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很深的体会,家庭教育是需要同步的,不仅仅在孩子,父母更应该同步,如果在教育不对等,认知不同步的情况下,认知不够的那一方更容易出现情绪行为失控的情况,如果对方还时不时冷嘲热讽,这种感觉是很受打击的,因为你认为你在做积极向上的事情,而对方并不能理解和体会,反而会理解到另外一个层次,这是一种否定,对有相关认知的人可能会优先从教育角度来看待是否会去反馈这种否定,如果是家庭成员生活息息相关,会做出一定反馈,但是如果每一次的成长都是在反馈下建立的,那无疑这个过程会比较痛苦了,亦或者淡化这个角色在教育中的影响,最好的状态是对方能主动去成长,那眼里看到的东西自然也就能同步了!
认知重要吗?认知太重要了,但是真正有相关认知的会去与那个没有相关认知的人争辩吗?我认为是不会去争辩的,这种争辩本身就没有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争辩了,那一定不是事件本身了,而是一种对方都自认为的感觉!感觉是不一定有事实依据的,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有知识和学问的人在面临别人的否定时一般的行为是淡然一笑,也不会去回答你,因为他们知道认知不对等,交流也就不可能平顺了,既然知道去辩就是自找麻烦了为何还要去辩呢?淡然一笑处置只是让你以为你是对的而已,至于对智者来说对不对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能不能修炼到不辩!当然这种修为的人少,所以才能脱俗,所以才能成为智者,大众还是俗人,所以喜欢辩,甚至辩得你仇我怨的,这是成人的行为,但我们需要看到这种行为是无处不在的,不认可别人,不认可孩子,放大别人的问题,放大事件的影响,永远认为自己最优秀,但凡比自己优秀的总能找到理由嗤之以鼻,我在写这个问题的时候倒不是激愤的,一瞬间觉得很搞笑,因为我曾经也是一个如此庸俗的人,接纳不了别人的优秀,接纳不了孩子的平凡却还不愿意用心和学习,自尊心超强,防御意识也自然而生!
好吧。如果曾经有人这样说我,我想我会很愤怒,但如果现在有人这样对我的评价,我会说你说的对,我曾经确实是这样的,甚至有可能现状还局限在自己的认知中,但是我在学习接纳,我在重新认识自己,也在重新认识孩子,我已经接纳了曾经的自己,也已经接纳了孩子,于是我看到了孩子很多的优点,于是我也明白我需要更加努力的去学习和实践,我也在行动了,但是我仅仅是我吗?社会上有多少个这样的我呢?我在思考了,而我们呢?能不能尝试修炼一下接纳自己的平凡,尝试给别人一句赞美?我们并不会因为贬损别人而变得更加高尚,反而会在孩子的三观教育中留下复杂而纠结的心态
知道儿童教育中什么是重中之重吗?是持续不断的鼓励和认可,任何精神粮食都抵不上一句鼓励和认可的作用大,可能有人会说一味的鼓励也不好吧!教育行为本身就不是单一的,正面管教就是就是针对错误就事论事,不在事情上添油加醋,也不要歪曲事实,更不要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添加羞辱成份,让孩子正确认识到事件本身,而不是在事件上添加人格问题,这样孩子在承认错误时就不会带着情绪的压积(我已经实践了).才有可能真正意识到行为的不对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