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有风经过 > 山外有山

山外有山

    宁栩家楼下有一家报刊亭,自宁栩有记忆起她便住在三衫路,和奶奶出去玩回来看到路口的报亭,她就知道快到家了。

    害羞腼腆的小丫头不似别家率直大胆的小孩,看见新鲜的玩意儿扒上去瞧瞧。宁栩只敢在路边装作无意地看一眼,一眼当然看不清什么,只有一片五颜六色的陈列物。

    过了几年,小学班级里有同学展示漂亮的手串和书刊,书刊上讲述了美好的童话故事,她说这个手串是买书刊送的。那时宁栩终于知道报亭里卖的“五颜六色”具体是什么。

    “你好,要一本最新期的《读者》。”

    如今小丫头长成了大姑娘,买杂志的几十秒里默默打量着报亭的陈设。时事政治的报纸、流行时尚的杂志、青春文学的刊物在岁月洪流里一期接一期的更新,而赠送手串的公主杂志仍旧被摆在了显眼的位置。

    现在宁栩的眼光看这手串还是觉得好看,即便知道它廉价。儿时会为得不到它而伤心,现在她也会对自己说:算了。

    语文老师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文章读后感,《读者》是她推荐给学生们的刊物。前两年这是硬性要求,到了高三压力大学业忙,老师不愿学生们有多余负担,于是取消了这项作业。她说凭个人意愿,还愿意继续写读后感的同学可以每周单独交给她批改。

    七班坚持写下去的五人里宁栩算一个,她抽了个课间去语文老师办公室交作业。

    数学老师的工位在后面,再过两节是数学课,老师喊宁栩把上周考完的试卷带回去。

    高楠:“我听其他老师说你这阵子都跟着喻燃和木迟复习,你们平时学不学数学?”

    宁栩不明所以:“学。”

    三人行最常出现的情节就是宁栩提问数学。

    高楠:“我这门课程你们再多费费心好吧,你遇到不懂的多问问他们。”

    宁栩点头应好,捧着七班的试卷离开办公室。

    待门关上,杨惜华问:“高老师,宁栩这次数学没考好?”

    “哎”,高楠似是无奈:“她这门课本来就薄弱,到现在进步不大。”

    “那是得再加把劲,不能拖了后腿。”宁栩是杨惜华的课代表,语文成绩一直优异,她很看好这名学生。

    宁栩在通向7班的过道上,心脏愈跳愈快。

    她听懂了老师的意思,于是忍不住缓步翻找自己的试卷。

    看到分数时脑内空白一晌,忘了自己还低着头走在过道上。

    周词远横冲直撞惯了,能用跑的绝不用走的,出教室没跑两步就撞到了人。

    但不能怪他,是来人走路不走直线。他将要发作,仔细一看是宁栩:“你怎么走路的......怎么是你?!”

    试卷一半掉到地上,宁栩着急蹲下来捡。

    有的飘远了点,周词远帮忙捡起给她。

    “谢谢”,宁栩羞赧:“不好意思我刚刚没看路。”

    “不不不”,周词远哪好让未来嫂子道歉:“怪我怪好,我跑太快了。”

    他嘴上积极道歉,心里盘算着中午跟木迟好好说道。

    宁栩刚跨进班,前排的同学就看到了她带进来的试卷,争先恐后地围上来找试卷。

    “你们几个别光只拿自己的,试卷分下去发了。”

    有了喻燃的命令,省得宁栩发试卷,她两手空空地回座位。

    捡试卷时仓促,宁栩没把自己试卷单独拿出来,因此她的也要等同学发。

    先发到了喻燃的,宁栩偏头就瞧到了她的分数,见怪不怪地说:“你离全校第一又近了一步。“

    喻燃:“进一步也到此为止了,第一是木迟。”

    宁栩心头一跳:“你怎么知道?”她早上经过公告墙时看过了年纪榜还没更新。

    “昨天陈主任告诉我的。”喻燃忽的提高嗓音:“高一鸣,你数学考多少?”

    别看高一鸣成天和张子由一块儿插科打诨,他可是有“真材实料”的数学课代表。

    “131,你多少啊班长?”

    “你二五。”

    “啥??”

    “125!!”

    好气又好笑,喻燃随口说:“我跟你们这些数学强的人拼了。”

    宁栩也拿到了试卷,她接话:“我先跟你们拼了。”

    她双眼不受控制地盯着“97”,红得扎眼。

    “我看看呐。”喻燃翻看着宁栩的卷子,安慰道:“还好啦,这次考得不简单。”

    还有差距。

    宁栩回想数学老师的话,无形间压力陡增,她愈加清晰认识到她和喻燃、木迟的差距,她应该更好的。

    当整个南屿一中高三部的成绩公布的时候,老师们对其他学校的分数也有所了然。

    喻燃和木迟各自在班主任那里得知,此次最高分在附中。

    “努力努力白努力”,喻燃叨叨:“老天奶奶我是什么命,有个木迟不够,到高三了附中又冒出个神仙。”

    回想过去两年,每次多校联考,最高分都出在一中,并且多为喻燃包揽。

    长此以往,大多数老师和校领导们都看好她荣为本市这届的高考状元,听多了喻燃也免不了有点飘飘然。

    飘到了高三,磕磕又碰碰,在离高考还有半年多的大复习阶段被扎破。

    “宝宝心里苦,宝宝不说。”喻燃靠着同桌肩膀,轮到宁栩安慰她了:“说不定是她这次运气好。”

    喻燃不这么想:“她最好是。运气成分我也有,考不过真不得不承认她牛逼。”

    此消息传出,普通学生都很难不惊讶。同桌间的絮絮叨叨被张子由打断:“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古人诚不欺我,变态之外有变态。”

    ......

    喻燃眨眨眼,瞬间坐起,矛头直指张子由:“你骂我?!”

    “我可没说,但是班长你主动承认了。”

    “你找死啊!!”

    喻燃追着张子由殴打,宁栩坐座位上看戏,内心对这句古文再次有了实感。

    她不上网不交际,17年来除了回老家,她没有去过别的城市。考上一中后,因为年级第一总是自己的同桌,逐渐的潜意识里把喻燃放在了最高阶,而忽略了南屿不止有一中,全国高考不止有南屿。

    高三部的老师们也在办公室里议论。

    “唐辞雪”,秦颜喃喃:“以前没见附中有这号人物啊。”

    有旁班的班主任听了,调侃道:“害,秦老师,你的班里有喻燃,哪会关注靠后的学生呦。”

    秦颜:“张老师夸张了哈,我也有紧迫感的。不仅这次阶段考,以前的几校联考我都很在意其他学校的水平的。”

    “再说就我们本校,韩老师班上的木迟,我老早就盯死了。”

    另一老师说:“盯他没用了啊,现在咱们学校拔尖的那批学生,危机感又大大增加了。”

    “有危机感和竞争力是好事,老话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可不能松懈。”韩亮话是这么说,实际上他已从朋友那打听到一点消息。

    “我有个老同学在附中带高二,听他讲他那边上一届,就是现在高三的,有个学生在一段时间里成绩突飞猛进。”

    “就是那个唐辞雪?”

    “对。这个学生原来成绩就是中等偏上,家里出变故请假了一阵子,她的班主任还担心她受打击一蹶不振,没想到回来后的第一场考试就冲到了全校第一,后来也没掉下来过。”

    “我天”,秦颜跟听小说似的,感叹道:“果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这个女孩子在她们学校称得上传奇人物了。”

    张老师跟着感慨:“有的人啊能量磁场强,别人眼里天大的磨难,到她那不仅击不垮她,还会成为她成长路上的铺垫石。”

    “可不是,这种意志难能可贵,以后不论做什么都会成功”,老师们一致赞同。

    有些老师将这个故事讲给了学生,或夸张化加以激励他们,或略微改编敲响他们心中的警钟。

    秦颜简短概括:“附中的那名女生深刻意识到高考的重要性,通过加倍的努力在一次考试里超过了优秀学生,随后一直稳居榜首。”

    能听得进去的学生本就上进,这种鸡汤于他们相当于“暖胃”,而末流的学生们纯当作听故事了,听完在空中竖起大拇指:“牛逼!”

    “祖国有她我就放心地摆烂了!”

    “说得好从现在起我要理直气壮地混!”

    不学无术的学生都坐在后排,嗡嗡的交谈声听得秦颜头疼,她拍了拍讲台,声色俱厉:“安静!我在这里费口舌是为了你们能多想想,在同样的人生重要阶段里有的人在经历什么,它们或许在面对困难遇到抉择,如此它们仍不愿放弃争取你们的有人随心所欲不看在眼里的东西。都是十七八岁的人了,有些是非观价值观不该需要我一再强调,未来的路怎么走你们自己最该思考。”

    秦颜第一次带毕业班,二十几岁的她比这群学生大不了多少。按一中的传统,安排当班主任的都是资历丰富的教师,从高一开始负责这个班整个高中三年。去年七班需要换班主任,机缘巧合下秦颜接下了这项工作。

    高三开学前她请示了领导是否需要转交职位,得到回复让她继续带完这一年。职业生涯里第一段做班主任的经历秦颜自然也想圆满,高兴之余她被学校和家长寄予的双重期望如风暴般把她包围。

    于情于理,她都尽力做好对学生的教学和思想工作,即便忙得焦头烂额、心力交瘁。

新书推荐: 惊梦:首辅的白月光她另择良缘了 白莲花攻略指南 不想当渔民的贵妃不是好贵妃 恶毒女配如何自救be结局 江东风华录 [排球/钻A]今天要来点运动吗 [HP]别拿你的魔杖指着我 穿进我的游戏里弑神 她在港(离因轮) 碎光拾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