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桃儿忽然嘿嘿笑了起来,它越来越大,让后嘭地从地上飞到枝头,化作一股云烟。
待那烟雾消尽,只见一只猴儿坐在桃树枝头,手舞足蹈,嬉笑着瞧向黛玉。
这猴子身穿锁子黄金甲,脚踏藕丝步云履,头上凤翅紫金冠的两根翎毛随着他的笑容在频频颤抖。
“我当是谁,原来是大圣!”黛玉心下暗松一口气。
她虽未见过悟空真容,但在画本上、折子戏里却见过不少大圣的形象。此情此景,除却大圣有此等闲心,想来更不会有旁人。
黛玉遂满面笑容,对着悟空就施了一礼:“小仙见过齐天大圣!”
那悟空见这仙子竟如此知礼,心下大悦,他连声说道:“仙子请起,请起!”
悟空坐在枝头,反复看着黛玉,怎么也看不出来这小仙子能有何能耐管好这蟠桃园。
他虽早就听说这蟠桃园出了事端,但从未来此看过,今日是他自大闹天宫后,第一次踏入这个园子。
即便他对王母和玉帝有再多的不满,待看到这蟠桃园的惨像,心下也有了三分凄凉。
这小仙子只是追了自己几步便气喘吁吁,她哪来的勇气去揭天榜,而王母竟然也纵容这小仙子。
悟空觉得此事不简单。
那冲天而起的光柱,他多少年未曾见过,悟空越看黛玉,越觉得此女子深不可测。
黛玉看着这个自己心目中的大英雄定定地瞧着自己,脸色一会儿一变,一会儿挠挠头,一会儿揉揉肩,她不知道大圣这是何意。
“大圣,请问,您找我,有事?”黛玉小心翼翼开口。
悟空缓过神来,用假笑掩饰自己的失态,他摆摆手:“别您啊您的,俺老孙听起来不舒服。”
“既如此,那我就喊你作大圣。”
果然,这大圣如同戏文里唱的那般,甚至比戏文里的大圣还可爱。黛玉原本有些紧张的心,此刻松了下来。
“好吧,好吧,怎么叫都随你。”
悟空也怕把这个小仙子给吓到。他从桃树上跳下,来到黛玉身前,问道:“你的名字叫绛珠?”
黛玉点头:“是。我本是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一棵绛珠仙草,先得天地之灵气,又得仙露之灌溉,才修成仙体。现在离恨天修行。”
“灵河岸边,三生石畔,仙露,离恨天……”
悟空来回踱步,嘴里念着这几句话,眼睛余光扫到黛玉手中的桃花锦囊,还有旁边靠在桃树上的花帚,脑中灵光乍现:“你可就是那个下凡报灌溉之恩的绛珠仙子?”
“正是!”
黛玉点头,她诧异极了,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这点事,那齐天大圣竟会知晓。
“真真是天上地下,古今第一奇谈!”
悟空大笑道:“我可听说,这天宫有不少仙子、仙君,因着你这报恩的事儿,偷偷溜下凡间,此刻还未回转。”
黛玉愧道:“此事皆因我而起,是我之过。”
大圣跳过来,摆摆手:“哎~~这是他们自己想下凡,与你何干!”
黛玉心想:果然这大圣是个讲理的,不枉我读了他这么多故事。
悟空却想:可恨老君那个老儿,有这么个宝贝仙草的故事,却不说与我听,我下次见他,定要多吃他几粒仙丹!
想到这里,悟空忽地停下,他对着黛玉上下打量,甚是不解:“你既住在老君的离恨天,为何不向他讨要几粒仙丹来将养身体。我看你风一吹就要倒的样子,着实让人担忧。”
“啊?”黛玉不曾想大圣竟然如此关心自己的身体,她回道:“我虽在离恨天,却不是老君宫中的,我住在太虚幻境,与老君并不相识。”
大圣点头:“莫怪如此。”随后,大圣拍着胸脯,大声说道:“你这病根,治起来不难,待我去老君那里寻几瓶药与你吃,包你很快就好!”
黛玉欣喜,赶紧谢过:“多谢大圣,小仙感激不尽!”
如果这孱弱之根能去除,那对黛玉来说,还真是天大的喜事。
大圣连连摆手:“你这小仙子也忒客气了。”
他见这人也打听清楚了,不需再停留此处,于是说道:“这蟠桃园的事,仙子多多费心,俺老孙就等着吃你种出来的蟠桃啦。”
黛玉躬身笑道:“若我种出蟠桃,必定第一个请大圣品尝。”
大圣心下大乐,他凑到黛玉耳边,轻声笑道:“你这仙草,不知私吃蟠桃会被王母问责?”
黛玉眨眨眼睛:“谁说我私吃仙桃,那仙桃本就少了一颗、两颗,应该是,被虫给蛀了吧。”
大圣闻言一愣,随后放声大笑,直道:“有趣!有趣!”
笑了很久,悟空才停下,他指着桃花锦囊和花帚,对着黛玉说道:“王母让你来管理蟠桃园,你这柔弱不能自理的林妹妹,怕不是要把蟠桃园变成葬花现场?”
黛玉虽知大圣此为调笑之语,但还是正容道:“大圣此言差矣!”
“哦?”悟空眨巴着金眼:现在这天上敢当面反驳自己的人,可不多,这个绛珠仙子,果然是有些不同的。
悟空歪着头问道:“你且说说看?”
黛玉说道:“我虽身体有恙,但是园中有土地和各位力士,可助我一臂之力。”
悟空顿时无语,本想劝告:“你这小仙子,刚成仙,怕是不懂这天宫里的人心狡诈。”但是转念一想,自己何必多事,且看她以后如何行事再说。
“既如此,我就等着吃仙子的蟠桃了!”话音未落,悟空拈了一朵祥云,飞出蟠桃园。
黛玉看着悟空离去的方向,突然,三根金色的物事迎面飞来。黛玉伸手接了,却是三根猴毛。
悟空的声音从远处隐隐传来:“赠你三根毫毛,需要俺老孙的时候,就拿一根出来,摇三下,喊我一声,我就会出现。”
黛玉大喜,这大圣分明是在帮自己,她赶紧高声喊道:“谢谢大圣!”
直到悟空消失在云中,黛玉方回过神来。
“这大圣,果然如传闻中一般来去神秘。”黛玉心下叹息:“如果自己能有他那身本事,该多好。”
但又想到自己一直担忧的身体,如果真能吃到大圣求来的仙丹,那真是人生之大幸啊!
黛玉心下忍不住欢喜。
黛玉接着巡园,在一个转角处,她看到四名运水力士,围坐在一处,嬉笑玩闹。
那运水力士见黛玉过来,有一人当先立刻站起身来,剩下三人懒洋洋地慢慢起身。
黛玉发现这是一处水井,但是力士的水桶却是空的,遂问道:“为何不打水?那六千年、九千年桃树的仙壤已经有些干裂。”
起身的力士回道:“仙子不知。这仙井出水很慢,我等俱是在等着井水慢慢上涌。”其他人在旁边随声附和着。
黛玉一眼看出,这些人不过是在敷衍自己,但她刚上任,如何能纵容他们如此行事,于是说道:“一口不出水,再多打几口便是。”
运水力士一脸为难的样子:“咱这园中已经打了好几口井了,但是都出水很慢。”
“这是为何?”黛玉问道。
另外一个运水力士两手一摊:“这是天河断流,我们又有什么办法。”
“天河断流?”
黛玉反复琢磨着这句话,想来,这些力士也不敢骗自己。但她怎么也想不到,天河还能断流,这简直跟笑话一样。
但是水井中,确实水在一点一点地泉出来。就这出水的速度,如何跟得上桃园的用水!
黛玉心知这些力士在桃园几千年了,惫懒惯了的。自己想要降服他们,确实需要点本事和手段。
黛玉此刻才知道,自己接手了一件多么棘手的事情。怪不得王母娘娘的天榜没人揭,看来这蟠桃园背后的关系错综复杂,那些人都不愿惹这个麻烦。
关于天河,黛玉目前唯一知道的,就是天蓬元帅曾经掌管天河,但是他现在已经是净坛使者了,跟天河再无关联。
自己刚成仙,对天宫的各路神仙也不甚了解。如今天河断流,该找何人去处理呢?
黛玉唤出土地,向他询问这天界之事。
土地将自己所知道的,大小官职,一应人等,记录成册,送与黛玉翻阅。
土地说道:“仙子,这天河自从天蓬元帅下凡之后,十万天兵收归玉帝,而这河水,却至今无专人打理。我们向王母奏报了几次,都不起效果。”
黛玉十分惊讶:“这天上还有谁敢不给王母面子?”王母专门派人去引水过来便可,为什么几百年了,这事一直没有解决?
这其中,必有什么隐秘之事。
天色渐晚,夕阳下,彩霞漫天,光彩夺目,绚丽异常。
黛玉很久没看到这么美的晚霞了。
“今日事先这样,你们且去歇息。”
虽然力士们干活多在偷懒,但是这个土地看起来还是挺尽心的。罢了,自己刚来,先弄清楚情况再说吧。如果逼他们太紧,这活也很难做好。
忽然,黛玉见园中几只喜鹊振翅飞起,朝着同一个方向而去。
黛玉纳罕:“这喜鹊去往何处?”
土地回道:“仙子怕是忘了,今儿是凡间的七月初七。”
黛玉明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这些喜鹊是去搭鹊桥。
黛玉感叹,怪不得今日的晚霞格外美丽,原来是织女,但有些事情她想不通:“这搭建鹊桥的喜鹊不是从凡间而来吗?为何还要天宫的喜鹊?”
土地道:“还不是那凡间连年战火,喜鹊死亡过半,只能让天上的喜鹊去帮忙。”
“原来如此。”
黛玉离开蟠桃园,飞往鹊桥。
这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当年王母娘娘棒打鸳鸯,仅允许牛郎织女在七月初七这天晚上相会。
这鹊桥就搭在天河之上。
天河,天河。
黛玉满脑子都是天河。
虽然她不知道这鹊桥跟天河断流是否有关联,但是,她不愿放弃一丝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