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秋秋90年生,2006年16岁,高一,在市里数一数二的学校上学,她长相虽说不是什么花容月貌,但见了她的人无一不说好看,再加上优等生独有的气质,着实出众。
“冯秋秋,你给我讲讲这个数学题!”同班同学蒋陈凑到她的座位旁。
“好的,我先看一下题。”冯秋秋说到。
在此之后,冯秋秋发现蒋陈同学经常请教她问题。
她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在图书馆,蒋陈很自然的走到她座位旁,放下书包,坐下,小声跟她说:“你也在这学习啊!”
“是的”冯秋秋笑笑。
“正好,我有个物理题推不出来,你帮我看看。”
冯秋秋看似在专心帮他解题,其实余光却在蒋陈身上,因为这位同学目不转睛的盯着她的脸,那目光令人难以忽略。这也使冯秋秋心里滋生出一个想法:“他是不是喜欢我。”
冯秋秋后来便时常注意蒋陈,他高大阳光,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这是冯秋秋关于爱情的萌芽。但是这萌芽很快便夭折了。因为这位同学后来很少出现在她的视线中。冯秋秋也慢慢忽略了这个同学,毕竟一个小小的萌芽在课业繁重的高中简直如泥入大海。
高中时期,关于爱情,冯秋秋是朦胧的。她对于爱情的看法多数来自于断断续续看的电视电影,他觉得爱情分两种:一种是两情相悦长长久久不离不弃,爱一个人,就会跨越千山万水,永不言弃;另一种是单相思的悲剧,单相思者,由于爱,也会永远偏爱另一方。
明确的看法只有一条,来源于中学时老师讲的《致橡树》,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高中时她有了更清晰理解。与教育理念相一致,要自尊自爱自立,不做攀援的凌霄花。
高二高三时期,也收到过几封情书。但是她根本就不认识这些送情书的人,何谈喜不喜欢呢?她一心扑在学业上,最终考上了理想中的一本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