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春风温柔,空气挺燥,阳光明媚。
小动物们都受不了阳光的轻扰,躲在阴影之下避开阳光的扫荡。我与艾希漫步在校园之中,感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
在连接两个操场的阶梯处,艾希几个跃步便跳了上去。而我也跟了上去,在我刚迈上四个台阶时,艾希便在高我两个台阶处转过身来。
在阳光的照耀之下,她熠熠生辉。
“今天的风很温柔呢~”风将她那整齐的发丝稍稍吹的凌乱,但仍遮不住她那摄人魂魄的微笑。
“是的,如同你一样。”我也笑着回应她,阳光之下的我与她是多么的耀眼夺目啊!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我们照亮了一般。微风轻拂着我们的发丝,带来一丝凉爽和清新;树叶沙沙作响,似乎在为我们伴奏;鸟儿欢快地歌唱着,好像在赞美这美好的一刻。
我们彼此对视着,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对彼此深深的理解和认同。嘴角挂着的微笑如同一朵盛开的鲜花,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在这一刹那间,时间仿佛停止了流动,只剩下两颗心相互交融、共鸣。
“那你知道风是怎么来的吗?”艾希还是向我抛出了问题。
“当然啦!要知道,地球表面并非处处温度一致,这种温差导致了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高低差异。而一旦有了这种气压差值,就会形成一股力量,它会推动空气从高压区域流向低压区域,这股神奇的力量就是所谓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或者简单地说,就是【气压梯度力】。
这种气压梯度力可是非常厉害的哦!它始终垂直于等压线,并坚定不移地从高压指向低压。在它的影响下,空气就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一样,沿着水平方向从高压区飞奔向低压区,于是乎,风就这样诞生了。”我轻松的向艾希回应道,毕竟教科书上白纸黑字的写着呢。
“是啊,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直接原因,大气从高压区向低压去做水平运动,就像水流一样高处的水流总是会流向低处。”艾希重复道。
接着,她缓缓的将自己的围巾取下来,机娘便是不一样这么热的天还能系着围巾。
突然间,狂风大作,如同一股凶猛的巨兽般向我们席卷而来。艾希的围巾被这阵突如其来的飓风吹得高高扬起,仿佛要挣脱她的束缚飞向远方。我见状,心中一惊,连忙伸手去抓那即将远去的围巾,但为时已晚。
“别担心,等会儿我会找到它的。”艾希温柔的安慰道。
“这围巾扬长而去的方向,便是风的方向么?”艾希看着离去的围巾对着我问道。大风将她的头发吹得更加凌乱。
“非也,在近地面受水平气压梯度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风向由高压直向低压,但并不是像水平气压梯度力一样垂直,而是与等压面斜交并且我们如今处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地影响,风向会向右偏。”我思考一会儿便做出这个回答。
“是啊,近地面的风最终会与等压面斜交,并且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是没有偏转的(主要是因为赤道的【科里奥利力】接近于0)”听了我的回答艾希感叹道。
“那为什么赤道会没有偏转呢?”我不解的问道,而围巾也在此时因为风力的减小,缓缓落了下来。
“这与地转偏向力的形成有关,受运动惯性的影响,物体总是保持原来的方向和速度,但由于受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的影响,导致他们逐渐偏离了原来的运动方向,所以这个力只影响了运动的方向,不影响运动的速度,并且纬度越高,这个地转偏向力越大。摩擦力既影响(减小)了风速,又影响了风向,它的方向与风向相反。在高空一般可以忽略(不考虑)摩擦力,而地转偏向力又垂直于物体的运动方向所以高空风一般与等压线平行”艾希向我做出回答,并与我一同向着围巾飘落的方向走去。
“地转偏向力与运动方向……垂直,所以……它会……垂直于风向,对!就是这样!”在前往的路上,我若有所思道。
不久,围巾经便抵达了它的目的地——一棵树上,我与艾希也加快脚步前往那儿。
“呼~还好,围巾没有飞去太远的地方。”我有些抱怨的说道,当然,这个是在抱怨太阳,没想到春天的太阳便已如此的狠毒。
而艾希则还像个没事人一样,她静静的站在那边站着,似乎若有所思。看样子,她的制冷系统一定很高级。
“我们来的路上,用文言文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行、步、趋、走。”艾希走了两步忽然转过身来说道,并将目光投向了我,似乎是在等我向夸赞她,那期盼的目光让我不得不说两句话。
“行和步是行走我们刚开始下阶梯,以及对话时走的是比较悠闲,后面一段我们都是跑过来的,可是趋后面为什么又是走了呢?”我仔细思考了他这4个词,并没有夸赞,而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哎呀!哎呀!小笨蛋!大笨蛋!!你又犯以今律古的错误了!!!”艾希有些着急的说道,并且挺生气的盯着我。
“这几个词的程度实际上是在一直递进的。刚开始那一段我们走的很悠闲,之后面开始快走,这就是步了。再后面小步跑便是趋,而走的意思是奔跑了!《木兰诗》里的双兔傍地走的走就是跑的意思,还有走马观花、不胫而走、奔走相告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里面的走都是跑的意思,你之前不会一直都理解为行走吧?还是根本没有思考过这些词的意思!”艾希又气愤的说道,似乎是在教导孩子,但却要被气哭了。
“其实……我知道这意思的嘛……只是想让你再给我解释一遍……这样记忆更深刻嘛”我弱弱的说道,似乎是真的犯错了一般。
“行啦!那这次你要记住了哦,以后再想让我给你解释?那可没门!”艾希忽然又像换了个人一样,俏皮的说道。
机器人……就是能像川剧一样变脸……可是……她的情感明明就是真人嘛!甚至给了我比真人还更真的体验。
“既然谈到了风,又怎么能少在《诗经》之中的风呢?”我赶紧将话题转移
“是的,那你对《诗经》中的《国风》又知道多少首呢?那可是《诗经》的精华部分”艾希抓住这个机会问道,同时又看了看树上的围巾,似乎是在思考如何将它取下。
“《邶风·静女》《卫风·淇澳》(瞻彼淇澳,绿竹猗猗)《豳风·七月》(八月扑枣,十月获稻)《卫风·邙》《郑风·箨兮》……以及最熟悉的“在水一方”——《蒹葭》了。”我轻松的如同报菜名一样,将这些流水账扔向艾希。
“不错嘛,不过诗经中可是有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形式的,剩下的知识以后慢慢考你。”艾希挺自豪的对我说道,看样子是对我回答挺满意的。
“放心,我日后表现定不输今日。”我轻松接下了这份无期之约的战书。
“还好,这风没多大,12级的风速可以达到32.6m/s以上,那威力足够把这围巾吹得很远很远……”艾希又看了一眼树上的围巾感叹道,被拿出了一把光剑。
“别!这树好不容易长这么大的……到时候老师也会说的……咱们可以想别的办法”我赶忙走过去,想止住艾希
“别担心,我不会砍树的”爱惜温柔地(mildly)说道,接着便将剑放在了地上。
“如果将此时箭与围巾的距离分为三等份,每一等份的高度为一米,剑与围巾的重力都视为1N,并且都可以看作质点(忽略物体大小和形状,把它简化为一个具有质量的点),去从上到下第一个等分点的下端为0是能面。那么剑与围巾的重力势能谁大呢?”艾希顺了顺他刚刚被风吹乱的头发,并向我发问。
“嗯……如果取第一个等分点的下端为0是能面,那么围巾的重力势能(Ep=mgh)应该为1J,剑的重力势能则为-2J,之前的位移的比较多,是按绝对值比较,那应该...”我正思考着
“等等,请不要说应该哦”艾希打断我的话
“我想要的是个准确的答案呢,看样子你有点不自信呢,那在此之前,我再问你几个问题吧!”艾希又开始了对我的提示
只见爱惜慢慢的走动了几步并回过头来温柔地注视着我,随后缓缓开口道:“你认为重力势能大的和小的砸你头上哪个更疼呢?”
“这个不一定吧,比如说雨水,有的是从1000米高空中形成后踢下来的,但伤害甚至不如一枚从27楼扔下的鸡蛋……而在低空中重力势能更大一般都痛。”我思考了几秒后的说出自己的结论,并看了看头上的围巾和脚边的剑。
“这把剑都不可能砸到我头上,怎么可能会痛呢,围巾道还有点可能让我头有点痛。”
“没错!问题分析的很全面!”艾希不禁赞叹道
“但这是因为有阻力。在高空中,随着雨水速度的增加,雨地阻力也增大,合力减小,加速度减小,落到地面时实际上速度只有4m/s左右,而鸡蛋落地时速度则比雨滴大。动能武器听说过吧……嘿嘿。”艾希最后那一个意味深长的暗示……让我明白了。
“懂了!不过,最后我们研究这个问题……似乎不够……直接。”虽然说大致已经有答案,但我还有点迟疑。
“那重力势能是标量还是矢量呢?”看见我的迟疑,艾希追问道。
“功与能中单位量,目前所学过的都是标量,那么重力势能肯定也是标量的。”我回答道。
“那么这个正负就不代表方向了……”我此时更加坚信自己刚才的猜想了
“那重力势能的零势能面不也是我们自己选取的吗?”艾希又向我问道,看到我逐渐坚定的眼神,他就知道已经将我引上正路了。
“对了!零势能面是我们自己选取的!如果取地面为0势能面,那么剑的重力势能为0,而围巾的重力势能大于0所以……围巾的重力是能大于剑,即重点势能1J大于-2J!”我激动的将自己的结论说出
“没错,以后可要记住啦!”爱惜露出欣慰的眼神对着我说着,或许是感叹自己教的好,也可能是看到了我的进步。亦或二者兼有。
“还有,重力势能与0势能面的选取有关,但重力势能做功,可与零势能面对选取无关,你可以自己试试验证。”艾希补充道。
随后,艾希轻轻一跃,一个后空翻便将树上的围巾取了下来,亏我还想了别的办法将它取下来。
“围巾下来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做正功,由Wg=-△Ep也可以知道重力势能减小了。”艾希回到地面后,转身对我说。
“嗯……明白了,咱去别的地方吧,这地方有点热~”我又对艾希抱怨着
“那……走吧!”艾希笑着对我说,风又一次将他灿烂的笑容吹进我的心中 。
那么这次艾希说的走,又是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