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六月,正是蝉鸣声聒噪的毕业季。
学校的实习医院名单刚下发,姜小乔已经迫不及待地查看。
打开班导发的电子文档,一路往下划,直到看到她的名字后面跟了个润芝中医院—地点A市,姜小乔悬了几天的心才放下来。
还好,总算是如愿以偿地回了A市。
她们这批中医专业的大四学生运气不好,赶上大医院缩减实习名额的改革期,润芝又是在南三省里数一数二的顶流中医院,更加是比别的医院狠,名额直接从去年的六个降到了今年的两个。
而且润芝不像其他医院只看成绩,还要求学生进行面试考核。
偏巧众多医院,只有润芝医院离姜小乔家最近,骑车只要二十分钟。
为了能回家,她每天起早贪黑复习专业知识,苦练面试技巧,总算是拿到了其中一个黄金名额。
皇天不负有心人。
眯起个笑,把实习分配的事情用微信发给了爸妈。
室友董梓珊从对床抛来一句祝福,
“生姜,我刚看见实习名单,你回了A市,恭喜啊!”
“是啊,润芝中医院可是在全国都很有名的,生姜去了那里好好学,将来肯定大有作为!”
隔壁床的林小雅也笑着附和。
姜小乔漫不经心地吹了个口哨,
“放心好了。”
“来日姜总飞黄腾达,肯定有你们两个小妞一口汤喝。”
轻佻的语气,和她娇小可爱的长相颇不相符。
好在两个室友都习惯了她的不正经,也没说什么。
过了会,姜小乔收到老爸发来的短信:
“生姜,你既然在润芝实习,有空是不是能来爸爸的医馆帮忙了?”
姜小乔:“那是当然。”
她拼命看书,不就是为了老爸开在家楼下的中医馆吗?
回了A市,她就有时间去那里帮忙了。
她才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这辈子能像爸爸一样,开个小医馆治病救人,安稳度日就足够了。
早点回去接触医馆的工作,毕业了刚好能继承衣钵。
再说A市靠海,鱼虾蟹之类的海鲜多如牛毛,她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怎么拒绝得了海鲜这个东西?
她从记事起就特别爱吃海鲜,后来来了帝都大学就很少碰,这次回老家A市,她又能放开肚子好好吃了。
“可惜我身为帝都大学的优秀学生,竟然被分到了一个犄角旮旯的小医院去了,真是天妒英才,不公平!”
长长的感叹从董梓珊的被窝里发出。
姜小乔知道董梓珊最初的打算和她一样,当初选实习志愿的时候,她也选了润芝中医院。
不过她平时不爱看书,上课就是抱着手机刷微博,没被润芝中医院录取,不稀奇。
她也没安慰,毕竟董梓珊性格大大咧咧,向来不在意这些小事。
况且人家爸爸做房地产的,学医不过是兴趣。
如果当不了医生,回去继承家业,这辈子都不用愁。
这就跟帝都户口的孩子一样,人家从一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上,她们这些人没法比。
见没人理会自己,董梓珊暗道没趣,拉着林小雅开始八卦,
“我听说今年润芝中医院只给咱们中医专业的留了两个名额,小乔拿了一个,那剩下那个是谁啊?”
“我知道,是隔壁四班的一个小帅哥学霸,听说叫什么,徐文来着……”
“……”
姜小乔自动忽略她们的对话,埋头摆弄手机。
翻到班导发的医院分配名单,再翻到自己那一栏,截了图发到朋友圈,很不要脸的配文:
从今天开始,我大方承认我就是润芝的沧海遗珠。
没想刚发完五秒钟不到,她就看到手机消息提醒,低头一看,朋友圈已经多了一条回复:
沧海遗珠不适合你,鱼目混珠比较符合你的气质.
姜小乔瞪圆了眼。
谁啊——?
嘴这么臭,穷得连牙膏都买不起了是吗?
她不甘示弱,立刻回道:
不会用成语就别乱用,回家吃你的鱼眼睛去!
刚回复完她就感觉不对劲。
不对,除了宋洋那家伙,还有谁会喜欢在中文字后面加英文的句号?
姜小乔眯起眼睛。
查看刚刚那人的主页,在看到那一串熟悉的微信号以后彻底黑了脸。
竟然真的是他!
从小就住她家隔壁的宋洋!
不对啊,她明明记得这家伙以前的性格就跟软柿子一样好捏,怎么现在嘴巴变得这么毒舌?
还有,她明明记得她把这厮屏蔽了。
他是怎么看见自己朋友圈的?
姜小乔仔细回想。
哦,想起来了。
好像是这家伙出国读研的时候,她象征性给邮寄了一个赠别礼物,他觉得自己太敷衍,两人吵了一架就互删了好友。
隔了好长一段时间,他又莫名其妙加回自己,但是什么话也没说,她也没当回事,任由对方躺尸在列表里。
想来就是那时候忘了给他备注,也忘了禁止查看朋友圈。
现在他换了个黑黢黢的纯色头像,她就一时没认出来。
姜小乔暗暗搓手,做好了键盘对线的准备。
结果隔了好久没见那头回复。
姜小乔暗道无趣,消了斗志,第二次把宋洋给屏蔽了。
*
帝都大学一向毫无人情味,刚分配完实习医院,这几天已经开始“轰逐”大四的学生们离校。
姜小乔和林小雅昨天晚上就已经把自己的东西打包送到了学校寄快递的地方。
董梓珊虽然也跟着她们一起收了,但是她东西多,所以今天还得搬一趟。
“好在学校的快递站点还算有点良心,推出了毕业季特价,首重不算钱,超重每斤还打七点五折。”
出了寝室门,董梓珊一手拿着一个行李箱走在前面,笑得一脸猖狂。
她个子高,腿又细又长,六月的阳光裹挟着微烫的热意迎面扑洒而来,正好被她的身影挡住。
姜小乔和林小雅两人帮着她把一堆被包在蛇皮袋里的名牌衣服,像扛猪肉似的往外抱。
疲累之间,见前面有这么一片移动的遮阳地,更加往她身后靠拢,顺便耳语: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漂亮得像妖精一般,家里还贼有钱的富婆,会为了这块儿八毛的东西斤斤计较。
林小雅表示强烈赞同。
寄完快递,三个人约好了去吃顿火锅,谁知道刚走到寝室楼下,就看见对面的草坪上有女生在抱团痛哭,流着鼻水互道祝福。
香樟树旁,还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在互相拍照留念。
董梓珊向来不习惯女孩子之间的情感表达,只是象征性地跟着感慨了一下,
“时间确实过得挺快的,上课玩手机,下课玩电脑,大学四年的光阴呲溜一下就过去了。”
林小雅被她逗得噗呲一笑,白净的脸泛上些红。
姜小乔默不作声地像个假人,脑子却一直没停。
今天下午就到家了,能赶上晚饭,估计能让老妈烧一顿酸菜鱼吃。
好久不吃酸菜鱼,快忘了什么鱼做酸菜鱼好吃了,是草鱼还是鲈鱼来着?
要不回去问问老妈好了。
回过神,咂摸着嘴巴,一脸淡定的模样。
董梓珊一顿笑骂:
“没人性,看来对我们一点感情都没有。”
姜小乔顺着她的话找到方向,目光落在对面哭哭啼啼的场景,又迅速拉回。
搞什么,毕业之前的惺惺相惜么?
“哭什么哭,又不是以后见不着了。”
她打了个哈欠,毫不在意。
她们寝室只有三个人,大学四年下来已经把对面的两个当成了自己一辈子的朋友。
以后注定会再见的人,有什么好惜别的?
董梓珊觉得有道理,“也是。”
小雅跟她都去B市的中医院,虽然地方小,但是和A市挺近,三个人想见面也挺容易。
“那就这么说定了,大家以后一定要常聚,知道没?要是谁有困难出不起路费伙食费的,随时说,姐姐我全包!”
“放心吧,不会少蹭你的。”
“……”
*
下午吃完火锅,大家各自离校。
回到A市,姜小乔也不担心没地方去,毕竟实习医院离她家近,她回家住就行了。
下了火车,她打了个出租,风风火火地拉着行李回了父母家。
刚到家的几天,母亲赵慧莲果然有求必应,变着法儿的给姜小乔做酸菜鱼以及各种海鲜大肉,撅着她日渐圆润的脸颊说瘦了好多。
过了没几天,母亲看女儿的嫌弃劲就上来了,各种吐槽她。
不是说她早上赖床,就是说她头发梳得家里到处都是,扫帚都扫不干净,像看仇人似的看她。
姜小乔选择性耳聋,一句话也不回。
赵母见说不听,干脆到房间来亲自数落她,动情之处喷她一脸的唾沫星子。
“妈我明天就去医院报道了,保证白天不碍你的眼,晚上给我个地方睡觉就行。”
她敷衍回应,眼睛仍然盯着手上的中医古籍《伤寒论》。
伤寒论里的知识都太经典了,怪道人家说学中医,这本书是必看的。
看来她得在实习期把这本书仔细看完,以后去医馆上班才不会显得慌张。
赵慧莲冷哼一声,
“你看看你,哪儿像人家宋洋,平时不晓得多自律,每天六点就起来跑步锻炼身体,人家又是研究生,哪儿像你……”
提起宋洋,姜小乔终于忍不住抽了抽嘴角,半黑着脸抬起头。
嘶…
她怎么感觉自从那次宋洋出现在她朋友圈以后,最近她听到这两个字的频率就越来越高了?
连老爸这几天都提了他好几回。
是,她知道这家伙聪明厉害,跳级读大学就算了,还保研去了米国深造。
可是这跟她有什么关系?
且不说她从小就不喜欢宋洋,尤其是后来一个学中医,一个学西医,更是沾不到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