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怀民亦未寑 > 什么样的角色看起来聪明

什么样的角色看起来聪明

    今天突然想来捋一捋,究竟怎样才能让人觉得小说中的角色聪明、智商高。

    很多作者想塑造高智商角色,给TA叠了一堆类似历史记录的BUFF,例如什么十四五岁就跳级念了大学、智商测试XX分、多少岁颠覆商业帝国之类的。但这种初始背景设定在小说中其实不够有说服力。真正能让读者发自内心感叹“哇,这个角色真聪明”的,一般是一些特质,比如一针见血,比如巧舌如簧,比如料事如神,等等。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特质能让人觉得这个人很聪明呢?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探讨探讨,“聪明才智”究竟是什么。

    提到聪明、高智商,很多人会条件反射地想到:这个人就是生来脑子比别人好使。

    但其实不完全是这么一回事。

    聪明的特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的。不排除有人生来就更会比别人使用自己的大脑,但这不是小说角色该注重刻画的地方——而且这东西也不好刻画。小说里,要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这个人物的脑子是“怎么样好使”,而不是强调“这个脑子生来就好使”。

    “脑子好使”,主要体现在角色的思维能力和认知上。

    思维能力和认知其实是密不可分的,这里作者选择从认知角度切入论述。

    认知分为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感性认知可以理解为人对于外部信息的接受能力,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知极强一般表现为观察能力极强,也就是之前举例中的“明察秋毫”。它可以是观察到别人都没观察到的客观细节,比如侦探过程中发现别人没发现的细节线索;也可以是察觉到别人都没有察觉到的情绪,比如宫斗/宅斗小说中从某个人的某个细微的动作或者神情中起疑心;还可以是察觉到一些更加宏观的东西,比如时局,具体到某个角色上就是“擅于审时度势”。

    理性认知在感性认知获得的信息上通过抽象思维进行加工得出结论,往往涉及到概念、判断以及推理。

    从具象事实到抽象概念,对应通俗点的说法叫“下定义”。“概念”突出的表象下的本质,本质和旧事物不太一样的新的事物才需要新的概念。一个角色对新事物“下定义”的那一刻,TA提出的是一个新的观点。因此TA必然有足够的主体性,兼具足够的果断和勇气——换种说法,也可以叫魄力。所谓的“一针见血”,其实就是这么回事。

    判断,可以理解为将事物归类到不同已有概念下的过程。它可以将不熟悉的东西快速归类,找到它和熟悉的东西之间的关联和异同。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明辨是非”,角色不被错误的表象蒙蔽,有自己的判断而非听信他人的判断。这种角色除了让人感到聪明,还让人感到TA很有主见。还有一个不太明显的例子也和判断能力有关:“随机应变”。短时间内对接受到的信息进行快速判断并采取相应的行动策略。这种角色除了聪明、有主见之外,还让人感觉到TA很冷静、理性,遇事临危不乱。

    推理需要理清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并列关系等。如果作者选择略去推理过程,直接让某个角色用“下定义”的方式说出一处逻辑关系,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是“一针见血”;如果作者展开了角色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会是“条理清晰”。推理,有时还包含角色根据已知信息推断预言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的过程。这就是“料事如神”。

    认知其实包含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上面的例子更多体现的是理性因素。非理性的因素是认知里不自觉、非逻辑性的一部分,主要指情感和意志——没错这俩也是能体现角色智慧的地方。在情感或者意志上非常坚定的角色往往会有智慧感。比如虔诚的信徒,用尽一切手段达成某个目标的角色……常见的非理性因素还有联想、直觉、想象、猜测、顿悟、灵感……(显然,前面所描述的理性过程也离不开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表现在某个角色上,被读者感知到的特质可以就是“灵气四溢”,可能有时还让角色带了点神神叨叨或者神秘的气质。

    弄清以上这些,我们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有的作者笔下的角色看起来不够聪明,或者说,角色的“聪明”特质不怎么让人信服。

    一条一条列举一下:

    1、只注重信息差而不注重感性认知主观能动性的,有点像金手指叠buff,太具有巧合性,不具备说服力。

    2、角色需要“下定义”的关键时刻没下定义,或者下的定义不够准确深刻甚至错误的,会让读者尴尬万分。(一般不至于降智,因为给新事物下定义这个事情其实很难)

    3、在不该下定义的地方下定义,会有说教感。

    4、只有收集信息的过程不体现判断过程的,会有人云亦云的愚昧感。

    5、随机应变的情节不体现角色判断能力的,会有巧合感,也像金手指叠buff。

    6、没有逻辑关系或逻辑关系错误的,会降智。(降智!)

    7、全程都不体现推理过程的,会不连贯,看得读者莫名其妙,甚至说看不懂。(看不懂自然很难get到角色魅力,还有弃文的可能)

    8、角色要预言某件事,推理过程很复杂的情况下却不体现,会让读者觉得莫名其妙、看不懂。

    9、完全否认非理性认知因素的存在,角色会像ai。

    10、只强调非理性认知因素而不体现理性认知因素,角色更像疯子或者神棍,而不是高智商天才。

    或许有遗漏情况,但先列这么多吧。

    其实只要避开所有让人觉得这个角色“不太聪明”的地方,你的角色大概就会很聪明了。

新书推荐: 我妻难求 爱上竹马本就是人之常情 王母娘娘现世抓鬼 星际快递,使命必达 夫人请先咬我 寸水 捡到狐族二皇子后家里妖妖炸毛了 穿越八零,但糙汉老公宠 刨个坑,把渣夫埋了吧 老板,我不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