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小很小就开始学英语,语法,结构,发音,什么都学。
当时老师要求我们每周背课文,我是个无穷无尽的懒鬼,总是拖延到最后,人已经站在老师家楼下的时候才打开书开始背,再晚一点就是在别人已经找小组长背书的时候我在旁边blablabla
我每次总能背完,但也不总是这样的,甫一从乡下升上去的时候,我形单影只又饱受歧视,是透明里又透明的那一个。
当时几乎是求着老师继续收下来的,也许从那时候开始,就变成现在这样只要赢的死倔性格了。
总之最后成为最有天赋的孩子,背书最快的,发音最好的,成绩最高的,最被老师喜爱的。
虽然这一切对不到十岁的孩子来说并不重要,但似乎我并没有失败或者说不赢的底气。
十几年后追星发现老公的歌词是 i always win 我们是多么天造地设的一对kkk
如果这是你想要的这是一种神奇的希望哲学 好像你只要赢就会天翻地覆获得世界上的一切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也许是的吧沉溺大名誉大喜爱的时候只会有失重的眩晕感
老师当时讲倒装讲过去式讲了一句俚语 spare the wood spoiled the child 省了木头惯坏小孩
她笑着让我把这句话告诉我爸虽然我不曾被打可能是被惯坏的吧
一个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木棒的淤痕来证明的,不然就是把你的孩子投进沸腾的壶里不断煮沸,蒸发出的水汽是父母悔不当初的眼泪。
我没有告诉父母,他们也没时间管我的眼泪蒸气压是否与外界气压等同,十几年之后我毫无疑问的成为了spoiled child
工作的时间里总是断断续续想起这个词我所蒸煮的热量来自带着充足水汽的周围气氛粘稠的贴在人身上 说着你不忠不孝不懂事
我所挣脱的所碰撞的所构筑的核心似乎比起来太弱了不懈一击也许要把自己冷静之后放进冰库冷却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自我追求浇筑一层水泥再固化变成规矩的方圆
可能这是希望在我身上看到的而不是无谓的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