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朝,皇上找了个理由,把五皇子的差事全都给免了,五皇子想和皇上理论,被他外祖父用别的事情给岔开了。
顺安候,郑毅和信国公明白这是皇上在给他们交代,他们虽然不满意这个结果,但是也没有办法明说出来。
皇上有皇上的难处,他要顾及皇家的体面,朝堂和皇子们的关系,方方面面都要考虑。他的皇子们除了老五之外都很安分守己,对太子也很恭敬,只有这个老五野心勃勃很不安分。
五皇子下朝之后就去找了他的外祖父,张尚书看着一脸急躁的外孙说道:“急什么,做事情要慢慢来,把你的那些幕僚都遣散了吧,一个靠谱的都没有。”
从张寻欢那里弄来的财物也是不小的一笔钱,孟灼华都交给了郑毅让他支配,郑毅把这些财物都买了马匹。
看着这些马匹,郑毅犯了难,送这些马匹去边关成了难事儿,既要瞒过张家人,还要保证这些马走在路上的安全,这么多马一起走目标太大。
如果被张尚书知道他们给边关运送马匹,随便给他们一个罪名都是麻烦事儿。郑毅思来想去还是去找了孟灼华商量。
“桃儿妹妹,让这些马匹驮着你家的货物去边关,目标就不那么明显了。”郑毅说道。
“路上是安全些了,不过用我家的货,会引来张家的注目。”孟灼华说道。
“那你有什么好办法?”郑毅问道。
“去联系一下货栈,把运费放低两成。”孟灼华说道。
郑毅思索一下,就按照孟灼华说的去办了。
孟灼华差点儿被人贩子拐走这件事儿,她没有和家里其他人说。不过等皇上的赏赐来的时候就瞒不住了,她祖母和母亲还好,黎半夏可是把她好一顿数落。
顺安候亲自下令,以后全家人非必要不出门,三个小男孩也不用去学堂了,请了先生来家里教。
当着全家人的面,顺安候对孟灼华说道:“桃儿,别人也就罢了,你要是不听话,敢易容改扮了溜出去,就去跪祠堂。”
孟灼华看到她父亲真生气了,赶紧连连保证。
晚上,顺安候在书房待到了很晚,才回去休息。
“侯爷,怎么今日这么晚才休息?”顺安候夫人问道。
“他们能对桃儿下手,难保不做出什么别的事儿来,我总是要多想一想的。”顺安候说道。
“说到底还是因为和信国公府的婚事,不然也不会这样针对我们。”顺安候夫人说道。
“也不全是因为此事,朝堂之上历来风起云涌,就没个消停的时候。不过不用担心,皇上是个不糊涂的。”顺安候说道。
郑毅听了孟灼华的话,去和货栈联系。结果事情并不顺利,主要是因为用不了这么多马匹运送,还有就是运往边关的货没有那么频繁。
“不如这样,我们马多,一家的货用不完,我们可以两家三家的一起运送。”竹影对货栈的人说道。
“小哥你说的也行,不过这要等着能凑够货了。”货栈的伙计说道。
“我们还能把运费再降一成,至于你们货栈怎么和货主收钱,我们就不管了,能尽快运送就尽快,毕竟这么多马匹吃起草料来也是不少钱。”竹沥说道。
过了两日,竹影再来问时,货栈的伙计说已经安排好了,三日之后就能出发。
竹影回去给郑毅回话,郑毅安排运送的人手。三日后,在货栈伙计的带领下,他们给这些马匹配上货物,一行人就出发走了。伙计看到他们有这么多人跟着去,心里很高兴,他又能多挣点儿钱了,这省下的押运的费用就都是他的了。
郑毅一直在等着这些马匹的消息。他终于等来竹沥的飞鸽传书时总算是放下了心。
这日早朝的时候,有人突然发难,他拿出了两封书信,说大将军孟雪文把布防图卖给了匈奴人,这两封信就是他们截获的证据。
一石激起千层浪,众朝臣都窃窃私语起来。众人看向发难的人,是兵部的一名员外郎。
“呈上来。”皇上说道。
值守的太监把书信呈给了皇上,皇上看完没有说话。
“不知布防图卖了多少银子?”郑毅问道。
“十万两银子。”员外郎回答道。
“我儿不可能为十万两银子就出卖布防图。”顺安候说道。
“侯爷就有如此把握?”员外郎问道。
“我府上不敢说有钱,千万两银子的家产还是有的。我儿想要银子,跟家里说一声,别说十万两,就是再多,几日之内都能送到他手上。”顺安候说道。
顺安候的话让众朝臣吃了一惊,大家都知道顺安候府有钱,没想到这么有钱。
“现在证据确凿,侯爷无需多言。”员外郎说道。
“儿臣另有一事启奏。”太子站出来说道。
“准奏。”皇上说道。
“儿臣拿到了一本账目,是边关各处驻军收到粮草饷银的详细记录,儿臣拿着账目去户部核对,发现有很大出入。”太子说道。
“启禀皇上,运送的饷银粮草户部有详细的记录和经手人,定不会出错。”户部尚书听了太子的话赶紧出来说道。
“儿臣一直以来都在想办法资助边关的驻军,这些都是有账目的。”太子又说道。
原本太子是不想这么早把军饷的事情说出来的,他想等所有证据都齐全了,到时候在给张尚书有力的一击。不过现在出了孟雪文通敌的事情,太子也顾不得了,制衡张尚书保孟雪文更重要。
“启禀皇上,这些事情臣从未听说过,定是哪里出了问题,这是臣的过错,请皇上责罚,也请皇上将此事交给臣处理。”张尚书出列说道。
“孟将军由禁军押解到上京,交由大理寺调查布防图一事。军饷一事由刑部负责,都察院和太子负责监督。退朝。”皇上说完就站起身走了。
下面的众臣恭送皇上之后,三三两两的讨论着这两件事情往外走去。
顺安候走在最后,他心里很气愤,儿子在边关卖命,这些人竟然还要置他于死地,先是女儿,现在又是儿子。
郑毅走到顺安候旁边说道:“侯爷请放心,在下一定会竭尽全力还世子清白。”
“嗯,辛苦你了。”顺安候听了郑毅的话,心里的气顺了些。
顺安候回到府里的时候,全家人都在主院厅堂里等着他。顺安候坐下喝了口茶才把详细的情况和家里人说了。
“祖父,我父亲会不会有事儿。”三个小男孩里最大的问道。
“你父亲没有做过的事情,是不会硬安到他身上的,你们三个也要记住了,一定要谨言慎行。”顺安候说道。
小男孩点了点头,又站回了母亲的身边。
“皇上让禁军押送雪文回来,其实是对他的保护,这件事情交由大理寺负责调查,就是怕有人再从中动手脚,毕竟郑毅就在大理寺,你们放心吧,雪文不会有事儿的。”顺安候对众人说道。
“以往不满意郑毅,有时还刁难他,现在竟然要指望他了。”黎半夏落寞的说道。
“郑毅不是小气的人,今日下朝,郑毅和我说他会竭尽全力帮助雪文的。”顺安候说道。
“信件上是怎么写的?”孟灼华问道。
“现在还不知道具体内容,信件应该在大理寺卿手里,不过咋们早晚都会知道的。”顺安候说道。
“府里再增加些护卫吧。”老太太说道。
“母亲说的是,我会调一队禁军过来,半夏,记得给这些人再发一份银子,吃住也要照顾好了。”顺安候说道。
“这么做会不会被御史给参了?”孟灼华问道。
“不会,我是禁军统领,特殊时期,特殊对待。”顺安候说道。
“父亲放心,儿媳一定会照顾好的。”黎半夏说道。
“桃儿,你切记不可妄动,夜探别人府宅的事情你可不能做。”顺安候对孟灼华说道。
三个小男孩听了偷笑起来。
“也别想着又去打探什么消息,谨防上当。”顺安候又说道。
“女儿记下来。”孟灼华说道,她还真有这些想法。
“不是让你记下,是让你不要去。”顺安候把茶碗放下说道。
“好吧,女儿不去。”孟灼华说道。
“皇上已经派刑部去调查军饷粮草的事情去了。”顺安候说完看了孟灼华一眼。
今日太子说的事情他一直不知道,除了太子给边关凑军饷,那女儿也不可能不帮她兄长。家里风平浪静的,那女儿一定是去外面想办法去了。
孟灼华听了没敢接话,今后她也用不着去张家坑蒙拐骗了。不过有机会的话她还是想试试,孟灼华低头盘算着。
“人老不禁饿,孙媳,咱们能早点开饭吗?”老太太看着低着头的孙女说道。
“祖母,马上就开饭。”黎半夏说完就去厨房查看。
“小姑,你来看看我们做的东西。”三个小男孩过来把孟灼华拉走了。
“你把桃儿可要看好了。”顺安候对夫人说道。
“我只能尽力,你把女儿送到边关这么多年,她都跑野了,这么大了,你说要是不管事,我说她能听?”顺安候夫人抱怨道。
“放心吧,桃儿有分寸的,倒是雪文的事情要多上上心,不要怕花银子。”老太太对夫妻二人说道。
“母亲说的是。”顺安候夫人回道。
不只是顺安候,郑毅也对孟灼华不放心。
“小姐要是有什么异常,你可一定要来通知我,世子说了,这回可是非比寻常。”竹沥对迎夏说道。
“我晓得了,侯爷也是这么对小姐说的。我们几个都知道利害的。”迎夏说道。
两人又说了些别的,竹沥临走前把给迎夏买的东西塞给她就匆匆走了,迎夏想还给他都来不及。
“老爷,这次军饷的事情是怎么泄露出去的?”张夫人问张尚书道。
“兵部应该是有太子的人,不说别人,就是一个孟雪文就是太子的人。”张尚书脸色阴沉的说道。
“下面的人看来也靠不住,他们不是传了话来,说事情都办好了吗?好处没少拿,事情给办成这样。”张夫人气愤的说道。
“现在也好,太子只能拿出来账目,拿不出来人名单。”张尚书说道。
“刑部的人去查的话也是能把这些人查出来的,到时候他们在把老爷供出来就麻烦了。”张夫人说道。
“他们是不会把我供出来的,他们还指望着我捞他们呢!别忘了,他们的那些家眷还在咋们的掌控里。”张尚书说道。
“真没想到太子有这般城府。”张夫人说道。
“五皇子一直都不能撼动太子的储君地位,可想而知,不是个简单的。”张尚书说道。
“五皇子可没有太子这般的城府。”张夫人叹了口气。
张尚书没有说话,他不知道自己的外孙什么样吗?当然知道,他竭力扶植五皇子也是因为他想等以后五皇子登位了张家好拿捏他。