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我8岁左右我才开始喜欢蚂蚁并且意识到什么是蚂蚁。8岁以前的事对于我来说都太模糊了,为什么唯独对蚂蚁这么印象深刻呢?
我小时候居住在大山里,我那个时候都是跟着我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爸妈为了讨口饭吃都是在外打工,嗯,基本都是在江浙一带,反正我从一年级一直到六年级都没有看到过他们,哪怕是逢年过节也看不到他们。这和蚂蚁有啥关系啊!无语!
哈哈哈哈!
关系还是有点的,只是不多。那个时候我连吃饱我都比较困难,一家老小从上到下基本都在刨食吃,也不会有额外的兴趣去关注蚂蚁这东西了,但为什么一提起童年我最记忆深刻的就是蚂蚁呢?
我8岁以前大多数时候关注的都是吃的,吃的,还是吃的。因为没真正吃饱过,所以总是惦记着自家的一点吃食,还有别人家吃啥。就这样天天吸着鼻涕,打着光脚板,跟在大人屁股后面,就盼着他们能吃饱了还有剩的给我尝尝。
直到我7岁吧,我爷爷是个邮差,他就说送“妹妹儿”去读书吧,也就是送我去上学了。我们那个小地方只要是小女孩儿各个都叫“妹妹儿”,第一年,就认字,第二年才认词识句。那时候,书上具体写了什么,反正我是记不清了,但唯独蚂蚁我记得很清楚。
为什么呢?
当时老师教我们:“蚂蚁”是一种可以预报天气的动物,因为“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什么是蚂蚁,就是那种黑黢黢的,小小个的,排着一溜儿队的就是蚂蚁子。我那一节课其它啥也没听,啥也没记,一整节课就想着要去看蚂蚁,看到底啥子才是蚂蚁,蚂蚁到底咋个搬家的!
一下课就跑了,回到家就抓着我奶问:“嬢嬢”那个是蚂蚁?哪的有蚂蚁啊?但是奶奶要砍猪草喂猪,没时间理我。我就去了大我几岁的姨姨,她就带我到院子里墙角缝隙里找到了。从那时起我就一直一直很喜欢蚂蚁,并且观察它们的行动!
我可以一天到晚啥也不干就在那儿看蚂蚁,哪怕是错过吃饭我也看!
蚂蚁有大有小,大的有米粒那么大,小的有…嗯…。我想想看,哦,有笔头尖尖那么小。我就想知道这个东西到底咋个搬家的,咋个能预测雨来不来呢?它们基本都是排成一溜儿队出洞,很多都是小个个的,只有少数是大个的,小个的颜色是较为浅色,是浅棕色,大个的颜色较深,是有点偏黑的深棕色。
据我观察,它们搬运的东西一般有哪些呢?小时候看到的只有像煮熟的碎鸡蛋粒、米饭、死掉的昆虫尸体、糖粒 ,后来初中看到它们还会搬一些饼干碎、蛋糕、碎肉粒。那时候就想看它们能搬到哪里去?到底能搬多大?咋搬的?搬完到底会不会下雨?
它们会一串串的把这些吃食搬到它们的洞穴里去,会有一个个,也会有三两个一堆。假如东西小一只小蚂蚁它就直接搬回去了,但是东西大它就会去叫一大堆来一起搬,我见过最厉害的,就是一堆蚂蚁搬一只蝉。我当时就觉得好不可思议,那只蝉相对于那堆蚂蚁来说真的可谓是庞然大物,可是它们竟然真的能搬动,并且搬到洞穴后还会找角度放置,可惜那个洞口怎么都放不进去那只蝉,更令我想不到的是,它们竟然停下来然后开始用它们的小前肢慢慢分割那只蝉,先是翅膀,再四肢,接着是头,这样一点点把那个庞然大物给分割成小块然后搬运进洞穴里去了。
当时的我看完这个场景之后就再也忘不了!那对于我来说,哪些蚂蚁不再简单的是小“动物”,那对于我来说更像是一个个比我更聪明,更强大的物种,甚至比我爷我奶,我爸妈更聪明,更强大。从那以后我就把那一只只蚂蚁当做一种高于我的物种对待,我会经常把我的饭菜一粒粒的放在它们搬运的路上,奶奶只要看到就会骂我:你个败家子,真的是吃饱了撑到了,把粮食浪费给蚂蚁子,我看你是不想吃饭了。一开始我只会卷缩在门口旁边角落里,后来渐渐长大就会小小声说,我会去割猪草喂猪和种秧的。奶说:豁,还会顶嘴了 。其实不是的,只是不想让她觉得我是吃白食的,也不想让她说蚂蚁。
后来读书更多了,获得的知识也多了,也能明白蚂蚁的种群结构和觅食缘由,但我还是觉得它们不单单只是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