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盈盈,仙卉灼灼。
林黛玉一缕香魂悠悠荡荡,从大观园飘至离恨天上三生石畔,方才停下。
“恭喜绛珠仙子,位列仙班!”
警幻仙姑早已在此等候多时,她眉眼含笑,莲步轻移,朝着黛玉款款而来。
黛玉忙福身行礼:“警幻姐姐,多年未见,别来无恙!”
警幻仙姑快步上前,拉着黛玉的手,扶她起来,柔声说道:“前尘往事皆为过往云烟,你在凡间的历练已了,妹妹往后便在这离恨天安心修行吧。”
黛玉莞尔一笑:“多谢姐姐!”
一道灵光闪过,那株原本迎风轻摇的绛珠仙草,被黛玉收入囊中。
如今既已报答了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黛玉心中的那股缠绵不绝之意,也随着泪尽而消亡,修炼,自然也更上一层楼。
从此以后,绛珠仙草的本体便可离开三生石,随在黛玉身侧,由黛玉亲自照料,永不受那禁锢之苦。
三十三重天,离恨天最高。
这离恨天甚是清净,云雾缭绕间,黛玉于修炼之处静坐着,周身散发着柔和的仙光。
微风轻拂,吹乱了黛玉的发丝,也搅乱了她的心绪。恍惚间,她的思绪飘回了那座如梦似幻的大观园。
“妹妹,可是在思念凡间?”警幻仙姑一进来,就看到黛玉怅然若失的模样。
黛玉回过神来,轻轻摇头。
凡间的经历就如同一场梦,梦醒了,万事便皆休,可她读过的那些书,写过的那些诗词,研习的那些济世之道,却深深地烙印在她的心底,不可磨灭。
犹记那年探春理家,她本欲相助,无奈碍于身份和身体状况,自己空有一身本领,却不得施展,至今想来,也甚怅然。
“警幻姐姐,如果修仙都似这般日日打坐,那做神仙,也没什么意趣!”黛玉忍不住抱怨。
警幻宽慰她:“绛珠妹妹刚从凡间归来,自是不适应这天上修行。待你小有所成,便可领得太虚幻境洒扫之事,届时,便不会此般无聊。”
黛玉下凡之前,不通世事,觉得能修炼成仙已是天大的机缘,而如今,人间一趟,她又如何甘心只做个洒扫仙女。
黛玉默默思量:怪不得神仙们动辄就要往凡间跑,这天上的修炼果然清冷得很啊!
想来那神瑛侍者也是实在无事可做,才会跑到三生石畔,给自己这棵小草浇灌甘露,这也才有了两人之间的因果。
警幻仙子见黛玉不语,以为她还在思凡,于是劝慰道:“修行一事,贵在心专,妹妹不必着急。”
黛玉点头,复又问道:“警幻姐姐,这天宫最近可有什么新闻?”
警幻仙子笑道:“这天上的恩怨痴缠,哪及凡间,想来,你听了也不会觉得有趣。不过,我这倒真有一个大新闻,你若是听了,保准觉得新奇。”
黛玉深知警幻仙子向来不关心外人之事,如今她说是大新闻,那必然天上地下少有。
“好姐姐,你快说与我听听。”黛玉急急拽住警幻仙子的手臂,轻轻摇晃,撒着娇儿,生怕她不肯说。
警幻见黛玉一副娇憨模样,忍不住笑道:“还不是那齐天大圣惹出来的祸。自从他大闹王母的蟠桃会后,那蟠桃园便一年不如一年,桃树日渐枯萎。王母已经好多年不开蟠桃会了,天上众仙对大圣埋怨颇多。”
黛玉暗暗忖度:“这大圣不过就是馋嘴偷吃了些桃儿,又未曾祸害蟠桃园,天宫竟将这蟠桃园之事扣在他身上。唉,这天上地下,果然没什么分别。”
但她读书甚多,自然不会把这想法直说出来。
黛玉对此事还有不解:“姐姐,这天上人人有仙法,区区几棵桃树,又如何能难倒众人。”
大观园那些花儿、果儿,丫鬟婆子们日常照料的时候,黛玉有时也会去看个乐趣。园林之事,除却细心,再也不难的。
警幻摇头叹息:“王母娘娘几次换人管理桃园,桃园却丝毫不见起色。最后没法,王母便在那蟠桃园外张贴天榜,征召天界管理蟠桃园之人。只是,至今无人揭榜。”
黛玉一听此事,心中不禁冷笑:“未必是别人无能,只怕是不敢。”
但转念一想,“这个热闹,我倒要去看看。”
黛玉本就是灵草,自带寒露清香,可感应草木悲喜,对花儿果儿有天然的亲和力。而她在凡间所用的葬花的花锄、装花的锦囊、扫花的花帚等,亦随她化为仙界法宝,陪她左右。
此次下凡归来后,她以甘露为食,不用饮那灌愁海之水,是以心胸开阔,再也无当年那股悲戚愁苦心绪。
“姐姐,我去去就回!告辞!”
黛玉头也不回,直奔蟠桃园而去,徒留警幻仙子在原地苦笑不已。
“这个绛珠妹妹,凡间一趟,倒真让她修炼出来些本事。只是不知,他日神瑛侍者回归天庭,是否还能认出这棵绛珠草。”
蟠桃园就座落在王母的瑶池旁,黛玉不过盏茶功夫便飞到。
整座蟠桃园云雾缭绕,金霞流转,虬结的桃树枝探出云霭,伸到白玉栏杆外。
仔细看去,整个蟠桃园的情况比黛玉想象中的还要糟糕。
桃树枝干扭曲,表皮布满皲裂的纹路;叶片蔫黄蜷缩,没有生机;那曾经挂满枝头的蟠桃,如今干瘪皱缩,爬满褐色的斑点,在枝头摇摇欲坠。
黛玉甚至能感受桃树发出的哀痛。
在蟠桃园门东旁,伫立着两根白玉盘龙柱,两个柱子中间,贴着一张天榜,文字闪着金光,耀眼非凡。
黛玉信步行到天榜前,双眸轻抬,将整个天榜的内容一字不落,尽收眼中。
读完榜文,黛玉心下了然,她伸出右手,便欲揭下天榜。
“仙子且住!”
两柄银枪交叉拦在黛玉身前,泛着冷光,两名金甲天将闪现在天榜前。
黛玉缩回手去。
这一声清喝,带着一卷清风,差点将黛玉给吹倒,幸亏黛玉早有防备,这才堪堪站稳。
那金甲天将见黛玉身姿纤细,似弱柳扶风,举手投足间,美得惊心动魄,却又自有一股清冷出尘的仙气萦绕周身,让人不敢轻易亵渎。
“仙子可是来此闲游?”一名金甲天将笑脸相迎。
“非也!”
黛玉眉梢上扬,嘴角微翘,淡淡一笑。
刹那间,金甲天将只觉眼前的仙子,摇曳生花,灿烂无比,再看她那袅娜的身姿,两人一时酥倒,僵立在原地。
“仙子,这天榜可轻易碰不得。”离得近的天将猛然回神,他站直身体,好心劝告。
黛玉也不着恼,她知道,这天榜是由天蚕丝制成,上面的字由金枢墨写就,只要手掌碰上,天榜就会附在那人身上,非完成任务,不能分离。
黛玉轻轻一笑,朱唇微起,一字一句:
“我-就-是-来-揭-天-榜-的!”
声音不大,但是字字清晰入耳。
金甲天将呆在当地。这是他们做天将以来,见过的最匪夷所思的仙子。
趁着金甲天将愣神的空隙,黛玉向前一步,伸出手掌,将掌心覆盖在天榜之上。
在她素手触及文字的刹那,惊雷自九霄炸响。
金色符文游窜进黛玉的身体,消失不见,万千道金光自榜文迸发,穿透天穹。天宫琉璃瓦簌簌作响,蟠桃园的仙树无风自动。
那天榜随即掉落在黛玉的掌心,黛玉伸手握住。
凌霄宝殿内,王母和玉帝正在与众仙家商议事务。
众人被那九天惊雷惊醒,怔怔望着那道直插云霄的光柱。天宫各处的神仙、仙娥、仙童们,也对此事保持了极大的关注。
众人窃窃私语:“谁有如此胆量,竟敢揭王母娘娘的天榜?”
王母坐在宝座上,望向金光来处,原本紧皱的眉头,微微舒展开来——那是百年未见的 “天机改命”之兆。
两名金甲天将何曾见过此等场面,他们原本酥软的腿,此刻更是直不起来。
这可真是闯了大祸!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样一个看起来娇娇弱弱的无名仙娥,竟然就这样轻易地揭了王母娘娘的天榜。
两人脑中嗡嗡作响,良久才清醒过来:事已至此,这个小仙子犯的错可不是他们可以承担的。
“敢问仙子芳名?”一名金甲天将急急问道。
“吾乃,离恨天,绛珠仙子!”黛玉傲然回应。
“绛珠仙子?”
两个金甲天将凑到一起,互相问询,表示均未听过“绛珠仙子”此人。
那蟠桃园中的土地以及各大力士,早已出得园来。他们围在黛玉身后,争相目睹这一揭天榜的奇人。
一名金甲天将看向蟠桃园土地,大声喝道:“尔等瞎看什么!还不快去报与王母知晓!”
那土地连忙应声,腾云而去。
金甲天将回转头,笑着对黛玉说道:“仙子且在此安心等候王母讯息。”
黛玉点头,她径自走入蟠桃园府,找了一把椅子,衣袖轻拂去灰尘,靠背坐下。
那土地来到凌霄宝殿外,将黛玉揭天榜一事告知守门天将,自有人将此事传进去。
殿内众仙家听闻这揭榜之人只是一个无名的仙子,心中好奇心更盛。
众人皆想见见这个名为“绛珠仙子”的仙娥,但碍于蟠桃园是王母所辖,众人均不好意思开口,于是暗中怂恿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对于这种事早就得心应手,他走到御阶前,躬身请道:“这仙子揭榜竟能引发此等天象,可见王母领导有方,能我等所不能。不知王母可否宣她进殿,一来,我等可一睹这仙子的风采,二来,我等也能学习王母的处事之道,造福天下苍生。”
王母心知这些人只是想看个热闹,她也不戳破,飒然一笑:“既如此,就依众卿家所愿,太白金星,你即刻去宣那小仙进殿。”
“是!”
太白金星领命,出了凌霄宝殿,同那土地往蟠桃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