生不带我是否也算一种孤立 家里进苏格兰了 多梦春 相府千金的苟命日常(重生) 故知旧梦间 宋仵作的洗冤录 大明绝色【追妻火葬场】 今日摆烂了么 炮灰,但凭本事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