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莉亚,不要……不要!"
"天哪!你干了什么!"(急促的脚步声)
"(呜咽)汤姆,我不能……"
砰……(重物坠落声)
让我们回到故事的开始,首先是一则童谣:滴答滴,滴答滴,小小的艾米哭不停;嗒嘀嗒,嗒嘀嗒,胖胖的汤姆笑嘻嘻;两个朋友玩游戏,胖汤姆跑得快快的,小艾米撞得碎碎的。
艾米莉亚和汤姆从小就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两个同龄人是同一时期被送入幸福园,还是同样的到了十岁都无认养人的边缘儿童,就足以说明他们与其他孤儿的不同。
是了,是了,他们仍然在心底默默地想自己的亲身父母还会回来接走他们,带他们回到充满真爱与幸福的美丽小屋。这不切实际的异想天开,在玛莎嬷嬷眼里是愚蠢的天真,在查理伯伯眼中也是青春期的癔症。虽然幸福园的长辈们为"生计所迫"常常克扣孩子们的饮食:每日的肉菜、鲜奶、饼干和蔬果,但他们也不会像黑夜中那道明亮异常的目光可怕了。对,是"目光",那熟悉的目光,那猩红、单调、不时逡巡的目光每个夜晚闪耀,它无言地凝视着每个孩子。奇怪的是,除了艾米莉亚和汤姆这两个"大孩子",其他的小人们仿佛从出生起就已经习惯这道目光。
汤姆从来都不屈服于玛莎嬷嬷的" 淫威",他绝不会帮助嗷嗷待哺的小同窗们清洗任何一条口巾,他更不会帮助拉裤兜的小屁孩儿整理床铺。但这些活总得有人帮着做,此时心善的艾米莉亚就成了不二人选,艾米从记事起就帮着做这儿做那儿,她的梦想工作是长大做姆妈。这样她就可以住在漂亮的房子里,过着她习以为常奶孩子、带孩子的生活。相比于艾米的墨守成规,汤姆就是不安于室的代表,他从未想过他的未来职业,也没有放弃对亲身父母的期冀,他甚至妄想亲身父母是富豪只是在医院抱错了才导致他流落幸福园。他是身而高贵的,是身来该被人伺候的,所以主给了他艾米莉亚这个小跟班,让他的生活不至于沦落成其他小人一样,让艾米脱离世俗,对人生充满希望,这样才是真正的幸福。
是艾米这个蠢货需要我,是的,她这么胆小怎么能离开聪明的汤姆呢?她除了扫除清理外还会做什么呢?
至少汤姆这么认为,一直到他有能力逃离幸福园,他都这么认为。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