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试

    苏家人和村长一家十分忙碌,又花钱买了两头驴来磨豆子,还能用来拉车运货。

    因为豆制品的生意很好,他们和迎春说再让老家的人来千山城。

    迎春带大家找红枪派的唐月时,又付了三十两的跑商费,护送的人数为六人,超过的每人还要付十两银子。

    光阴似箭,迎春小院子的租期到了,迎春搬去大院子住,单独住一个房间,迎春娘爹和大兄都给迎春收拾好了。

    迎春住在大院子里后,日日看见大家热火朝天地做豆制品,运送货物,盼头十足。

    迎春的书本经帖已经学完了,现在就是不断做夫子布置下来的功课,她的字也像个样子了,夫子和迎春说她能去试一试考童试了,虽然大概率考不过。

    迎春听到这个好消息,心花怒放,告诉夫子等她拿到习武之人的腰牌,就去参加武举童试。

    迎春的腰牌过几个月就能拿到,她还要回一趟远山镇去取腰牌,明年二月就参加武举童试。

    迎春想尽快参加武举,越早考过,越早有个功名,她的身份地位才能更高,更能生活得好,想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这个世道的身份地位从高到低也是士、农、工、商。习武之人的地位仅次于有功名的人,如果又习武又有功名那就更好。商人不种地,不产粮食,身份最低,毕竟大家都要吃粮食,习武之人吃得粮食更多。

    童试每年二月举办,和科举制度一样,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武举童试和科举童试一样,需要五人互保以及一位武生作为廪保。

    迎春的户籍在远山镇的山下村,总共只有迎春一人习武,只有迎春一人参加女子武举。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这片区域几乎所有镇县都是这种情况,圣上开恩,可由更高级别的府或州来举办。

    迎春的户籍全名是川州千山府远山镇山下村。千山府也就是千山城,所以迎春直接在千山城就能参加武举童试了。

    不过千山城下的所有镇县的习武之人都来千山城考功名,竞争激烈呀。

    虽然迎春是农家子,但是她家除了种地还卖豆制品,生意在千山城算是出了名的,所以迎春还要多交一些钱。武举童试费用是一百两,还要多交一百两,供二百两,考试费用特别贵。

    习武测根骨资质要花钱,练武要多吃粮食肉类也要花钱,参加武举还要花一大笔钱,穷文富武,这条路也不是一般的家庭能走的。

    基本上习武之人的家里都沾了商賈之事,都要交二百两的考试费。

    武举童试就算通过,也就是只是个武生、武秀才,空有虚名,只能说摸到士的边了。

    迎春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还要练习举重。武举童试先考文试,再考武试。

    文试要把题都答满,不能留空白,也不能涂改,答案沾不到边也过不了。武试只考举重,八百斤,九百斤和一千斤,要坚持一炷香,一炷香都坚持不了那考试就失败了。如果考生都能举起一千斤,那就按举重一千斤坚持的时间长短排名。

    最后的排名按文试和武试的成绩综合排名,武试成绩占七分,文试占三分,但文试过不了就不能参加武试,而且若文试排名倒数,武试排名前几,那最后的排名也靠后,还有考不上的可能,因为最后也只录取三十到五十名考生。

    迎春算着取腰牌的日子,出发回远山镇。

    迎春已经熟悉千山城到远山镇的路了,花了一个月用轻功回到远山镇。

    到了远山镇城门,迎春排队进城,发现城门的守卫正在进城费。

    远山镇怎么也开始收进城费了?迎春感到有些疑惑。

    迎春见前面的人交钱进城,发现最少要交一个铜板,如果带的东西货物多了要交三个铜板。

    轮到迎春,守卫问迎春“进城做什么”,迎春答“回家”。

    守卫见迎春背着巨大的包裹,开口说:“进城费三个铜板。”

    迎春老老实实地从衣服里取出三个铜板给守卫,顺利进城。

    迎春背着大包裹去她家的苏家铺子,苏家铺子此时正由迎春的阿婆阿公看着,见迎春回来都十分欢喜。

    大家互通了近况,红枪派已经来过了又离开了,苏家人和合伙人知道迎春爹娘和村长一家在千山城过得很好,都争抢着去千山城的人选,因为是迎春和红枪派合作跑商护送的,所以合伙人都对苏家人献殷勤,迎春和她爹娘都不在,合伙人都去讨好当家的苏家阿婆阿公了。

    众人经过一番较量,最终选定迎春的三婶杏花一家带着二婶的大女儿和二儿子,苏家阿婆的四女儿梨花夫妻和他们的孩子,以及几家合作人和他们家比较大的孩子。

    现在留在远山镇的苏家人,只有阿婆阿公,二婶桃花夫妻,以及年龄还小的孩子们,二婶桃花又怀上了。

    迎春和大家说了千山城的情况,又问起远山镇城门收费的事。

    “远山镇换县令了。原来是王县令,现在是冯县令了。”苏家阿婆说。

    “冯县令来了没多久,就开始收进城费了,还设了其他名目,向我们这些铺子收费,也幸好迎春你习武,我们的生意没被阻挠抢夺,交了的钱就当做保平安了。”苏家阿公说。

    “那还好,大家好好做生意,我这次回来是为了去县衙领习武之人的腰牌的,估计腰牌已经从京城送到远山镇的县衙了。”迎春说。

    “迎春你明日去县衙吧。新县令虽然贪财,但也圆滑,不会为难你的,我们家出了你这个习武之人,平日都没遇到什么找事的,新县令收我们的钱也比别的铺子要少。县衙只换了县令,主簿没换,迎春你可以去找以前的主簿领腰牌。”苏家阿公说。

    “我明日去找那个主簿。”迎春说。

    大家又聊起来,苏家的地现在是让学徒们或他们的家里人帮着种,苏家人现在主要管豆制品生意,教学徒们做豆制品。

    “迎春你还记得那个采到千年人参的采药人吗?那采药人把钱都输光了,家里好一顿闹腾,原来的县令走后,赌场里的人还拿着欠条到采药人的家里,把他们的房子收了。那场面,哭天抢地,采药人和他妻子合离了,他妻子带着孩子改嫁了,采药人还是去赌,手都被砍断一只了。”迎春二叔说。

    “二叔你那时去看热闹了?这种热闹以后别去看,免得惹得一身腥。”迎春说。

    “没有,我没去看,听大家说的,这事大家都在说,我也不会去凑那个热闹。”迎春二叔说。

    “那就好。”迎春说。

    大家说完话,迎春从大包裹里拿出从千山城带给家里人的东西,因为三婶她们不在,所以东西都给留下的苏家人了。

    次日上午,迎春去县衙领习武之人的腰牌。

    迎春看见上次的那个杂役,于是和他搭话,说了要办的事。

    那杂役也记得迎春,毕竟只有迎春一人来办过习武之人的腰牌,他带迎春去找主簿了。

    主簿见了迎春,面容和善地招呼迎春,转头让那杂役去告诉冯县令迎春的事,看冯县令要不要见迎春。

    杂役告诉冯县令时,冯县令正在投壶,听到千山城唯一一个习武之人迎春来县衙取腰牌,摆摆手说“不见”,冯县令对习武之人敬而远之,不想沾染一点。

    杂役回去告诉主簿冯县令不见迎春,主簿知晓,利索地取出腰牌,写好文书,交予迎春。

    迎春拿到腰牌后喜不自胜,愉快地与主簿告辞离开。

新书推荐: 琴酒非要我负责 揍术回战,不爽就干! 你有新的扇了么订单,请注意查收[快穿] 被阴湿童养夫始乱终弃 太好了,是恋爱脑 白雪公主有话要说[童话] 【古剑三】望北洛 [综]穿成主角姨妈怎么破? [网王]搜查一课罗曼史(真田相关) 救世主也需要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